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
2020-09-30胡学钢合肥工业大学
文/胡学钢(合肥工业大学)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与方向指南上加强布局,设立多层次、多类型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完善相关科研服务,丰富科研资源,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对科研日益重视,科研逐渐成为常态化工作,科研团队的建设也亟须加快。本文主要从高校的角度探讨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 基本科研素养及培养方式
1.基本科研素养
科学研究是对所从事专业领域、方向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工作,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等。科研能力可以概括为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能力。基本科研素养涵盖了厚德远志、知识重构、实证分析、问题聚焦、成果培育、交流提高等多个方面。
(1)厚德远志。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没有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怀,就难以有伟大的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畏艰难,不忘初心,勇往直前。要志存高远,树立长远目标,不为眼前小利所诱惑。
(2)知识重构。科学研究不是靠“撞大运”“突发奇想”之类的运气,从事特定的科学研究,需要在特定的领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做出深入的研究,取得突出的成就。此处的知识是泛指,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包括所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知识,包括该研究领域起源,已有研究成就及其分野、各相关成果的主要研究方法、性能分析等和当前面临的挑战、未来的趋势等。
(3)实证分析。科学研究需要对所提出的论点给出充分以及可重复的实验验证,才能表明是有效成果;必须与当前已有成果相比较,才能表明成果具有创新性。因此,对给定论点的实证能力包括实验验证和文献综合与分析能力。掌握相关研究所需要的实验验证能力包括具备实验平台应用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对给定论点的实验验证能力和分析能力;文献综合与分析能力包括文献查阅、综合和分析能力,以便可以与国内外研究接轨,站在“巨人”肩上,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减少重复劳动。
(4)问题聚焦。可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什么才是合适的?这就需要具有问题聚焦能力。问题聚焦能力有个培育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5)成果培育。研究过程中的成果,不仅需要充分的研究,还需要合理的培育。成果培育涉及到论点选择,论点论证,论点描述,成果实证等。
(6)交流提高。对取得的成果,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平台发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反馈意见,从而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失败”,对此,需要清醒地认识这种所谓的“失败”都是正常的,必须学会面对。
2.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研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疑处切入、亮处总结。每个阶段各有其作用和具体目标,整体构成完整的体系和一个基本周期。
(1)大处着眼。从宏观层面对选题方向做系统、全面的了解,可以概括为“从综述开始,到综述结束”,或者“从读别人的综述开始,到写出自己的综述为止”。选择1~2 篇选题方向内最具权威的、最近的综述性论文,以及所涉及到的经典文献,通过精读、翻译或编译,重新整理成一篇综述。综述通常须涉及到选题的背景和定义,主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野、代表性成果的描述和性能分析,当前形势下的热点、难点和面临的挑战,未来可能的趋势等。综述的整理,不仅可对相关领域有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有助于养成以发展的眼光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习惯。
(2)小处着手。从实现具体方法着手,深入理解并掌握所选方法的具体执行、相关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领域发展现状,深入理解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而发现存在的科学问题。可以概括为“从实现好方法开始,到找出科学问题为止”。首先,高起步。用公认为最好的已有方法和环境,实现对好方法的理解。其次,换环境。用原创的方法和你所选择的新环境,检验所选方法的性能,进而发现隐含的科学问题。最后,定问题。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验验证、资料查阅和整理等工作,形成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3)疑处切入。对上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从科学问题开始,到找到有效成果为止”。首先,解析方法元素。针对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或相近成果,解析出可借鉴的元素和影响元素。其次,探索求解方案。采用多种方式及其组合形式,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充分论证成果。以充分的实验等方式,论证或否定所形成的方案,由此决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是继续,还是回到前面。在某些以理论模型为求解目标的背景下,也可能会采用严谨的理论证明方式来完成这一工作。
