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青绿山水画技法

2020-10-09袁子伟

艺术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设色写生笔法

袁子伟

摘 要:青绿山水画作为主色调以石青石绿为主,“师造化”“人化发展自然”“天人关系合一”,因为它的赋彩、笔法、画法进行区别于普通中国山水画,所以我们呈现出一个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但它又可以起源于传统水墨山水,其实这种画法与水墨山水大体上是一致的,作画方法步骤勾,皴,擦,染缺一不可且对每一步的步骤就是要求学生十分具有严谨;一幅青绿山水画好的构图是画的灵魂;笔法和设色方式尤为明显重要,好比自己与人的眼睛;氛围的烘托那便是画的嘴巴。从古至今有绿色风景画家不乏精通,现代绿色景观另一个高潮时期迎来了技术和理论的不断丰富和不断完善。

關键词:青绿山水;构图;笔法;设色;写生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0-00-02

一、现代青绿山水画

青绿山水文化发展中国历史悠久,比起水墨山水技法上就稍显复杂,现代青绿山水正处于社会一个企业即将开始进入经济发展高潮的关键时刻,无论是画面意境还是技法都变得可以更加完善成熟。现代研究青绿山水的画家比较成熟的有很多如林容生先生,许俊先生等,他们对青绿山水都有各自的见地,他们的画在基本都是在继承传统绘画技巧方法的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的情感及人生感悟,其实与他们的经历都有关系,林荣生先生将西方的色彩与中国传统国画做了交融统一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许俊先生也对青绿山水大有创新,与林荣生先生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色彩虽然并不会很多变,但我认为许俊先生的作品很沉稳,给人一种很寂静的感觉,与林荣生先生灵动的画风形成对比,是另外一番味道。绿色景观带强调的墨水颜色,独特的写作方式,讲究节奏和情感表达的整合,基本上放弃使用墨水的彩色墨水代替,多给谁写意,画面比纯,富含浪漫的画家颜色,大多数的方式勾画的景观营造的性质,工作或写,画面比传统水墨画更生动。现代绿化景观或尚待开垦荒地,更周到的,有远见的,勇敢的艺术家净土复垦创作,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

二、构图

山水画的主体一般是山,我们便要取山之势,构图即营造画面境界,潘天寿先生的作品势有欲高者,有欲下者,有仰视,俯视,奔腾之势,他的构图以“造险”和“奇崛”而著称,“远取其势,近取其质”这是在里面说,古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品的“势”的重要性。懂得“取舍”在中国画里面也是极重要的,中国画讲究立意,黄宾虹先生有段话这么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追写物状,要懂得取;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说的就是构图要取舍的道理。[2]

三、笔法

青绿山水的步骤我们其实与水墨山水发展大体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都在不断强调学生用笔用墨用线,勾、皴、点、染这几样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缺一不可。

一个小技巧,青绿山水画面,以很好看骨力,当勾轮廓岩水墨较重;绿色景观在他的笔不可预测的魅力所在,颜色变幻莫测,屏幕上会显示不同的口味;然后用巧妙的穿插,重叠,回声,密度等技术,使画面富有。

四、设色

(一)随类赋彩

青绿山水画发展不像学习西画讲究工作环境色的影响,它的色彩观源于南齐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强调用也是一种社会理想的主观性和象征性的独立设计用色,区别于自然;也不像传统水墨文化山水画,笔墨与结构是水墨作为山水进行表达的核心,青绿山水中不同色彩与结构是它的核心,要使学生色彩的运用知识服务于生活画面以及意境和氛围,清代《清晖画跋》里就提到“凡设青绿,体要更加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不在多也。”我就能知道,颜色在绿化景观和颜色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的青绿山水画的色彩方面有所不同发展,但依然是 “随类赋彩”,在上色、撞彩、用水管理等方面,都在中国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有所创新发展。充分利用色彩的绿色景观充满感情的表现,世界的创造者,以客观的表现,那么在使用“彩”一定要好好把握创作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创造者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主观世界的真实感受,利用媒体表达的“色”,弥补“不同种类的运气”和颜色的缺陷。[3]

