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最优化培养策略探究

2020-10-09刘倍风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定向培养策略

刘倍风

摘   要: 乡村小学男教师缺失是我国教育现状,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的培养为乡村小学输入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师资,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稳定发展。当下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培养在生源质量、培养方式、管理评价和实践安排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从提升男师范生的素质准入门槛;塑造男教师榜样角色;制定个性化的男师范生培养方案;建立匹配男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衔接机制等方面促进男师范生最优化发展。

关键词: 定向   男师范生   培养策略

乡村学校的发展一直面临教师资源流失、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为稳定乡村教育师资,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各地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1],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指引了方向。和教师资源流失同样严峻的是乡村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问题。为改善这一问题,江西省根据本省乡村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在2018年的培养计划中规定“男生培养数小学教师不低于定向培养计划总数的25%”[2],为保障男生就读定向师范奠定了政策基础。为继续夯实男教师培养的基石,2020年2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定向培养招收小学教师男、女生比例原则上均不得低于40%”[3],大力支持定向男师范生的招生和培养,增加了五年制男师范生的招生量。

一、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的培养价值

(一)优化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系统是由男女教师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缺少了任何一个群体都会使教育对象陷入单向发展的局面,需要保障二者共同存在和协作,促进教育事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的培养为各大乡村小学储备了一支强有力的男教师队伍,能够改善乡村小学长期以来阴盛阳衰的局面,树立教育的阳刚之气。男教师不拘小节、关注时事的特点能够优化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扩大乡村教师的格局和视野;男教师较为粗犷的教育风格跟女教师细腻的教学风格形成互補,能够改善单一的教育教学环境,共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

(二)定向返乡任教,促进教育稳定发展。

乡村小学男教师存在流失率较高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异地任教找不到归属感。“定向”培养的教师生长于任教的土地,对家乡有故土的情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4](47-54),减少由于婚恋、家庭等因素发生的地域流动,能够给学校留住一批高质量的男教师队伍。同时,定向教师往往曾就读于家乡的学校,对家乡的学校和儿童有着更深的认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有真实的体验,有利于迅速掌握学情和校情,方便高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小学男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具备发展晋升优势,在家庭等因素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将教育工作当作一份事业经营,致力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建设,促进教育稳定发展。

(三)发挥男性智慧,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

女教师具有温和、耐心等群体特征,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教师性别的单一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男教师特殊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熏陶,实现个性品质的综合发展。其一,男教师群体的加入能够改善乡村小学清一色女教师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性别意识[5](40-46),使男生习得正确的男性行为,形成坚毅果敢、温文尔雅等良好的男生品质。其二,男教师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改革魄力能够教给学生更具创新的学习方式和更具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三,男教师更具冒险精神,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接纳度更高,能够改良女教师较为保守、刻板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创造更自由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的培养现状

(一)男生质量参差不齐。

在五年制定向培养的男生中,男生整体和女生整体在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五年制学生在初中有老师和家长较为严格的监督,来到大学就读后,面对宽松的管理环境和更自主的学习要求,很多学生表现出了和以往不同的一面,在男生群体中尤为明显。男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方面整体弱于女生,课堂不良行为出现频率较高;较多男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自我效能感低,表现出散漫的学习状态;男生普遍自制力较弱,缺乏自我约束,易受同伴影响,沉迷游戏等行为较为明显。男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高于女生,少部分男生能够自律自强,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保持领先,个人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少部分男生表现出学习状态和行为习惯的长期不良,难以适应专业学习。

(二)男生培养去个性化。

当前的定向师范教育和普通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大体一致,没有体现定向师范教育的独特性,缺乏和定向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没有建立和定向师范生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机制,更缺乏适宜男生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方面针对男生的情怀教育和使命感教育较为缺失,男生教育同化进女生教育体系,无法针对性地培养男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一些男生临近毕业时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在定向就业和继续考学或转业之间左右摇摆,不利于快速适应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固化,没有根据学生所定向学校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定向学校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需求。教学方法以单一的知识讲授为主,缺少自主操作和实践观察体验,不符合男生好奇好动、敢于冒险的特点,导致男生跟女生之间的学业成绩差距扩大,无法改善男生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三)男生管理、评价机械化。

