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抓脱贫精准施策促攻坚
2020-10-09杨发寿
杨发寿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凉州区强弱项、补短板,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各项工作目标见实效,以有力措施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一、全力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
凉州区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依法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强化控辍保学管理责任。凉州区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实行控辍保学“五书”制度,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如期接受义务教育。
实时监测控辍保学情况。严格运行甘肃省控辍保学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全区各学校学生就学状况;切实加强学籍管理,确保一生一籍,籍随人走,对因休学、请假不能正常就读的学生分类登记,建立排查台账,进行跟踪管理。
常态化开展冲刺清零,组织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筛查。每学期对全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建立教育扶贫信息动态管理机制,每年春、秋学期,利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公安户籍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比对核实,实现乡镇与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切实做到了“三清三到位”(底数清、困难清、举措清,政策宣传到位、政策执行到位、后续跟踪到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失学辍学,全区无失学辍学学生。
二、着力改善贫困片区学校办学条件
凉州区不断优化贫困片区教育资源配置,贫困片区学校育人环境明显优化,教育装备水平整体提高,学校育人功能和办学品位全面提升。
坚持教育建设项目重点向贫困片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倾斜,加强贫困片区“两类学校”建设,认真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微型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均衡化水平。
近年来,凉州区投资1450万元在贫困村改扩建幼儿园26所,投资1.79亿元在贫困片区的67所中小学实施“全面改薄”校舍建设项目,投资3115.82万元在贫困片区中小学配备设施设备,贫困村“校校通”“班班通”实现全覆盖,贫困片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达到了省定办学基本标准。
凉州区借助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全面加强了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形成了校舍建设达标、配套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食宿条件改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显著提升的发展格局。
三、全面精准落实教育惠民资助政策
凉州区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到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全覆盖、无遗漏,坚持“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的原则,保证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
凉州区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惠民政策,各学校制作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展板,为各学段学生家庭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发放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材料,切实提高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健全了以学籍信息为基础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数据库,建立完善《甘肃省贫困家庭学生帮扶信息汇总表(“一生一策”)》台賬,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精准发放教育扶贫资金提供依据。
四、不断加强贫困片区师资队伍建设
凉州区不断完善教师交流机制,着力加强乡村师资培训,乡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明显优化,有力地提升了贫困片区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持续改善贫困片区乡村教师待遇,通过民生项目招录、转岗培训等方式为贫困片区幼儿园配备教师343名,选派25名城区和农村示范性学校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薄弱学校挂职,选派326名骨干教师到贫困片区学校支教和“送教下乡”,组织12所城区学校结队帮扶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等12所贫困片区中小学。
坚持在贫困片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设“在线课堂”,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模式。结队帮扶学校和教师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学互动观摩、搭建教研平台、建设校园文化、“走出去,请进来”等帮扶措施,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切实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片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遏制贫困代际传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