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0-09-30叶五洲陈燕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体系

叶五洲 陈燕萍

(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小学生处于形象的、具体的感性思维阶段,日常的品德教育以养成教育、规范训练为主,内容情感上要浅显、易于理解接受,形式上要趣味化、个性化。因此,要用生动活泼的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形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应逐步完善。学校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建构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品德培养体系。

一、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的概述

(一)国内外学生品德培养体系的研究与评述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对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部署。2004 年,国务院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 号),进一步明确德育内容,并提出德育育人的实施途径和要求,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但由于目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仍然相对较低,现有德育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难以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存在忽视德育主体性,德育方法滞后,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从国内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思想品德的研究范围覆盖从幼教到大学各个领域,其中小学德育领域占比为4.16%,主要涉及国家的政策、文件、要求、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内容、关注的问题、方法的研究等内容。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且比较成熟,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较好的运用,形成影响较大的品德发展理论:皮亚杰等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斯陶布等人的社会行为理论等。在学校德育方面,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经过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各种德育理论流派逐渐走向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50 年代以后,推进现代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欧美国家加快学校德育现代化的建设,如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在德育理念、德育价值、德育课程、德育过程、德育方式、德育评价、德育队伍、德育机制以及德育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对学校德育的要求。

(二)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与目标

我校地处工业集中区东北角,覆盖周围十六个自然村和工业集中区,87%生源为外来务工子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品德培养体系,以及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丰富当前中小学品德教育的理论和应用模式,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的“知行合一”应用模式和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能在中小学校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

本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响应国内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大趋势,建立一套以“学生成长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为基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云平台系统,同时研究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完整的落地执行方案,顺利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通过评价促进提升,让学校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他们原来该有的样子。

二、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的内容

(一)品德培养体系框架

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详见表1:

表1

(二)品德培养体系的课程构建

以每周一课时的班队活动课、晨读、午休、大课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校本课程等为基础,构建品德培养课程体系。

1.道德品质。每周一课时的班队活动课,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并结合学校、班级、少先队员实际制定活动主题。校本课程《成就一生的好习惯》系列,分年级分册,一步一步践行学校“养成好习惯,做好每件事”的校训。

2.公民素养。固定课程《道德与法治》授课,渗透“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品德培养教育。

3.学习能力。落实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课堂上认真听讲、思考、学习,课后及时巩固加强,有效提升。早读、午休时间,组织学生自行复习和预习功课,做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4.交流与合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和学习的课程。该课程结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过程,提升交流与合作能力。

5.运动与健康。大课间的广播操和校本课程《自强不息武术操》是学校特色项目。通过武术操的每日操练,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武魂。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是体育的必修课,实现人人会踢足球,体育素质稳步提升。体育课的常规活动也有利于运动与健康指标发展。

6.审美与表现。艺体科目常规开展。结合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提升,表现力也越来越突出。

(三)品德培养体系的活动构建

1.道德品质。学校弘扬“知行合一”校园精神,制定“知行文化主题活动月”,开展系列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主题分别有“知行·德”“知行·敬”“知行·美”“知行·强”“知行·礼”“知行·爱”“知行·智”“知行·法”“知行·劳”“知行·孝”等。

2.公民素养。每学期初开展“养成好习惯,做好每件事”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学生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品质,对个人行为负责。在“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行动等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十二月份的“知行·法”主题活动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学习宪法及法律常识,引导学生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3.学习能力。每年四月“世界读书日”之际,启动读书节活动,在书香、墨香的校园氛围中,多读书、读好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知行·智”主题活动月,开展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

4.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合作完成“包粽子”的项目,发展小组合作与交流能力。

5.运动与健康。开展“养成好习惯,做好每件事”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各班进行大课间评比,规范做好广播体操和校本《自强不息武术操》两操。这两操作为每天大课间活动的必备项目,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每年十月份开展田径运动会,鼓励师生进行体育特长训练,创造运动健儿展示才能的舞台。

6.审美与表现。在“知行·美”校园艺术节、“校园好声音”和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中,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传唱优秀童谣,歌唱爱国红歌,发挥特长,用多种方式展示风采,进行艺术表现,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

1.提供一套过程数据采集工具

多数学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印象进行主观评价,缺乏完整客观的学生过程性数据做支撑。通过云平台的建设,学校进行实时记录评价。学生、教师、家长利用多种终端设备登陆平台,随时随地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2.支持多角色参与评价

