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10-09曹晓丽宋清海魏继华

管理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处理对策集体经济

曹晓丽 宋清海 魏继华

[摘 要] 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审计工作的展开在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性作用,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作业成效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作业目标,为此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处理对策,由此在确保集体经济管理落实到位的同时,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经济审计;审计问题;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开展意义的基本概述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涌入了大量资金,为规避贪污、腐败问题的滋生,确保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现已迫在眉睫,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审计工作的开展除了改善农村集体经营水平、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如下意义:

(一)确保了集体资产安全

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为从根本上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审核过程中,确保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十分必要的,从某方面而言它不仅能从根源上对农村财务进行规范性管理,此外通过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合理合法化处理,还能为集体资产的安全运营创造良好条件[1]。

(二)推动了农村经济稳步性发展

集体经济从某方面而言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农村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由此在规避各种不良问题出现的同时为经济运营创造了安全可靠的环境,进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稳步性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审计评价,还能对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而后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设和措施来进行积极预防。

二、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对集体经济进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是现阶段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从某方面而言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集体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再加之农村审计的特殊性(不属于国家审计,也不属于社会审计),经济审计法律法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较为严重,长此以往在导致管理混乱问题产生的同时,审计作业也大多流于形式,此外就目前来看,当下所制定的审计法规与经济审计工作需求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领导对于审计工作的不重视、群众对于审计作业意义的不清晰都给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2]。

(二)集体经济审计形式单一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再加之目前审计内容始终局限于以查处问题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忽视了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长此以往在影响整体审计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一定阻碍。

(三)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在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纵观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主要由乡镇和村级经济管理部门共同执行,独立性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审计作业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偏远地区亦或是经济欠发达区域而言,审计人员稀缺问题也较为突出,部分地区的审计队伍多半也都是由业余人员和会计人员担任,审计专业能力不足也导致各項审计工作难以落实到位[3]。

(四)农村审计工作权威性缺失

目前来看乡镇和村级经济管理部门是当下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执行主体,但由于乡镇经济管理部门还是经济管理的执行机构,在进行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影响,因此对于审计结论是否真实完整,往往存在较大的质疑性,长此以往在影响审计工作权威性的同时,国家稳定性发展也受到了一定波及。

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作业问题的优化处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

在当前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法律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审计作业现状,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现已迫在眉睫。从某方面而言在进行审计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为规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亦或是其他矛盾问题的产生,确保审计作业的规范化,一方面在进行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审计作业实况,建议国家出台并完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强化审计机构法律职能的基础上,为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地区审计工作不清晰、不明确的情况,要想确保预期审计目标的达成,国家相关机构需对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进行界限划定,由此在确保审计项目开展的方向性上做出努力[4]。

(二)对经济审计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

在当前进行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审计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审计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经济审计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据调查,促使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性发展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最终目的,因此为确保预期审计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政府的帮助下村级机构需建立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系统,通过“协调委托关系”“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对管理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在不断扩大审计范围的同时,提升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在进行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为增强审计工作效率,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立第四方审计机构、对审计内容进行细致化划分以及合理分配审计费用也是目前改善审计作业现状的重要手段[5]。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作业现状,加大对审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现已迫在眉睫,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和操作者,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更对国家稳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在进行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对于偏远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区域审计队伍通常是由非专业人员担任,因此审计作业成效往往难以达到预期审计目标,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当前作业现状,一方面各区域在进行人员招聘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招聘活动,切忌以次充好;另一方面当招聘工作结束后,各机构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请专家讲解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专业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和综合素养,由此在强化人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6]。

四、结语

简而言之,基于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审计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在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性作用,但纵观在当前审计过程中,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审计作业成效与预期作业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此确保如上工作落实到位,是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性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大利,徐涛涛,陈金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1,26(12):133-135.

[2]付小劍,王吉合,张春涛.创新让审计之剑锋芒初露——山东省禹城市联社创新审计机制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J].中国农村金融,2017,15(15):144-147.

[3]李社宁,李薇薇,李志鹏.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101.

[4]顾天涛,徐海洋,许海燕.浅谈中介机构执行村级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113.

[5]张清玉,高建军,李志辉.涉及持续经营的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分析——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审计报告的统计[J].财会通讯,2011,19(22):222-223.

[6]王文波,周瑞康,李志鹏.试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问题及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13):166-169.

猜你喜欢

处理对策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大型电力变压器过热性故障诊断与处理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
浅谈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