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探索研究

2020-10-09徐中海刘琦王君瑞

新一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共青团人才培养

徐中海 刘琦 王君瑞

摘 要:在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成为引领学生思想、助力人才培养、整合活动资源、彰显团学价值的“战略引擎”。本文结合中央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深入调研和探讨,就“第二课堂”的研究意义、系统设计、信息管理、项目构成、评价评估、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学校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供探索经验和决策依据,使学校共青团更好地围绕中心任务,聚焦主责主业,服务育人大局。

关键词: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1]。21世纪伊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雏形,成为衡量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评价体系。自2016年以来,共青团中央陆续发布了在高校中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有关文件,通过该项制度进一步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新颖的模式、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使得“第二课堂”的建设更加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2019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印发了《中央音乐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第二课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用人需求呈现多元化,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第二课堂”开始暴露出短板和不足,如与“第一课堂”存在脱钩现象、缺乏系统的设计和量化评价机制、精品活动碎片化、学生对各类活动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所发挥的育人作用有待提升等等。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利于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引导,多维度、立体化、客观性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建立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学生成长评价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理顺各类工作关系,发挥制度的人才培养、评价评估、整合资源的优势。

二、科学布局,规划“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总体设计

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怎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服务机制增加内在驱动力?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用音乐引领时代的发展?诸类问题,是身在这所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们必须要思考的。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破局的“一根针”,穿起优化和整合各类工作的“千条线”,是解题的一种方法(图1)。从结构和内容上讲,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具体是指“4+1”系列制度安排,它包含了“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四个体系和一个产品即成绩单。[2]建设符合中央音乐学院特色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音乐类人才的成长规律,紧扣當代音乐类大学生的新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积极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做法,深化整合课外实践活动,搭建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明晰工作流程和权限职责,有效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共筑学校—团委—学生—用人单位四维一体的闭环结构,增强课程对于学生参与的黏性,吸纳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加入并规范运行。转变工作意识和方式,以精心的组织、精细的管理、精致的服务,达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记录评价详实客观、数据管理真实全面、组织实施高效严密的目标,打造属于央音烙印的文化品牌。

(二)保障措施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需要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各院系和部门的凝聚共识、全校师生形成的育人工作合力。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认定细则(试行)》等制度,确保调研详实广泛、实施合理可行。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由相关部处负责人任成员,其中校团委负责课程的终审、发布、组织、调控、质量监控、积分认定等工作。在资源支持上,配备专职干部和专项基金支持,制定教师指导“第二课堂”转换工作量和补助课时费的办法,增强教师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在项目实施上,按照“试点—推广—提升”的步骤稳妥推行,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不盲目、不冒进、不延迟,确保各项政策和机制落地生根。

(三)信息管理

结合顶层设计和学生特点开发专属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易操作的数据处理平台,搭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的操作界面,追求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与学校其他信息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和共享,建立大数据库,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从微观的个人“成绩单”到宏观的“第二课堂”整体状况,予以直观、全面、随时地呈现。以此为契机,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电子档案和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平台,为学校做出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精准施策,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项目构成

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第一课堂 “学科—专业—课程”的逻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对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进行课程化、体系化和标准化设计。[3]结合音乐类人才培养的特点,系统解决三个问题(图2),即①“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一流的音乐艺术家和工作者;②“怎样培养人?”:通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培养;③“为谁培养人?”:为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

具体而言,以“培养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心,搭建五大模块,构成课程类型和内容:

“德”——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括新生引航工程、主题班团日、推优入党、党校团校学习、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个人和组织荣誉等。

“智”——学术创新:拓展专业技能,培养学术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内容包括校内外艺术实践、学术讲座、专业获奖、创新创业等。

“体”——身心发展:加强身心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心理和体格。内容包括各类体育活动、各类心理活动等。

“美”——人文提升:提升文化内涵,增强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内容包括各类文化活动、人文素养类活动、美育活动、文艺活动、非音乐特长类获奖等。

“劳”——责任担当:致力知行合一,培养勇于担当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内容包括暑期社会艺术实践、各类志愿服务、校园劳动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和质量提升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完善整合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强师资力量、激发活动活力等方面,亟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这也是学校共青团引领青年学生、创新基础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二)评价体系

