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研究

2020-10-09罗琳

经营者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罗琳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更多新技术被应用到事业单位的运营中,对现有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策变更也会给单位的运营和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对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的财务风险管控,减少单位运营风险,实现稳步高效发展。事业单位要转变财务风险管控理念,积极针对单位运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梳理风险,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制定风险处置措施。在单位内要组建财务风控部门,提高和增强工作人员的风控能力和风控意识。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一)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面临诸多风险。单位的财务控制能力降低,就会产生风险。有些单位的高层领导不重视风险防控工作,單位内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且给予财务人员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不够,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就会造成单位的运行风险激增。部分单位的财务基础工作、财务制度比较薄弱,而且在单位内没有设置不相容的管理岗位,对关键的岗位没有建立定期轮岗制度,有些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这些都会引发财务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各项财务工作的监督控制。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及时控制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财务风险工作的开展,使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财务工作监管不到位,会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信息的传递流通,无法为高层领导制定最佳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引发一系列的投资决策失误风险。

(二)道德风险

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分析,主要是防止财务人员违反财务规定。有些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较低,在开展财务风控工作时态度不够端正,未按照单位财务工作制度执行,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事业单位内部未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有些单位未对内部职工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培训,导致单位职工的道德素质偏低,不符合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要求。财务人员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出现违规操作,使现有的财务制度流于形式,给事业单位带来风险。

(三)支付风险

事业单位内部的支付风险,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风险。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人员经费、专项经费违规支付的问题,不利于单位对各类费用的管理,容易带来支付风险。为了保证内部运营工作的稳定开展,有些单位的高层领导就会使用专项资金弥补日常资金的缺口,财务人员会违反国家的相关制度,给单位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和压力,出现违规支付资金的风险,不利于单位未来的稳定发展和运营。利用专项资金弥补单位的资金缺口,会使单位部分领导面临违规的风险[1]。

二、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在当前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要尽量减少内部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单位风险防范能力。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要对内部职工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培训,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充分落实风控方案、风控制度,确保风险管控工作涵盖单位的所有运营工作。全体职工要大力配合风控人员梳理单位的运营风险,并将风控理念融入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提升单位的风险防范水平。财务部要根据单位实际的运营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风险防范机制,并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预警平台。事业单位要引导全体职工参与风险防控工作,强化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倡导职工为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建议,发挥集体的力量,梳理运营工作中的各类风险,并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

(二)设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

在事业单位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影响。高层领导和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给单位运营带来的重要作用,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风险防范职责,使单位可以稳步发展。单位要根据自身运营状况以及风险防控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对财务人员开展风控培训。要让财务人员科学、高效地编制预算方案,配置单位的财务资金,提升财务工作者的风控能力。财务人员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保证事业单位设置的财务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要督促各部门按照风控制度开展业务,避免在财务工作中出现违规违法行为,保障财务工作的合规性,提高单位的财务管控水平,使单位的各项运营工作、财务工作可以稳步开展。

(三)加强对财务风险防控关键点的管理

事业单位在运行中,要组织内部的职工进行风险梳理,研究运营环节中的关键风险,对单位的各类风险进行分级评析,研究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影响。财务部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使单位的会计和出纳由不同人员担任,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提高风控工作的质量。单位要摒弃现有的财务信息监管弊端,发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建立信息监督平台,帮助高层领导动态地掌握财务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单位还要要求财务部通过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构建点面结合、动态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单位的风险防范水平。同时,财务部人员还要加强资金监督、资产监督、岗位监督和资金支出监督,对现有的财务监督机制进行优化设计,使财务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单位的财务部要严格落实财务监督制度,组建财务监督部门,或者设置财务监督岗位,加强对不同部门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切实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管职能,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四)优化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转变财务管理方式

内控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提高单位的财务内控能力,首先要提升单位的风险防范水平。在内控管理制度中,要明确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单位的财务控制水平。单位按照财务内控机制需要,由财务部组织编制,确保各部门工作岗位职责划分明晰,使单位的业务经办、会计审查、监督等各个工作岗位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实现财务内控的目标。此外,在单位大力推行全面预算,应用滚动预算方法制定方案。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结合政府深化改革的要求,制定财务制度,确保财务制度的内容与新会计制度相吻合。此外,还要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对执行较好的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薪酬奖励,同时也要对内控执行不力、违背财务内控制度的人员给予处罚。

(五)明确财务风险的定位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时,高层领导要对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设置清晰的定位,明确风控目标。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更多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在单位内部形成的风险也与企业有较大差别,而且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方面,和资金控制方式有较大差异。因此,单位要根据内部财务风险的防控要求,结合单位高层领导对风险防控工作的定位,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研究风险给单位带来的损失。如果在单位的运营工作中出现了违规使用资金、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就会造成整个单位国有资产损失,使业务运行中断,甚至会影响整个单位的正常经营。

三、结语

财务风险是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必须面临的管理问题,单位要确保内部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同时,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财务风险防控机制。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制定风控措施。在单位内,可以设置财务风险管理岗,由专人负责梳理运营风险,组织各部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提高全体职工的风险防范能力。

(作者单位为攀枝花市救助站)

参考文献

[1] 张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对策——以地质勘探单位为例[J].市场观察,2019(06):32.

[2] 潘丽.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8(03):156+160.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