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新型财务风险管控
2020-10-09祝琳山东女子学院
祝琳(山东女子学院)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合并、整合和收购的市场特点,子公司、分公司日益增多,给企业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以标准化的运营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其中,提高经营效益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某些特定功能转移到一个中心位置进行“集约化”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并且起源于财务部门。当时一些分散式经营的大型企业期望将薪资、采购和应付账款等基本交易流程集中起来处理,并将这些服务按成本价格回售给每个业务部门。随着企业的海外扩张,单个业务部门维持重复的基础会计核算越来越不符合经济效益性,财务共享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然而新形势也催生了新风险,给风险管控带来了新挑战。
财务共享模式下新型财务风险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以往企业面临的既有财务风险以外,还催生了新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提出了新要求。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面临的新型财务风险主要包括:
(一)税务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部门,自负盈亏,且独立于子公司、分公司等业务部门。企业构建并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经济业务的核算地(财务共享中心)与发生地(各业务部门)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税收的缴纳往往是在经济业务的发生地,如果企业没有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恰当的管控的话,很容易催生税务风险。有些业务部门之间经营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不处于同一行业,税收政策相差很大,如2018年5月1日国务院对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作出调整,制造业不再统一按照以前标准,降为16%,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政策也有差异,因此各业务部门的纳税业务统一由财务共享中心进行账务处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和风险。
再加之国家对税法的规定变化频繁,对负责纳税申报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财务共享中心成立后,主要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税务人员收集经济业务发生地的税务信息进行税务处理,但调查研究表明,各业务部门的税务人员并没有有效的渠道能够及时获得当地税务信息,对税收政策的掌握程度也慢于税法的更新速度。那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税务处理,很容易出现差错和漏洞。
(二)信息失真风险
以往财务管理模式下,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票据、凭证传递一般都是以纸质版物流传递的形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单据的传递通过影像管理系统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传递。各业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先将收款单、付款单、报销单等发生经济业务时所产生的凭证电子扫描到财务共享中心,然后再由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据此进行账务处理,票据等凭证的纸质版仍然由各业务部门的财务部门保留。这样的处理流程虽然让会计核算更加便捷高效,降低企业的财务营运成本,但是却加大了信息数据失真风险。
尤其是对拥有众多分公司、子公司等各级业务部门的企业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量大大增加。以发生频繁的网络报销为例,财务共享中心每天要处理的报销单据可能多达几千张几万张,财务人员要对每张单据进行审核确认,造成单据积压的情况也不足为奇,很容易出现工作懈怠进而放低审核标准、造成信息失真的情况。报销单据不合规、替票操作等原始凭证违法违规行为不易察觉,而原始凭证是会计工作的根源环节,凭证造假、失真行为将对整个账务处理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业财分离风险
以往各级业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本公司的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十分熟悉,对本公司适用的税率、会计核算方法、记账方法都了如指掌,因此能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虽然也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但由于中心的精细化分工和集约化处理,每个财务人员只负责自己的业务处理环节,简单、机械、批量地录入各级业务部门上传至共享中心的财务数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财务处理相分离。再加上,每个业务部门的经营性质、所处行业可能都不一致,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如果对经济业务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科学全面、真实完整地财务处理。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根据以上提出的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面临的新型财务风险,本文提出以下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一)建立专业纳税服务部门
大多企业由于其经营业务的单一性,很少单独设立税务部门,对税务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下属的业务部门经营性质相差较大,涉税物种较多,适用的税率也不尽相同,且规模庞大的企业分支机构众多,地域不同甚至国度差别其税收法规也不完全一致,因此企业在纳税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纳税服务部门的设立,职能主要是负责企业税收制度的传导、税收风险问题的解答,提供与纳税相关的专业服务。一方面,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效性,纳税服务部门的设立,促进了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对各地最新税法制度的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转变企业经营理念,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聘请税务专家,协助内部税务人员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对企业存在的频繁出现的税务风险要定期评估、动态管理,对新产生额税务风险要重新评估和重点讨论,谨慎处理企业的涉税事宜,防范税务风险。
(二)加强票据管理,提高网上发票的可靠性
报销单、票据等原始凭证是会计处理工作的基础性要素,它反映了经济业务的真实发生,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电子发票等网络凭证逐步取代了纸质凭证,原始凭证的失真和遗漏会给会计核算带来根源性的影响,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票据的管理对于财务共享中心防范财务风险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发票、报销单等票据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图书管理的条码技术。条码技术可以为纸质票据和影像技术扫描出的电子票据提供一个序列号,该序列号确定了纸质和电子票据的对应关系。与此同时,各下属单位的人员将纸质票据以物流传递的方式实物交由共享中心,再由票据管理员负责实物票据的接收工作,通过条码技术扫描序列号在系统中表明共享中心已经接手,经过专门负责审核纸质票据的人员确认无误后再交由票据管理员,票据员寄出时再次扫描序列号,系统会自动显示该票据已被寄出。负责票据审核工作的人员要接受专门化的训练,能够凭借纸质票据的查看成功辨别出票据本身是否真伪及完整与否。待纸质票据确认无误后,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即可根据录入的电子凭证进行后续的账务处理。
(三)推进业财一体化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面临的其中主要一个财务风险就是业财分离风险。经济业务的发生与财务处理的过程相分离,导致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了解,会计处理也不能准确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进而诱导财务风险。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同业务部门的协同作业,促进业务流程的标准化、高效化、规范化,研究建立数据异常问询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发现和解决信息存在异常的情况,建立与各业务部门经理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与业务部门人员展开交流,针对业务发生和处理过程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可能产生风险的流程展开讨论,协调好财务共享与业务前端之间的关系。
(四)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是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各级业务部门会计工作的“集约化”处理,汇集了所有下属单位的基本业务,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财务共享中心与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地往往不一致,中心的财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程度和业务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催生新的类型,因此,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要从整体出发,从自身所处的岗位和负责的业务环节出发,培养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每个员工只有准确了解自己负责的业务环节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之后,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结论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依靠多年规避财务风险的经验,能够通过常规的方法有效的将其风险降至最小。但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真正应用的时间还较短,在这种创新管理模式下进行会计处理业务与以往产生的风险特性不尽然相同,不能完全沿用以前的控制措施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面临的新型财务风险、新挑战出发,构建财务风险管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