树立“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一系一策”的专业发展轨道,建立“一人一案”的精准服务体系,保障精确制导和个性化服务。制定“第二课堂”综合素质评价大纲,科学设定学分结构,优化学生能力素质评价算法,以模糊的“主观评价”向合理的“量化评价”转变。按照项目类型、参与方式、活动级别等因素设置对应积分,学生通过申报—审核、学时折算等途径参与课程,并获得对应类别和数量的分数,最终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助打印,加盖校团委公章生效,“成绩单”能够精准地为学生画像,给予学生全面反馈,各项信息可以直观地呈现和评价个人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更好地支持其素质拓展和人生规划。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由单一向多元、由专业向全面、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不断提升评价体系质量,适时探索积分转换学分、成绩单放入学生档案的机制,增强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广泛性。

立足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学生成长年轮和五维雷达模型(图3);为保障学生的均衡发展,每个模块最高60分;构筑本科生四到五年学制“适应-提升-拓展”的可持续发展台阶;科学设置课表,平衡学生每周参与活动的频次和学时。细化指标监测点,五个模块涵盖有助于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技能,包含央音精神、思想觉悟、音乐专长、创新能力、健康体魄、积极心理、表达沟通、博学视野、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等(图4)。

四、统筹兼顾,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路径

(一)组织实施

明晰运行过程,完善立项—审核—发布—实施—认证—获得积分的工作流程。设立扁平化管理权限,理顺学生—各院系、部门和学生组织—学校团委的三级管理体系,厘清校级和院系级活动管理的权责归属,绘制工作流程图(图5)。学校各院系、部门和学生组织等发起者可在平台上发布课程,由各院系和部门负责老师进行初审,并根据细则赋予积分,学校团委对课程和积分进行复核,不符合立项要求的驳回修改。学生申报已发布的课程,发起者组织审核学生资格、签到扫码、按要求上传活动图文和活动成果等,学校团委认证课程的完成情况。实施信息呈现、提醒预警、监督奖惩的管控流程,形成科学、高效、公平、安全的工作生态环境。

(二)激励举措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切实提高激励的有效作用,增加学生的覆盖面和参与深度。试点“众创众筹众评”制度,使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第二课堂”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成为发起者、亲历者、收获者,避免出现唯积分论、被动参与、不均衡发展等问题。在学生各类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工作中,将学生积分纳入相关评测体系,同时设置其他激励机制,对在各大类成长项目中有优异表现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各院系、部门可设置“第二课堂”学生开展和参与情况的相关指标,纳入各类工作考核中。打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信息隔阂”,“第二课堂成绩单”可作为重要参考,与学习成绩、综合表现等一并立体呈现给用人单位。

(三)实践成果

2020年3月,为丰富疫情期间大学生文化生活和课外活动,结合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处、团委试点推行了“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网上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模块入手,3个月的时间共计开展精品活动30个,包含思想引领类的“FM.43央音青年之声电台”等、学术创新类的“音乐论文写作技巧征集及分享”等、身心发展类的“宅家”线上运动会等、人文提升类的“乐享读懂你”分享书籍等、责任担当类的抗疫一线志愿者等。在“央音青年”等微信公众号上共发出推送59篇,浏览量49140人次,直接参与活动的达到250余人,占全校學生的10%。根据同学们参与、发布、互动投票排序等情形设置不同积分,参与的同学根据积分计算单项排名和总排名,取得“网上第二课堂成绩单”和相应奖励。网上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的推行,极大地充实了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的课外生活,凝聚并振奋了士气,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行积累了经验。

(四)打造品牌

重视思想引领和文化产出效果,弘扬央音精神和塑造优秀品格。强化宣传引导,依托“央音青年”等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统一设计、规范“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视觉识别系统,结合央音文化诠释品牌意义,在全校范围逐步营造文化传播氛围。在精品课程的设计和参与方面,以内容质量为主的同时兼顾趣味性、生动性和互动性,倾听同学们的心理诉求,逐步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辐射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制度的实行为契机,深耕生根,系统解决旧有问题,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增加同学们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断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共青团工作的青春名片、同学们成长成才的温馨家园。

中央音乐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立足于学校特色,遵循音乐类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成才规律,深入调研和探讨,合理规划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路径,稳妥推进试点试行和全面推广,打造专属于央音学子的文化品牌,使同学们真正能够实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具备新时代音乐艺术家和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为培养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精尖、多样化、国际性的世界一流音乐学院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N].人民日报,2017-1-26(1).

[2]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同志就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答记者问[N].中国青年报,2018-07-05.

[3]陶好飞,陈玲,黄戈林.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关键结构及发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37-144.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共青团人才培养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