APP下载

论地域性因素对黄公望山水画风形成之影响

2020-10-09王元元徐鸿平

艺术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公望笔墨山水画

王元元 徐鸿平

摘 要:黄公望是“元四家”之一,也是南方山水画派的重要代表,其一生主要描绘江浙一带的山水景色,山水画作品极具地域特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开创了“浅绛山水”的独特绘画面貌。本文通过对黄公望绘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展开分析,从其绘画风格以及作品中的创新风貌来探究地域性因素对其山水画风的形成之影响。

关键词:黄公望;山水画;地域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1-00-03

元代山水画是继五代宋初之后的又一高峰,元画既区别于五代北宋以来雄浑壮阔的全景式山水,又区别于南宋出现的水墨刚劲的边角式山水,元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逸笔、逸气乃是元画之精髓。元代画家作画十分注重笔墨趣味和抒情性,强调在作品中“写胸中之逸气”,并通过绘画抒发一定的心境和生活情趣,将“抒情写意”一格的水墨山水推向其顶峰。

每一时期的艺术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政治背景,而元画亦是如此。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因此在元代统治者所制定的特殊的社会制度下,汉人儒士的地位是十分地下的,元代士人几乎仕途无望,而这一残酷现实使得元代绝大多数士人选择隐逸山林,纵情于山水江湖之间,以作画聊以自娱,并以此来抒发内心失意悲哀的感怀。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元代绘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出现了不同于之前任何朝代的崭新的绘画面貌。而元画新风的出现,元代画家赵孟頫,以及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倪瓒、吴镇和王蒙的影响与贡献是巨大的,可说元画变法始于赵孟頫,而成于黄公望,黄公望是元画变法的成熟者,他出现之后元画面貌得以最终形成,他之后学其画者颇多,影响很大。

一、黄公望的生平经历

黄公望,原名陆坚,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等,平江常熟人。其出生于南宋时期,但在他11岁时,南宋王朝彻底灭亡,因此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元朝度过的。据史料记载,黄公望幼时聪敏,勤奋好学,博闻强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喜爱诗文书画,且颇有才气。青年时期的黄公望也曾想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业的,但不幸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对汉人实行歧视政策,导致汉人做官十分困难,故而他的这一抱负并未实现。直到中年时期时才得人赏识,担任了浙西县吏,但之后因受人牵连,含冤入狱,出狱后,他心灰意冷,思想极端苦闷,遂绝意仕途,最终选择加入新道教,开始了隐士生活。黄公望一生最爱四处云游,领略江山钓台之胜概,探阅山川朝暮之变幻,并寄情于笔墨,在绘画作品中抒发理想和生活志趣。

黄公望潜心开始投入山水画的创作乃是其五十岁左右,在绘画上他主要师法于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巨然,同时也受到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影响,尤其是赵孟頫在绘画上提出的“师法古意”,即在创作风格上力摒南宋画风,效法北宋远至晋唐画风的这一变法主张,在黄公望的笔下更是得到了极大地呼应。他在绘画上彻底改变了南宋的院体化山水,开创了新的山水画风貌,他的这一巨大成就一方面是师法传统的结果,另一方面更与他的人生经历,所处环境密不可分。通过他的作品可明顯的看出他笔下的山水江湖,风雨溪谷,林霏烟云皆描绘的是南方山水之貌,这是他在艺术上注重师法自然的结果,而这一鲜明的地域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黄公望山水画风的形成。[1]