以往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都是由班主任主导,评价对象比较单一,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从某种程度上造成班主任对评价工作较为排斥,难以重视。从评价效果来看,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和主观因素,难免不够客观准确。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原有的评价体系难以发挥正面积极意义。在学校自主评价体系中,除了完善教师参与角色外,还要增加家长和学生这两个群体,其意义不仅仅是打破以往由班主任主导评价的困境,还对教育方式和培养质量有实在的鞭策和促进作用。其结果不但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评价工作压力,同时对家校共育、家校互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云平台要能支持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系统自动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促进家校共育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在以往的校方教育活动中,普遍缺乏家长的参与和了解,学生的组织活动也无法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在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现有的体系内无法体现,也无法跟踪。云平台通过为家长提供丰富的功能,让家长参与对孩子的评价过程。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消息提醒功能,实时了解跟踪孩子在校学习活动的相关情况,也可以帮助孩子上传各类记录材料、查看孩子的成长报告等,与学校教师共同鞭策和激励孩子成长。

(二)品德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1.建立评价标准体系

根据教育部和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校情实践,建立评价模型,并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学校评价行为准则,给每一个准则制定评价分值,教师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分。评价标准灵活配置,最终输出个性化的成长报告。

2.基础数据导入

学校管理员需要在平台中导入本校的用户信息等基础数据,根据教师的分工配置权限。对于少先队督导队的学生成员,组建学生评价小组,为学生添加评价权限。学生评价的结果,教师在平台中进行审核。

3.基础模板配置

针对学校综合素质整体方案进行基础配置管理。包含内容模块有:学校基础信息管理、综合素质指标库管理、评价方案配置、具体的评价内容、奖惩模板管理、活动课程模板管理、操行评价模块管理、等级形象模块管理、成长任务模块管理、积分兑换模块管理等。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实现独立式管理。

4.实施评价

(1)日常记录及荣誉登记

小学生智能设备普及率不是很高,而且其信息化能力差别较大,因此日常行为记录这部分工作主要通过家长端代为实现。家长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分享到云平台中。分享内容支持按“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维度标签归类,学校教师和班级其他同学可以实时查看、点赞评论互动等。通过日常行为记录,可以帮助学生留存成长过程点滴,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激励学生成长。学生获得的荣誉奖状,家长通过拍照上传至云平台中,并按要求填写详细的荣誉信息,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即可获得一定的成长积分加分。

(2)操行评价

根据学校操行评价规则,云平台自动为各角色教师推送评价任务。教师点击评价任务就可看见待评价的学生日常行为评价项。操行评价的内容支持按“日、周、月”等不同周期进行分类,促进评价常态化实施。同时,家长端可以通过微信消息提醒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评价异动情况,以便第一时间与教师沟通交流。学生也可以在实时的评价反馈中不断规范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操行评价数据结果与学生成长积分挂钩。

(3)课堂表现记录与评价

通过与互动课堂系统等平台智能对接,实时采集学生课堂表现情况。采用过程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发言积极性、随堂测验情况、上课认真程度、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加、减星级评比,动态展示学生星级评价排行榜,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课堂评价数据最终纳入学生成长报告中,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成长过程。课堂评价数据结果也与学生成长积分挂钩。

(4)活动记录与评价

活动是全方位展示校园文化、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载体。云平台支持学校创建符合校本特色的活动模板,将活动与行为评价指标关联,基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分,方便管理者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学生兴趣爱好,与家长沟通,着重培养,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5)积分查询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平板电脑、电脑、手机等登录查询自己的积分情况,包括积分数量、积分获取记录、积分兑换记录等。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登陆家长端,实时查看孩子的积分情况。教师(班主任)则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学生账户积分信息和变动情况。

四、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构建,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品德行为、艺术鉴赏及作品创作、运动情况监测等进行过程性记录,为学生积累成长数据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帮助学校和家长准确把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同时,家长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行为,促进家校互动。

该体系构建落实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在提升教学成绩的同时,大大提高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水平。每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学业和品德表现记录,在期末的时候,由系统自动根据评分表现,生成学校“知行成长星”和各项“知行星”的学生对象。学校设立有知行成长银行,学生可通过日常素质评价获得相应积分,再利用积分到成长超市兑换各种奖励,促进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获得成长积分,继续巩固和进步,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好保障。

五、结语

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数据。教育信息化,毫无疑问是实现综合评价改革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重视度的提升,构建小学生品德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亮点。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体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