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20-10-09石洪华

经营者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石洪华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民营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民营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促使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建设,本文对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含义及在民营企业应用的意义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是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将企业内部具体的发展情况,与市场发展的动态特点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案与措施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财务预算、执行等多方面的内容。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工作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工作人员保证数据搜集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数据搜集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整理。工作人员对数据作出的准确判断,可以最大限度地预测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规避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1]。

第二,内部控制体系是民营企业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規的贯彻落实。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根据中国整体市场的具体情况,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符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对国家对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问题。对新问题进行分析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步骤。

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家族式管理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发展不仅需要人才的支撑,更需要一个好的管理者进行领导。当前,很多民营企业的运营模式都属于家族式运营,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与执行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例如,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决策权仍旧掌握在家族手中,这会逐渐导致民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损,进而使决策具备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无形中提升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民营企业走向破产。德隆集团就是典型的案例[2]。

(二)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当前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十分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企业的风险评估意识较为淡薄。而且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并不是根据市场动态变化的具体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状况综合进行评估的,只是单纯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作出决策,进而导致风险评估判断的准确性受到损害。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工作人员落地执行才可以实现,否则一切都形同虚设。当前一些民营企业由于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企业的人员流失率很高,人员的流失最终使企业难以向前发展。此外,一些民营企业为节约成本,忽视监督审核制度,一人兼任多个职务的情况非常常见。例如,出纳员承办会计处理工作,不利于人才的挽留与企业的发展。

(四)缺少内部监督与信息沟通

企业内部设置监督部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很多民营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常常为了节省成本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设置了相关的审计部门,但由于管理者忽视企业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企业信息掌握在大股东手里、小股东与大股东手里的信息存在严重的偏差等,进而使企业发展受阻。

三、民营企业解决内部控制体系问题的对策

虽然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改善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革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民营企业家族管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都掌握在家族手中,两者具有高度完整的统一性,董事会形同虚设。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管理知识库,根据企业和个人能力作出合理决策。建立成员之间优势互补的多股东参与决策机制,保证管理的民主性;建立内部利益约束机制,建立多股东结构,从而实现产权人格化、明确化、合理化的结构目标;建立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引入职业经理人、增强风险意识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3]。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民营企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要改善当前民营企业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民营企业预算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可以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作出有效的预测性判断,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因此,在项目进项之前,工作人员应根据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材料、资金、设备等,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和工程自身需求进行全面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根据数据的变化预测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制定解决方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风险管控意识,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企业人事部可以在招聘的时候招聘一些财务专业人员,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

第二,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良好的考核机制是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内部考核体系由绩效考核、行为考核、业务能力考核三部分组成,因此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对企业内部的岗位进行基础分析,根据不同级别的岗位和管理层决定人员的配备,决定岗位的劳动力量。

二是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通过绩效考核委员设置不同的小组,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方案。例如,绩效考核政策的制定、方案的审核、月度先进综合制度等。

三是确定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分工等内容,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时修整,让方案适应经济形式和企业发展的变化。

四是确定考核内容。根据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不同,对生产单位的考核要以产量、质量、安全、环保、收率等经济指标为重点,对职能部门则根据主要的管理目标、费用指标进行量化考核。

五是确定考核流程。考核流程的设置要坚持简单高效的原则,根据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考核数据、数据汇总、评审意见、确定考核结果、获得审批、结果反馈等基本流程,实现完整的绩效考核系统框架的设置。

六是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根据员工的不同表现和行为,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和物质奖励,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升执行的效率。

(三)健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民營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制度的有效运行,是促进企业良好运转的主要因素,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在董事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核机构,促进组织机构的建立。规定内部审核机构直接与董事会对接,并负责纠察徇私舞弊的工作,以此实现民营企业管理者全面监督的目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结语

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不断反思现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为烟台兰顿机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茜.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效果问题[J].商,2015(015):17.

[2] 张展.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加强民营企业财务控制的制度化建设[D].郑州大学,2005.

[3] 刘慧玲.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路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8):250.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