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

2020-10-09刘珊戴婷潘滢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效果

刘珊 戴婷 潘滢

[摘要] 目的 分析做好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对院前救护效果提高的作用。方法 该院从2018年开始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加强管理前的半年时间内(2017年7—12月)抽取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加强管理后的半年时间内(2018年1—6月)抽取5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加强管理前后院前救护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达到患者處时间、转移回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00%,患者对急救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4.00%,均高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4.00%、患者满意度80.00%(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升院前救护质量,获得患者对护理管理更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管理;院前急救;院前救护;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5(c)-0046-03

Impact of Strengthening Pre-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to Improve Pre-hospital Ambulance

LIU Shan, DAI Ting, PAN Y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The hospital has 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rom 2018. During the half-year period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7, 5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January to June 2018) 5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pre-hospital care before and after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response time, the time to reach the patient, and the time to transfer to the hospit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re-hospital succ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94.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emergency success rate of 84.00%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of 80.00%(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hospital care and obtain patients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Pre-hospital first aid; Pre-hospital ambulance; Effect

院前急救中心是组成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院前急救指的是对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在达到医院前开展的一系列院前紧急救护,这些患者中包括急症者、危症者、严重创伤者、中毒者、受灾者、事故受难者[1-2]。提供给院前急救的时间非常短,情况非常紧急,且院前急救的成功率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并且当前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学习新的护理管理理念,转变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模式,不断满足增长的新需求一直是医院急诊科努力的方向[4-5]。该院为了提升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从2018年开始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现以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对象进行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7年7—12月抽取5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在2018年1—6月抽取50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31例以及女19例;年龄19~57岁,平均(37.52±11.69)岁。对照组男33例以及女17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3±12.16)岁。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案开展管理工作。观察组则采取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方法,在管理正式开展前先注重做好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行规范化体能训练、抢险训练,采取医护合作、病例模拟的不同形式进行多次的院前急救模拟练习,保证急诊科护士有更强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护士在接到院前急救任务后能够迅速、有序地实施有效的救护。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及时掌握信息  急救中心接线室每天都安排值班人员,保证24 h坚守岗位,随时接听急救电话,接到急救电话后要迅速了解患者的详细地址、受伤患者例数、受伤原因、当前病情状况、联系电话。

1.2.2 完备各类急救物品  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任何医护人员都不可随意外借、挪用急救车上的急救用品、器材等,每天都要检查院前急救用品以及设备是否齐备。每次用品、设备用完后必须及时补充,由专人每天进行检查与管理,负责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根据医院条件对救护车中的通讯设备进行逐渐完善,确保转运途中可以随时联系急救指挥中心以及医院的急救中心,保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转送患者至合适的医疗中心。

1.2.3 现场急救制度的规范  护士达到患者所在处后必须保持冷静,保证听清、问清、看清,迅速进行基本检查,检查从头向下顺序进行,严禁漏检。检查后迅速进行患者分类,按照病情开展相应的院前急救,先保持合适体位,进行心肺复苏,做好心电监护,另外需要进行的急救内容有开通静脉通路、心脏电除颤、气管内插管、开放气道、气胸减压、抗休克、开放性气胸转变成闭合性气胸,有出血患者迅速做好止血包扎处理,骨折患者迅速做好暂时性固定。针对部分身体健康,由于意外而受伤的患者,要保持足够的院前急救时间,进行30 min以上的心肺复苏。

1.2.4 转运途中急救制度的规范  首先必须做到先救治后转运这一原则,同时转运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就近、专科优势。达到患者现场后要进行全面详细检查,不管患者是否需要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建议将患者转运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其次急救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情况下患者搬运的技巧,比如针对脊柱损伤患者,搬运前医护人员要表明自己身份,给予患者安慰,叮嘱患者不要活动,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做好患者暂时固定,在搬运时各医护人员的动作要协调统一,做到整体搬运,将患者转移到脊柱板上后,扣带固定好胸部、腹部、四肢,保持合适的松紧。最后在转运期间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状况,随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未昏迷患者可随时询问患者自身感受,留置的各管路要保证妥善安置,无弯曲、脱出,就患者病情随时向跟车家属告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接受急救电话后出车反应时间、出车至达到患者处间隔时间、转移患者回院时间、院前急救成功率。院前急救成功标准:患者经过院前救护,病情恢复稳定状况,顺利送入医院接受院内急诊治疗。

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急救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以患者自身感受记录为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x±s),组间差异比较经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所需时间

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达到患者處时间、转移回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前后各项程序所需时间比较[(x±s),min]

2.2  院前急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急救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研究显示,对于猝死患者,猝死发生后抢救实施的最合适时间仅有4 min,对于严重创伤患者,黄金抢救时间仅有1 h,且发现,在创伤发生后越来越的时间内开展急救,患者的预后能越好[6-7]。

当前的医疗体系将对患者的救治具体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具体为院前急救期、医院急救期、治疗后的康复期[8]。其中院前急救期是时间最短,情况最急的阶段,院前急救的及时性、有效率与患者的存活率有直接联系,同时紧密联系患者预后[9-10]。该研究观察组通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出车反应时间、达到患者处时间、转移回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加强实施后有效提升了急救的效率,医护人员能够更快对患者开展院前救护工作,对于患者预后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另外该研究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患者对急救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的良好应用价值。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下,急救护士负责齐全准备好各类急救物品,保证现场急救制度的规范以及转运途中急救制度的规范,确保每一个急救环节都能够有序、正确完成,能够避免各类意外事件或不良情况的发生[11-12]。

综上所述,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提升急救成功率,且能获得患者对护理管理更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秋霞,刘淑春,张学长.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8):1658-1662.

[2]  言丽萍,柯永娟,伍瑞荣.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218-220.

[3]  郑静,马丽萍,张莉芳.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护士,2019,26(7下旬刊):107-109.

[4]  武明宇.无缝隙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2):218-219.

[5]  郑小娴,卢四妹,黄景祥.探讨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8,38(6):555-556.

[6]  罗淑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47-4648.

[7]  孙兴凤.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93-94.

[8]  彭慧影.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30-31.

[9]  郜艳丽,李腊梅.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6):2003-2004.

[10]  郑丹蓓,许润珍,黄红霞.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5-78.

[11]  那万杰.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6):195-197.

[12]  晁丽杰.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113-114.

(收稿日期:2020-02-24)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效果
灵动耳环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