管理方面,以女生居多的师范院校在女生安全防范问题上更加重视,管理方式适应女生相对谨慎、懂事的特点,趋于传统、刻板。男生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更活泼、大胆的特点,学校管理中相对刻板的评价标准没有体现出男女生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容易产生一些违反寝室规定和班级规定的男生行为,导致男生群体成为定向师范班级中的着重管理群体,在批评和否定的环境中限制了男生的创造性发展。评价考核方面,定向师范生的考核尚未形成系统的机制,在考核内容上,重视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轻视教学技能的考核,大部分教育教学技能都是以考查的形式进行,评价者的主观性较强,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不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在考核形式上,目前对于师范生的学业考核是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相对学生在中学时频繁的月考、周考形成了落差,一些定向生在落差中失去了学习热情,加上缺乏即时的评价激励机制[6](241-243),学习积极性不足。

(四)实践机会较匮乏。

当下五年制定向生的实践安排和普通师范生的安排没有差别,都是完成在校专业学习后再进行半年实习,不利于定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在学校专业学习中,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给学生提供的实训机会较少,实践强度不够;学校提供的各项教学技能比赛的机会较少,覆盖率低,大部分学生无法参加比赛锻炼,导致学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受限。在实习时间安排中,没有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缺乏见习和实习的双向匹配和联动。定向师范生已经有确定的对接学校,但学校和定向小学的合作较少,学生缺乏定期进入小学观察、见习、锻炼的机会,对乡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长时间单一的理论学习没有充分利用对接学校的培养资源,既无法满足男生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发展的需求,又无法切实提高男生的教学技能。

三、五年制定向男师范生最优化培养策略

“最优化”一般认为是科学地组织教育的相关要素,以达到最佳效果的过程,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是合理支配、配置教学系統的各个成分,使教学过程或培养过程发挥最有效的效果”[7]。定向男师范生最优化培养机制的目标是合理配置男师范生教育要素,使男教师的培养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标准。

(一)提升男师范生的素质准入门槛。

在社会刻板印象和经济待遇等因素影响下,男生报考定向师范的总人数大大少于女生,在有限的报考男生中,分数和女生差距较大,为了平衡定向师范生的性别差异,保证男生的录取率,在录取时采取男女分线,降低了男生的分数标准,产生了男生和女生在录取成绩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男生的群体素质带来了挑战。在分数短板的限制下,为保证男师范生的整体质量,需将男生的综合素质纳入录取的考核条件,采用面试、考察等形式核算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再以一定的权重加入总成绩,着重考察男生的个性品质、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潜力等,筛选出热爱教育事业、心理素质健康、具备教师条件的男生,以弥补由于分数降低而带来的男生群体素质降低的不足,保证男师范生的录取质量。提高男师范生的素质准入门槛能够在无形中淘汰一部分无心从事教育事业、缺乏教师必要条件的男生,能够较好地节约资源教师教育资源,为培养高质量的男师范生奠定基础。

(二)塑造男教师榜样角色。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男教师是男生的重要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8](152+154),需要塑造出正面的男教师榜样角色。首先,加强对男师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9](49-50)。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乡村教育的现实价值,换位体验乡村学生的梦想和追求,萌发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厚重情感,产生扎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小学教师的培养从微观角度看关系到“全村之兴衰”,从宏观角度看则关系到“国运民运”,学生在师范教育阶段便应树立作为准小学教师的使命感,萌发改造乡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其次,重视男师范生的心理健康建设。男师范生在刚入校和临近毕业阶段都容易出现适应性问题。入校后面临师范院校女生居多的环境容易产生自我价值的否定,怀疑自己专业选择的正确性,长此以往易产生心理问题,应探索出科学的“调查—监控—干预—回访”的心理干预机制,培养出情绪状态稳定、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准教师;临近毕业时男生容易在定向就业和其他选择之间产生彷徨,需要及时引导正确处理现实情况,缓解心理焦虑。最后,培养男师范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重点培养男师范生坚毅果敢、自信上进、勇于担当等符合社会规范的品质,塑造出符合教师形象的男性角色。

