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随班就读”沦为“随班混读”
2020-10-09雷万鹏
雷万鹏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确保随班就读学位,同等条件下在招生片区内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此前,我国已采取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截至2017年, 我国超过90%的残疾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农村特殊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发现,未入学残疾儿童84%是农村户口,79%在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及监护人缺失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难度。近期,笔者在中西部地区几个区县的调研中发现,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面临多重落地难题——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匮乏。国家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师生比在1:3左右。目前,大部分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编制不足,教师不仅要承担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承担“送教上门”“个别化康复训练”等任务,工作强度大,专业水平不够,难以胜任特殊学生的专业化指导工作。普通农村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导致很多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沦为“随班混读”或“随班陪读”。
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但全国还有大量人口不足30万的县没有特教学校, 特殊教育中心的建设也相对滞后。笔者在中部某地调研时发现,当地虽然制订了在2018年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中心和三所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计划,但由于没有专项资金,建设计划至今未能启动。
随班就读学生经费标准偏低。目前,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获得的经费补贴仍按照普通中小学生经费标准拨付,但学校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特殊学生。生均拨款标准偏低制约了农村普通学校招收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改善办学条件的主动性。
在现有条件约束下,农村特殊教育的发展严重受限,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也可能受到“二次伤害”。为让农村残疾儿童“上好学”,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加大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学校的经费保障力度,完善农村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拨付与使用机制。笔者建议,科学测算随班就读办学成本,大幅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人均经费标准。考慮随班就读残疾儿童教育存在“规模不经济”效应,拨款标准要高于特殊学校的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根据各地随班就读学校和学生的数量,适时扩建资源教室和资源中心,在教学教具配备、无障碍环境改造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建立中央与地方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缓解农村和贫困地区随班就读政策实施的财政压力。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融合教育教师,提升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首先,将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纳入国培与省培项目范畴,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开展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其次,实施特殊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以此为辐射,打造一批高水平特殊教育者;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特殊教育课程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融合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在随班就读班级管理、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文化融合、家校合作等方面能够有效开展工作的一线教师,满足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差异化需求,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伴随城镇化发展与大规模人口流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调研发现,中西部农村地区存在少数“新困境儿童”,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与残疾儿童的三重叠加。生存的困境与家庭教育的缺位,加大了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难度。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因地、因人施策,制定更精准的措施、动员更广泛的力量、构建更长效的机制,促进农村残疾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