(二)设色方法

就综合表现技法学生而言,现代中国青绿山水进行设色就分为以下三种:勾填法、勾皴染色法第三种是没骨分色法。为什么现代山水画比传统的山水画,更自由的个性更丰富?总的来说除了笔墨之外,就色彩而言,现代青绿山水较传统青绿山水更丰富了,章法、构成方式等的拓展也使现代青绿山水更出色,从色彩处理的画面效果来说,青绿又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 小青绿用笔流畅,不追求色彩的富丽堂皇,用色单纯比较雅致,只求青绿色的微妙变化,与大青绿相比,上色较为清淡。[4]

(三)大小青绿的处理方法

大青绿山水文化色彩丰富艳丽具有浓厚,笔墨与设色方式并用,画时先用墨方法勾勒山轮廓,而后皴擦山石,笔法要要强些。完成钩的暗侧和山脚下用光墨裂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染料赭石等干燥后,在良好的产品的钩根据的节奏反复岩石孔雀绿染料屏幕上,所述颜色处理适当笔,揭示裂化赭石背景,避免油腻。石绿涂完,在山头和山石部分暗面分别平涂石青,根据不同画面整体氛围可以要求进行点到为止。孔雀石绿染料成品可以添加销魂点的规模和草,也可以使用草绿色或复合花青钩破解复杂的,复杂的勾山与赭轮廓,复杂的破解光明的一面,以加强深度的岩石感营造画面气氛。[5]

小青绿山水主要用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小青绿山水要求颜色薄、透、润,作画时首先用墨线勾出山的轮廓、主要脉络结构,然后皴山石的起伏及转折,用淡墨赭石混染的方法处理山根,分出凹凸明暗,而后用墨绿、花青染山的主体部分,调好石绿、石青待墨绿、花青干后,分次罩染在山石上,所用颜料要注意分寸,呈现的颜色要薄要润,最后用草绿、花青处理山的轮廓和明暗面。在天水和颜色除了绿色景观必须统一,因为水是天的镜子,天空是淡蓝色的花,那么水是淡蓝色的花,如果天空是红色的暖色,水的颜色也位于红唇说,水天一色就是这个道理。[6]

五、“写生”在青绿山水中的重要性

自然是神秘而无法解密的,神奇的,身临其境的体验自然可以体验当时的气氛,画不在于与自然提供“结构”,永远新鲜“味道”的重复的重要性之一,以及探索的乐趣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我们绘制了这幅画将是特别有帮助。画面所体现的精神文化因素研究基本上依附于内容与情境,而与色彩无关,实际上,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在给学生我们可以提供了丰富自己多彩的视觉体验感受的同时,也会给予帮助我们需要许多灵感。[7]

古人总结出的六法全书“气韵生动,骨笔,应该没关系象形,颜色以经营位置,位移模式来写种”在严格意义上,并从大自然学习都涉及绘画,在自然界中提取灵感,也能使用再次修改他对自然的看法。一定要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写生,要么构图,要么笔墨,要么造境在写生中一定要多思考,找到一个山水发展规律,并转化成了自己的笔墨进行语言。对于创作,画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这是灵感的源泉,可以提取自然绝不重复“结构”始终新鲜“的味道。”

青绿山水画在一个长久的发展历史演变中已日臻完善成熟,每一位青年画家可以在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刻画生活中都融入了他对大自然那份最纯真的热爱。范宽曰:“与其师诸人,未若师诸物;与其师诸物,未若师诸心。“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绿化景观,一定要参观的山山水水,但没有感谢上帝,以达到教化,即”素描“是创造一个画家尤为重要。

六、结束语

绿化景观的各种技术尚未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能的材料被挖掘,那么他们提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在屏幕上,表达的更新颖的造型是多么富有被发现。青绿山水的色彩并像写实形式主义的固有色,它既不是一个客观性的“随物赋彩”,也不是我们完全具有主观性的色彩进行抒情,以原色的运用为研究基础,对纯度、明度的强调,对主色调的强调、对少量补色的偏爱程度以及他们响亮饱满的大面积使用色彩的使用以罩、染、提、烘、铺、衬、填等手法,同时通过画面还注重对于同一色相中的明度变化对比即同一产品颜色的深浅不同浓淡关系对比,形成色阶而富有生活节奏。绿化景观已经登上了现代阶段,它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袁学军.中国国画家作品集:龙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4]李可染.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林容生.中国当代山水经典[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6]许俊.青绿山水画临摹范本[M].重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设色写生笔法
《岩高千尺虎》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