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现状与发展

2020-10-09张洪雪

艺术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艺术团民办成员

张洪雪

摘 要:民办本科院校舞蹈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目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想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民办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综合性专业人才。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修养。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探索自身对舞蹈的兴趣,结合所学的技能进行舞蹈实践,强化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鉴于此,笔者针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4-00-02

一、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现状分析

(一)定位不明确

随着民办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艺术团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有关教师在进行艺术团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问题,限制着舞蹈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比如会涉及高校舞蹈艺术团缺乏明确的定位的问题。大部分的民办院校,忽视了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艺术修养程度也会存在着明显差异,虽然高校会举办许多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相关领导对于艺术团的支持和指导力度,会影响着艺术团的定位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艺术团建设过程中,学校的相关领导容易忽视其作用。他们认为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形成的社团组织。将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置于非重要位置上。在请假制度,时间安排上没有给予极大支持,就会降低成员的积极性。导致舞蹈艺术团无法实现明确的定位,负责人也无法明确发展方向,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很难发挥其实际意义。从学校领导层面要加大对舞蹈艺术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1]

(二)缺乏足够的物质支持

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仅靠成员的热情和教师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资金的支持艺术团将无法正常运作,这一问题是大多数高校艺术团最为棘手的问题,而民办院校在艺术团投入方面相较于公办院校就更少一些,在这一问题上更为突出。在民办本科院校工作这几年发现,艺术团成员希望每日开展日常训练或排练,但没有可供给的场所,学院只能安排每周一次的艺术团活动场地。其他时会安排给其他社团使用。民办院校应建设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固定场所,并且给予一些经费支持,以达到舞蹈艺术教育的成效。

高校大学生艺术团一般隶属于高校团委或学生会等部门。因此团委或学生会负责人应当与高校领导积极的沟通,争取到院校下拨的一部分专项费用,或是联系企业得到赞助,能够促进艺术团的正常运转。舞蹈作品的创作在服装道具音乐舞美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保证了物质支撑,舞蹈艺术团才能拥有更多的舞台创作空间,在代表高校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时,提高服化道的整体水平,呈现更好的作品效果,促进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使大学生艺术团发挥其宣传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2]

(三)艺术团成员流动性大

加入艺术团的成员往往是大一入团,大三退团,也有部分成员在大二时退团。由于是自愿加入和退出就会造成艺术团成员流动性较大。这会影响到对成员专业水平的培养和整体艺术团水平的提高。经过三年的培养,能成为主力队员的学生又即将面临升入毕业年级,而放弃艺术团活动,这样的模式会在艺术团发展中循环往复,这是最为遗憾但又很难改变的现实问题。

(四)学生专业水平有限,舞蹈作品水平难提高

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成员多为非专业学生,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舞蹈训练,基本功比较薄弱,舞感欠缺。这会在编排作品时影响到作品的选材和表现形式,即使是参加比赛也不能编排技术含量较高的舞蹈动作或是较难掌握风格的舞蹈元素。但成员们具有舞蹈热情和舞蹈潜力,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经过系统训练,挖掘出他们擅长表现的舞蹈内容,激发他们的舞蹈潜能。

二、对于大学生舞蹈团的发展方向分析

(一)明确舞蹈团定位,积极参加演出和比赛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除了有培养学生舞蹈艺术审美,进行美育教育的作用。还承担着宣传高校,争取荣誉,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所以艺术团应该完成学院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例如校庆晚会,迎新和毕业晚会的舞蹈编排和表演的任务。还要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例如市级省级的舞蹈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等,为高校获得荣誉,提高院校在艺术建设方面的综合水平。

(二)加强舞蹈团成员的专业水平

在选拔艺术团成员时,应选拔对舞蹈艺术非常热爱并且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综合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和舞感是否具备进一步培养的潜质。可分程度培养,建立考核晋升制度,确保基礎相对差的学生有所进步,专业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发挥其优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在艺术团内部形成老成员“传帮带”新成团的优良风气,加强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自身建设。

艺术团负责领导应聘请专业舞蹈教师定期进行艺术指导。专业教师制定日常训练大纲,研究出适合本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舞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长期不间断地对艺术团成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舞蹈训练。编排适合她们的舞蹈作品,在所有创编的作品中保留优秀剧目,作为艺术团的保留剧目,从而提高舞蹈艺术团的专业水平。

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接收信息方式的多样性,传播信息的广泛性,决定了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组成员的艺术视角。目前大学生舞蹈艺术团与其他院校的舞蹈团交流甚少,负责人应积极与其他院校联系和沟通,促进院校间的舞蹈团通过相互交流建立联系。信息的畅通会促使大学生舞蹈艺术团以开放的姿态,通过多层次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活动层次,从而提高舞蹈艺术团的专业水准。[3]

(三)将地区民族文化融入其中

舞蹈教师在编排舞蹈作品时要充分考虑所在高校的地域特点,可以将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融入作品中,以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地区为例,学生多为蒙古族或者来自草原牧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们从小生活在能歌善舞的内蒙古地区,耳濡目染蒙古族的歌舞,所以编排一些蒙古族舞蹈更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们也更容易展现舞蹈风格,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民族气质。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艺术团。

(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德育教育贯穿在舞蹈教育中

高校通过成立大学生艺术团的形式来进行美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感知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舞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学生在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艺术带来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将大大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全面发展。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通过事例可以看出他们缺乏抗压能力、适应能力、意志薄弱,生活缺乏方向感。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心,通过感受舞蹈艺术之美,而感受到生活之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美育,更是德育,有效的利用舞蹈美丽的形象和美好的意境,把学生带入全新的认知领域,通过感知形象和意境产生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这是美育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舞蹈是美的,爱国的情感是高尚的。指导教师应当树立德育意识,注重在美育中贯穿德育,在编排舞蹈作品时充分考虑到爱国主义和思政教育题材的作品。以舞蹈艺术形式结合大学生思政课的内容编排出激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民办本科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建立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艺术团,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是通过点滴的渗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集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建设是多维的且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地发展艺术团是每一位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舞蹈教師要为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和梦雯.高校舞蹈社团的实践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7,37(05):243.

[2]涂远娜.普通高校非职业舞蹈教育初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4):61-63.

[3]李晓文.浅谈音乐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12):238.

猜你喜欢

艺术团民办成员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两只挂钟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舞台上的意外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我家的新成员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课题组成员
街头巨偶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