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联用乌及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2020-10-09哈占俊尤银刚
哈占俊,尤银刚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46)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多数患者早期无任何反流症状,仅出现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等情况,病情发展后患者将会出现胸痛、胸骨后灼烧感、反流等典型症状,其发病诱因之一是食管黏膜长时间暴露在胃酸之下,导致食管黏膜手术,引发食管炎症性病变,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极高,发病率约为7%~15%,对于患者吞咽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并导致患者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气管损伤,并且反流症状多发于夜间,对于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大幅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并存在复发风险,临床多采用埃索美拉唑(耐信)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以此达到治疗作用,但根据长期临床应用可以发现,单一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并不理想[1],部分患者在口服埃索美拉唑后会产生头痛、腹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且对于修复食管黏膜溃疡无针对性作用,现阶段临床多联合中成药乌及散进行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将进行详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经过我院胃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确诊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胸骨后灼烧感、反酸、烧心等。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0.56±3.18)岁,病程 2~20 个月之间,平均病程(5.98±3.24)月,胃镜分级:一级 25 例,二级 26 例,三级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7~70 岁之间,平均年龄(41.24±3.78)岁,病程 3 至24 个月之间,平均病程(6.12±3.23)月,胃镜分级:一级26例,二级26例,三级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胃镜分级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 (商品名耐信)治疗,20mg/1次,每日于睡前口服一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成药乌及散(白及粉2g、乌贼骨1g),每日三次,于餐后一小时用温水调服。注意事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戒烟禁酒,忌生冷辛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睡前两小时禁食,抬高床头,防止夜间反流症状加重,对于两组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医护工作人员应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15天后进行首次胃镜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胃镜复查,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食管黏膜损伤恢复情况[2]。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症状无显著改善或病情继续发展为无效;症状出现大幅度改善或基本消失为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为痊愈。食管黏膜破损分级标准:正常,未发现食管黏膜破损;1级,1或1个以上食管黏膜破损,直径小于5mm;2级,1个或1个以上且直径>5mm;3级,食管黏膜破损融合,但<75%的食管周径;4级,食管黏膜损伤融合>7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需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表格,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及四位分数 M(QR)表示,采用 Student′s test进行检验,使用分类数据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软件结果显示P<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5天后效果对比
在两组患者采用治疗方法15天后,通过胃镜复查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3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痊愈率11.66%,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46.66%,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15天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胃镜复查,对比治愈、好转、无效患者例数,可知,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黏膜溃疡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一个月治疗后,在进行第二次胃镜检查时,详细观察了两组患者食管黏膜溃疡的恢复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3级、4级食管黏膜损伤,观察组患者食管黏膜恢复情况远远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恢复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埃索美拉唑和乌及散联合治疗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如下:头痛2例、腹泻1例、恶心1例、腹泻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对照组患者单一埃索美拉唑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头痛5例、腹泻5例、恶心4例、腹泻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致的炎症,临床表现为胸骨后腐蚀感、呕吐、恶心、消化不良等,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3],男女发病几率无差异,对于患者咽喉、食管及胃黏膜都会造成损伤,并且反流情况在夜间尤为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正常生活。现阶段通过学者不断研究,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酸相关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应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反流无酸度、愈合食管黏膜损伤为重点,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4],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更快速度抑制胃酸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通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可知,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治疗效果欠佳及食管黏膜无法愈合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忽略了修复、保护黏膜的重要性。乌及散主要功效为收敛止血、清胃泻火[5],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可知,乌贼骨主要成为为碳酸钙,可以中和胃酸分泌,减轻疼痛感,对于消化道溃疡、糜烂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溃疡愈合在修复缺失黏膜的同时,还包括坏死组织清除及重建与修复黏膜构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现代医学分析,白及具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乌及散具有生肌、止血、消肿、制酸、保护黏膜的作用,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详细分析了埃索美拉唑联用乌及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食管黏膜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6],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与乌及散联合使用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起效迅速,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全面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