二、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绘画风格

黄公望作画不仅注重师法传统,同时更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悉心观察,重视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他常常深入自然山水中,观察自然界中的风雨暝晦和四时变换之景,他常常随身携带纸笔,偶有佳景随即摹绘,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林峦颇有境界。他曾长期居住在淞江、虞山和富春山一带,且他最爱四处云游,常游于太湖、杭州一带的南方山水,故而南方的水滨沙洲,溪桥鱼浦,草木烟云皆成为其作品表现的景致。他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中还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如谓“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逊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他在江南山水环境的影响下,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山水画杰作,其中包括《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快雪时晴图》、《丹崖玉树图》以及最能代表黄公望山水画风格的《富春山居图》,此图也是其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所作,前后花费了四年时间才完成,代表了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图为纸本长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描绘的是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山容水貌以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图中山峦起伏,平岗连绵,江水如镜,草木葱茏,境界空灵旷远,潇洒清逸,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此图在笔墨技法上使用干而枯的笔墨勾皴,湿笔披麻皴与干笔浑然一体,侧锋中锋交替互用,坡锋间近似米点笔法,远山沙洲皆以淡墨涂抹,树点及苔点用浓墨、湿墨写出,再以淡墨渲染,浓淡交替,若淡若疏,画面明静舒朗,秀润清爽,可谓是以简洁秀润的笔墨将浩淼的江南山水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2]

黄公望在绘画技法上虽师法董、巨,但又自出新意,独创一格,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绘画面貌。他在描绘自然实景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审美理想与生活情趣融铸于笔下,打破了客观描绘物象的面貌,将客观事物与主观精神完美结合,寄情于画,寄乐于画,将以“抒情写意”为特点的元画山水推向了新的高度。《富春山居图》可谓是元画山水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乃至于其后的画家在见到此图时无不为之惊叹,明代董其昌曾在面对此图时发出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的由衷赞叹,由此可见此图之精妙绝伦。

三、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图式与技法创新

黄公望在绘画形式与技法的创新发展上开辟了新的面貌,明代张丑曾在《清河书画舫》中谓:“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绛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其中“浅绛山水”是黄公望独创的绘画面貌,也最能代表他的艺术特色。所谓“浅绛山水”指的是以水墨为主而略施浅赭及墨清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这种画法简逸萧疏,平淡天真,能够把江南山川秀润郁葱的景色恰当的表现出来。黄公望生活在南方,他是地道的南方派,因此他在绘画上主要师法同样描绘南方山水的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他虽也学过荆浩、关仝、李成等人的北方派山水,但毕竟是少数,并非主流。黄公望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将主客体相融和,同时还在客观物象的影响下,不断地创新图式与笔墨技法,故而他笔下的作品无论是纯水墨形式抑或稍加淡色的浅绛山水形式, 皆有一种温润平和,清静秀拔之气,画面中的这一意境也是其所处环境氛围之体现。[3]

元代画家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和“自娱”,强调写胸中之山水,黄公望亦是如此,但在观其笔下山水时仍能在其中看出明显的南方山水之特征,可说南方山水既拓展了他的心胸,涵养了他的内在精神,同时也为他提供了绘画的素材和表现技法。这一独特的地域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黄公望的艺术,这种影响不仅包括绘画实践方面,同时也包括了绘画理论方面。如他在云游南方一带山水的历程中,认真的观察自然景致并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撰写了绘画理论著作《画山水诀》,在这一理论著作中对于不同山石的画法,多种树木的勾勒以及笔墨运用、着色表现等方面都有十分详尽的表述,对后来的画家及学画者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影响。

四、结束语

黄公望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继承了赵孟頫在绘画上提出的托古改制,主张师法北宋,远之晋唐,摒弃南宋画法的这一理念,在绘画上他宗法董源、巨然,于笔墨、构图形式上大胆革新,彻底变革了南宋后期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山水画史上的崭新风貌。在这一变革过程中,黄公望不仅师法传统,同时更注重师法造化、师法自然,将虞山、太湖一带的自然山水与主观思想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在画面中物我交融得到了深刻体现。黄公望作品中空灵阔远、秀润平和的意境情状正是在南方的松溪洲渚中寻找到的境界,同时亦是本人清逸出世的审美情趣之外化。黄公望将自身对于绘画的理解与南方的地域性特征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开辟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其艺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之后的历代山水画家皆受过其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常熟市文联.黄公望研究文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黄公望笔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愿君读读黄公望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笔墨厨神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