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交流平台”提升教学效率

2020-10-09单菊红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搭建交流平台教学效率

单菊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搭建;“交流平台”;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獻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170—02

现行统编教材自小学三年级起,在每个单元后的“回顾拓展”中编排了“交流平台”这个栏目。增加的这个栏目,一般是通过引导教师和学生在经历一组课文学习之后,彼此学习,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体会,以逐渐领悟到听说读写的一些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和学生可以借此栏目为基础,根据大语文教学的实际,巧妙地组合、交流、总结教材和方法,可以对教材进行一种拓展,将其扩展到大语文的环境中,让学生更方便自主地学习语文,充分发挥语文的开放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可以说“交流平台”的搭建意义是很深远的。那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运用“交流平台”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与单元目标学习相契合

“交流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如果在学习完课本整个主题单元的内容以后,教师再去归纳知识点,学生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从单元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这一单元总的教学目标,再和“回顾与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所归纳的问题相联系,这样,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对教学目标成竹在胸,进而在课文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突出,做到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如,五年级下册课本上第七单元是人物描写,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读所呈现的目标就是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用心去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交流平台”中所设立的交流任务是:“本单元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来描写刻画人物,比如说通过对人物语言以及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可以把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你在学习本单元后,在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面有什么心得和体会?”把握了这一目标,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渗透突出。笔者在教学本组第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时,就紧紧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划出描绘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体会出人物的各种性格特点,做好批注,再和同伴交流。这一问题的呈现已经全面覆盖了单元目标和“交流平台”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品读、思考、探讨、交流并相机指导。在集体交流时,学生能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教师结合精彩发言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通过感悟对比,体会运用这一类描写方法的好处。在其他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加以拓展运用,使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不仅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逐渐领悟到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人物的好处,并且不知不觉地初步学会了如何具体地描写人物,无形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二、与单元整理复习相融合

“交流平台”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导学生整理复习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拓展,通过“智慧树”的形式,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由主到次梳理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互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是这样设计的:“这组课文中的几篇文章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吧!”如果单纯地交流每篇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的表现形式,显得比较单一,学生交流也显得枯燥。笔者在教学这一“交流平台”时是这样做的:首先,在黑板上呈现一棵大树的主干,主干的名称是本单元的主题“走进大自然”,然后抽出四个主枝,以本单元四篇课文为引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即回顾这四篇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小组内合作培育“智慧树”。这样有效地学习,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随着思想的不断升华,学生笔下的智慧之树已是枝繁叶茂。汇报交流时,学生们争先恐后,个个都能找着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最有特点的写法,结合划出来的想象和联想的句子,给《山雨》“结”出了雨前、雨中、雨后这样顺序的枝叶,给《山中访友》添加了运用排比、拟人修辞及第二人称写法的果实。学生们拿着自己小组的成果,在台上绘声绘色地交流,把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回顾梳理得清清楚楚,表达得明明白白,在交流知识的碰撞、融合中获得了新的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

“交流平台”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交流反馈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五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七单元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的导语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学会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并在今后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交流平台”要求学生交流在“搜集和运用资料”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收获,笔者以如下方法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

1.课前准备。首先,笔者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教师联系,让信息技术教师有目的地辅导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实践操作,收集有关旧中国当时所受的屈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再带领学生们进入学校的图书室,大量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查找、摘录相关的知识点。回到教室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类,使得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语文实践的整个过程。

2.交流总结。交流时,我们再安排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当时旧社会中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另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你搜集了哪些资料?是用什么途径搜集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的方法?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等等。学生亲自实践,准备充分,交流兴趣浓厚,效果显著,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稍微系统的小结:用什么方法获取信息最有效,怎样给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推广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新做法,以便于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好地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并且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課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而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关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很难获得良好的语文成绩,而课外阅读极大地弥补了课内教学环节阅读量低的问题[2]。”然而,课外阅读如果没有“交流平台”这一环节的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停留在表面形式,阅读没有通过交流达到思维的碰撞,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实现真阅读,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说课外阅读必须通过搭建交流平台这一方式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真阅读。这样的交流素材在课本上是没有的,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交流校本教材,一般情况下,笔者是按以下方法做的。

1. 读前交流,提升阅读兴趣。课前交流不仅是落实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激发阅读的一个有效方法,运用好这一环节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如,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做的:首先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观察与发现”,教学前先让学生们观察大自然,观察昆虫,上网查找一些有关昆虫、有关作者法布尔的资料,读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等。上课一开始就设计交流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或是阅读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展示了昆虫的科普知识,倾听者在很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许多课文内外的知识,还引起了阅读期待。这样的交流实践环节,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2. 读中交流,发展思维,尊重个性。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很注重阅读实践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节课,提前设计好阅读的内容,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实践。如,在开展“美好品质”为主题的阅读实践课时,其中有一篇阅读材料是《尊严》,阅读时笔者只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提示:通过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读得很投入,交流时都能抓住关键语句——“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感受到哈默内心很强大,虽然他一无所有,但他很坚强,这就叫自强、自尊、自爱……

阅读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阅读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学生们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升华,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也得到尊重,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阅读交流因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精彩,创新使阅读交流更加灿烂。

3. 读后交流,实现真阅读、整本书阅读。读后交流,可以让学生抓住整个文本最关键的信息,通过交流对文本的细节之处把握得更加深刻;交流之后,阅读者往往会有再细细品味的欲望,从而达到终身阅读。如,笔者在执教《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后,让学生拓展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后并分析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学生们通过对诸葛亮的一个细节描写“笑”回味赏析,进行交流展示,学生们就从文本中跳出来,通过交流、倾听、补充、思辨,在多元探究中真正实现了认知的升级,通过课外交流把阅读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感悟,实现真阅读、整本书阅读。

总之,这个“交流平台”既是教师的“教本”,也是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学本”,所以,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收获,达到认知沟通、情感互通,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唐倩.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J].科学教育前沿,2018(08):48-49.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搭建交流平台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