(三)制订个性化的男师范生培养方案。

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能够针对男师范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教育,提高男教师的培养质量。首先,培养内容契合化。定向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应同时体现“定向”和“男生”两个特点。为满足“定向”培养的要求,应在普通师范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将生源地的本土特色整合进学校课程,使学生对以后任教的学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有更高层次的接纳。为契合“男生”的发展,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内容应该区分性别差异,男生应该减少形体塑造等相关课程,适当增加男教师智慧应用等相关内容,将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融入男生教育内容,激发男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改革热情,发展创新能力。其次,培养方式个性化。探索适宜男师范生最优化发展的培养方式,尊重男学生的天性和教育自主权,给予其充分的自由挖掘专长。最后,技能培养专业化。对接小学,明确小学男教师的素质要求,有的放矢地制定男师范生技能培养目标,为培养高质量的男教师指引方向;多形式开展男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实操和比赛,邀请本校业务精湛的老师开展核心技能教学和指导,使其形成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展现独树一帜的男教师教育教学魅力。

(四)建立匹配男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探索科学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评价考核机制,将原来设为考查的教学技能项目变为规范化考核,教务老师牵头各学科专业的老师组成考核组,拟定评分细则,对每个学生每项技能的水平进行科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激励学生朝着评估等级为优秀的方向前进。同时,将原来每学期一次期末考核的方式用平时质性考核加以补充,探索科学的平时学习表现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平时的学业努力程度,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状况,获得自我提升的动力。其次,将学生在课外参加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表现纳入学生个人平时成绩。课外活动作为男生的强项,能够很好地作为学业成绩的补充,有效激励男生在其他方面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综合表现。最后,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建立起奖惩分明的效果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综合素质高的同学加以适当奖励,坚定继续加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对综合考核后各方面表现都不符合教师素质的同学进行教育和引导,多方引导培养仍然没有成效的同学可引导其转入适合的专业,保证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五)完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衔接机制。

学校专业培养和实践锻炼之间不是割裂的关系,在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中需要建立二者的无缝联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教师教育专业应探索建立小学优秀教师导师引领制,在各大定向学校中根据专业要求按比例选拔出优秀教师建立导师资源库,师范学校每年针对性地从库中挑选教师作为该校定向学生的“实践导师”[10](56-60),形成一(指导教师)对N(定向学生)的实践导师引领制,为保证指导的效果和质量,限定其中N小于等于6。在实践导师引领制中,导师對学生的指导过程和效果计入导师业绩,保证导师能够灵活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差异中的困惑,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升华。学生在前期采取听课观摩等形式学习导师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导师探讨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实现自我经验和他人经验的碰撞融合;中期争取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作为助教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切实感受实践教学的魅力,验证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契合度,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开始实习时,实践导师已经非常熟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可以妥善安排实习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以往的实训经验,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习教学,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EB/OL].[2018-03-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 5278034.htm.

[2]关于做好2018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https://www.jxedu.gov.cn/info/1098/113236.htm,2018-02-13.

[3]关于做好2020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https://www.jxedu.gov.cn/info/1011/147434.htm,2020-02-05.

[4]孔令帅,王子帆.小学男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20,7(01).

[5]周大众.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内涵、价值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05).

[6]古伟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现状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92).

[7]巴班斯基,著.教学过程最优化——般教学论方面[M].张定璋,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高磊.陕西农村地区小学男教师职业困惑的现状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9(30).

[9]赵永前,徐丹,徐雅文.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专业思想教育价值和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2).

[10]戴云,李方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机制与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8(09).

猜你喜欢

定向培养策略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定向刨花板生产商喜忧参半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