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20-10-09罗丹

新一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新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

罗丹

摘 要:提升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时代中国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做好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点,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思想文化路径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已经开始进行思政教育优化的高校,总体发展情况也并不理想。面对上述种种情况,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学生共同联动,才能营造出更加优良的思政教育校园和社会氛围。并且对于如今高校改革体系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也更应被重视起来,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构筑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感程度、培养政治宽广视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青年大学生只有坚持正确思想政治观念,走正确思想政治道路,才能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主体主要是“95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学生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本身是学生但又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有助于各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摸清局势,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根据调查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较弱

当代大学生主体是“95后”和“00后”,他们中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就独得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宠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中绝大部分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倾向于对自己或者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方面。

(二)沉溺于虚拟世界,人际交流变少

“00后”中大部分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步入大学的他们更独立,更自由,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微信、微博等聊天软件的普及,虽然使人们的交流更为便捷,但它是把双刃剑,更有甚者,即使自己要联系的人就在旁边,也要拿起手机,进行网络沟通,长此以往,学生们的面对面交流沟通能力可想而知。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問题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以及专职辅导员群体,他们长期以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方式传统,缺乏思政教育创新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其他教育工作主体介入,工作主体匮乏,无法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的补充,因此会降低受教育者学习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拟态环境导致受众的行为异化

“现实环境不依赖于拟态环境而存在,但现实环境的发展变化会在一定程度甚至很大程度上受到拟态环境的反作用。”当新媒体拟态环境与真实世界偏差过大时,新媒体拟态环境中的虚假信息反而会误导大学生对公众事件、新闻报道的认知,导致大学生产生片面的认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当大学生在新媒体拟态环境中形成错误的思想时,这些错误的思想又会反过来影响其行为,即大学生行为的异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间断化

各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能讲解重点内容,而对于一些学习内容会有所简化或者跳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对衔接不连贯的地方有所疑惑。此外,高校举办不定期讲座,讲座主办者事先很少和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没有形成从“听懂-理解-应用”的学习链。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呈现间断化、碎片化趋势。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措施

(一)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教学对于社会价值的道德理念和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理念的过度强调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故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个新的认识。

(二)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对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于大学生人格的教育以及完整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就尤为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的大学生对于善恶有着准确认识。同时做到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培养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的辨别力和鉴赏力,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批判思维。了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偏差,学会多渠道搜集信息、多角度看待问题,理性思考,不做“单向度的人”,而是拥有超高媒介素养的新时代新人。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创新性思维,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方式,努力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当代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坚定正确思想意识、走正确的政治道路,使之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1-26.

[2]李有林.高校共青团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新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