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2020-10-09卢俊立李艳

艺术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

卢俊立 李艳

摘 要:侗族大歌是贵州地区较为重要的民族歌曲,具备鲜明特色,是我国重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贵州侗族大歌进行必要保护和传承同样也就显得极为必要,直接关系到未来侗族大歌的发展和延续,应该切实围绕着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加大保护力度。本文在简单介绍贵州侗族大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传承面临的困难,最后重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针对侗族大歌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侗族大歌;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0-00-02

贵州侗族大歌是当地传唱度较高的一类民族歌种,尤其是在侗族地区,其更是颇受欢迎。侗族大歌历史悠久,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经久不衰。侗族大歌主要就是当地人民针对自然、爱情、友谊以及劳动等进行歌颂,进而表达自身情绪状态。由此可见,贵州侗族大歌的选材较为丰富,为其流传创造了理想条件。但是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时代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明显冲击和影响,贵族侗族大歌的传承同样也受到了干扰,如何针对贵族侗族大歌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成为研究热点,应该从多个角度予以探讨研究,以解决当前侗族大歌传承不佳问题。[1]

一、贵州侗族大歌概述

侗族大歌是贵州省较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于当地侗族人民,在特殊环境下逐步演变形成,具备典型特色。侗族大歌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侗族作为古代百越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生产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存在突出特色,由此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大歌。作为当地侗族人民最为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唱侗族大歌受到了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地人民表达自身情绪的重要路径。从侗族大歌的内容上来看,主要为当地侗族人民的劳动过程、爱情感悟以及自然景色等,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模拟声音,比如高山流水以及各类动物叫声等,都是侗族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之所以在我国诸多民歌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和其独特的合唱方式有关,因为其“众高独低”的特殊复调多声部合唱方式,在国内外独树一帜,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基于此,针对贵州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予以深入研究,避免侗族大歌被时代淘汰,促使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当前侗族大歌研究的重点。[2]

二、贵州侗族大歌传承困境分析

(一)语言体系受冲击

在当前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中,其语言体系受到了明显冲击,尤其是在主流文化的不断发展下,侗族大歌所独有的语言体系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难以保持其原形,基础条件受到了威胁。因为在侗族大歌传承发展中,其演唱主要表现出了当地人民的独特情感,具备浓浓的民族语言特色;但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主流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侗族语言以及相关的一些语系内容逐步被弱化,接触和掌握的人员越来越少,进而也就必然会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产生影响。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掌握普通话,这种侗族本土语言的弱化成为制约其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原因。[3]

(二)娱乐功能被削弱

在新时代发展下,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之所以受到明显限制,往往还和其娱乐功能被削弱有关。在以往贵州地区发展中,因为娱乐资源不够丰富,侗族大歌扮演着重要的娱乐角色,成为当地居民喜闻乐见且能够积极参与的重要活动。但是在当下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下,贵州省当地居民能够较为简便的获得较为丰富的娱乐资源,尤其是对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侗族大歌的依赖性和喜爱程度同样也明显降低,已经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如此也就影响着侗族大歌的传承,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参与其中。[4]

(三)传承机制受到影响

在当前社会发展下,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还会受到相关机制的影响,无法形成较为协调有序的传承路径,同样也限制着当地人们学习侗族大歌。在以往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中,往往都是首先在家庭中打好基础,然后再交由相应寨子中的侗族大歌老师进行传授,以此形成歌词以及经验的传承。但是在现阶段贵州教育行业发展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接受系统的教育,对于科学知识以及学科内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能够接受侗族大歌系统训练的幼儿和年轻人越来越少,致使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承机制受到严重干扰,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承效果。[5]

三、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和传承策略

(一)制度保障

在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和传承中,相关法律规范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力求借助于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予以保护,同时推动传承工作的开展。因为法律规范对于人们的威慑力以及推动作用较强,也能够受到民众认可,如果能够将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作为法律规范的内容,必然也就能够对其形成较为良好的优化保障效果。基于当前侗族大歌方面的法律规范缺陷来看,为了进一步优化其制度保障效果,往往需要首先针对相关人员的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尤其是对于侗族大歌的知识产权,更是需要基于法律规范进行保护,如此也就能够有效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侗族大歌的传承和研究,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谋生手段。在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后,往往还需要在贵州相应区域进行充分宣传和教育,引导当地人民意识到法律规范对于自身的保护效果,对于一些违规行为也能够做到准确识别,进而也就可以积极参与侗族大歌的相关事业中,为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6]

(二)市场保障

贵州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往往还需要从市场入手,力求为其创造较为良好的市场条件,能够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侗族大歌的可持续传承发展。基于侗族大歌进行市场化运营,力求促使其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利益,进而也就可以在不断弘扬侗族大歌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对于整个行业的推动,符合当前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诉求。在市场保障方面,往往需要重點围绕着侗族大歌的歌唱活动进行合理经营,以求能够为侗族大歌的歌师创造更多的谋生手段,为侗族大歌寻找到较为适宜的市场发展平台,让各个侗族大歌的歌师能够在发展自身专业和传承艺术的同时,也能够具备养家能力,解决经济层面的后顾之忧。当然,在市场开发中,同样也需要重点关注于侗族大歌的品质,避免在市场开发中出现较多的劣质作品,影响到侗族大歌的艺术形象,如此同样也不利于侗族大歌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就需要同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能够为侗族大歌的产业化发展创造较为理想的市场条件。

(三)注重传承人培养

贵州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于具体传承人的培养,在培养一批专业侗族大歌师的基础上,必然也就可以维系侗族大歌的有序传承,这也是比较基本的手段。为了较好实现传承人的培养,除了要依托上述手段解决其经济层面的后顾之忧外,往往还需要重点从人才选拔和培养入手进行全过程优化,以求能够最终得到较为充足的侗族大歌师,体现更强传承作用。基于该方面诉求,除了要针对侗族自身相关人才进行培养外,往往还需要不断扩大传承人培养面,比如将侗族大歌引入学校,促使其能够作为中小学校本课程,让更多学生可以接触侗族大歌,必然也就可以更好选拔更多的传承人。

(四)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和传承中,为了体现较强文化内涵传承效果,往往还需要借助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方式,形成较为可靠的侗族大歌文化保护效果。针对当前贵州侗族大歌文化较为浓厚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进而也就能够对其进行特色保护,尽量保留其原貌,促使其具备本真,能够延续淳朴特色,进而也就可以更好为侗族大歌传承提供最佳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需要得到保护。贵州侗族大歌作为“珍稀物种”,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当前贵州侗族大歌传承发展中,确实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产生了明显阻碍因素,这也就需要在未来注重做好侗族大歌的保护以及传承工作,能够从制度、市场、传承人以及传承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保障侗族大歌的有序发展,从而更加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建立一个丰富多彩、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宗尧.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20(03):6.

[2]张馨之.贵州黎平肇兴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嬗变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2):4-5.

[3]吴亚微.侗族大歌“非遗”传承现状研究——以黔东南黎平县地区为例[J].艺术评鉴,2019(15):34-35.

[4]林园.侗族大歌保护传承的路径探索——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49-50.

[5]孟猛.論侗族大歌传承中的本土现代性[J].艺术评鉴,2019(07):23-25+73.

[6]李赛男.侗族大歌进中学音乐课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