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2020-10-09屈红永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高中信息技术

屈红永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学业评价现状进行解读。其次,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特征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再次,将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做了细致深入地研究,分别从评价方法的定义、特点方面进行逐一研究。着重研究这些评价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来分析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此获取与判断学生在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学业评价  研究

前言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及关注的面更加广,并且着重强调了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与促进功能。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大基础:能力基础、思维基础和素质基础。一种新的人才观的提出,对新课程而言,就是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改变,这就促使评价观、评价理念、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必须随之变革。

一、绪论

文章主要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所常见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就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展开研究,对各项评价方法的特点、形式、内容及功能等进行研究,以此构建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总体框架。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通过对评价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实施,以此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具体地为提出一些关于如何运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主要研究了测验法、表现性评价、专题作业及档案袋评价如何实施及需要注意与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 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包括七种: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I旬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及内省智能。后来,又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自然智能与存在智能。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是一种脱离学生学习情境的抽象化的评价,加德纳强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或现实生活中展开,要对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活动进行情境性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可谓是应运而生,他认为人具有七种智能,后来又增加了两种智能,他还认为人的智能是不断发展的,以后还会有不同的智能的提出。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过程中理论导向发生不同。从传统的只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拓展到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可见一斑。

2.多元智能对信息技术学生学业评价的启示

信息技术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有两个特征,即技术性与实践性。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能力呢?要想了解学生技术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水平就必须从多元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学业。

(l)不同形态的信息对应于多元智能的发展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智能的组合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衡量及判断。我们知道信息大致存在着四种形态,即数据、文本、声音、图像。每个学生在各项智能上的发展有强有弱,并且智能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要运用作品性为代表的表现性评价或专题作业等多元的评价方法展开评价,并且需要强调的是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创作作品的特点、运用的知识及技能等各个方面实施衡量与判断。在运用评价方法上也要求根据评价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

(2)多元智能对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业在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切合了当前社会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多元智能对信息技术的评价的影响表现在: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信息知识、技能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信息技术学生学业评价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对传统课程目标的扬弃。从“双基”,即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渡到“三维”课标,这可以看作是多元智能对传统智能观的批判与发展所衍生的产物。

信息技术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首先,测验法在判断学生的信息知识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其次,专题作业、作品评价法则是判断学生的信息能力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方法。最后,档案袋评价法则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评价方法,但在学生的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的评价功能上显得更为突出。

三、评价方法研究

1.表现性评价的概念与类型

(l)表现性评价的定义

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知道的知识。它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来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侧重于学生外在的可被观察的能力与学习成果的评价。

(2)表现性评价的类型

根据诸多专家对表现性评价所作的界定与描述来看,表现性评价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实验操作;②资料搜集;③调查报告;④作品评价。

2.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表现性评价具有传统的成就测验的优势,同时表现性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与操作的过程及非书面作业的表现的一种质性评价,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表現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也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全面、客观的评判,而更加侧重表现性评价的判断作用。

(2)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水平,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与态度。

(3)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或任务情境中展开的,是针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表现的评价,是一种与现实情境融合在一起的具体的评价方法。

(4)表现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将复杂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运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具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提高知识运用水平的效果。

(5)表现性评价提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与激发学生不满足于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即寻求答案的多样化,而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維是十分有裨益的。

(6)表现性评价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业等级,也可以检索和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帮助。

(7)表现性评价是在学校环境下,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呈现需要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8)表现性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与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绩,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判断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要从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及学生的特点等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适合并能衡量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无法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的评价。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无法通过量化的数据分析、统计与总结而得出的。因而,学生信息技术学业的评价要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景英、梁红梅.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2002.

[2] 许兴震. 让问题意识伴随学生成长[J]. 基础教育参考,2007.

[3] 杨雅清. 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

[4] 黄光扬. 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2003.

[5] 倪小鹏. 多元评价的方法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03.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为孩子营造一片绿的天地——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浅谈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