(4)亮处总结。对所发现的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或申请专利等。可以概括为“从科学问题以及所发现的求解方法开始,到成果被录用为止”。包括准确描述命题,明确成果的问题点和贡献点,并以简洁的描述给出标题和摘要;系统阐述背景,通过引言或相关工作部分,系统整理出相关研究的情况,以便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做铺垫;清晰表达成果,对求解出的结果,用准确的方法加以表达;充分论证成果,采用实验验证或理论证明等方法,对成果进行论证,并给出相应的展示;合理选择发布形式,根据成果的选题以及成果水平,选择合适的杂志、会议或以专利形式等发布;严格遵守规范,对成果的描述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习俗,以及接收杂志和会议的具体要求。
二、科研团队建设“五要素”
1.团队
科研工作离不开科研团队,一支好的的科研团队,需要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性格搭配、性别组成均较为合理。同时,课题支撑环境与条件(空间、系统环境、资料等)也是不可缺少的。领军人物是团队的关键,需要具有先进的研究领域选题(方向)、课题(经费)、情怀、个人魅力、团队经营理念、管理办法以及合理的外部资源和平台,并能不断学习和进步。团队成员需有合理的科研追求目标,认同团队文化,甘于奉献,合理定位,愿意做事,能做成事,不计名利。
2.课题
课题是科研的载体,是团队共同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实际研究的课题,如各类基金项目、应用开发课题等;课题研究领域,如结合团队的定位、基础条件及自身的优势等,选择研究方向,凝练选题,申请课题,形成特色。
3.成果
作为研究的有效产出,研究成果既是当前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后续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论文、专利、专著等。
4.资源
课题成果、物质资源、数据资源、人脉资源、平台建设对科研团队的建设都十分重要。
5.文化
文化是人文习俗、法律法规的总和。对文化的共同认可,可形成步调一致的局面,增强合力,减少阻力,协调发展。
三、科研团队建设的深化
1.团队建设的深化
团队第一负责人的格局决定了团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成败,包括对团队未来发展的格局构想、课题遴选的洞察力与策划;课题所需研发人员的选择与团队的再造能力;课题的有序推进之力、成果培育的水平、平台建设的布局等。团队骨干队伍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结构更为合理,有活力,向心力强,有能力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和目标。团队建设要注重引进与培育兼顾、引人与引智并重、信任与规范同用、尊重与监管并用。
2.课题研究的深化
(1)学术研究志在顶天。学术成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团队的评价,体现了团队的学术研究能力、课题培育能力、成果培育能力、人才培养机制等,将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对科研成果的“顶天”志向的培育,是培养“敢为先”的意识和能力的关键。
(2)选题领域瞄准立地。课题所关注的相关领域,即课题选题的“原发地”、主要应用领域等,是否有潜在发展前景,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现在是否有课题机会,决定了团队能否走下去;未来是否有课题机会,决定了团队未来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关注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动态,并以此引导科研选题,是科研团队的活力所在。
3.成果产出的进阶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科研成果水平的变化,体现出其发展水平。发展型团队,科研成果水平和价值、人才培养质量等不断提升,人员数量也会有相应的增长;停滞型团队,科研成果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原地踏步。
4.资源与平台建设
平台支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建平台,如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决定了科研基础地位,高水平平台具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能够对团队起到支撑作用的外部资源、外部平台等,这也是开展科研工作必须的支持条件。
5.文化传承和创新
团队文化进一步成熟,并为大家所自觉遵守和传承,贯穿于团队课题研究、平台建设、成果培育等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团队成员结构的变化等,必然会对原有团队文化形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团队文化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也是必然的。
四、 当前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1.当前科研工作面临的典型问题
科研理念方面,科研团队没有真正理解科研的价值,为评审(职称、学校和专业排名等)而开展科研的情况常常出现。需求方面,很多开展的科学研究未瞄准社会需求,造成需求脱节。人才储备方面,中坚力量、高端领军人才都较为缺乏。平台建设方面,团队建设总体偏少,团队建设文化、机制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高校的科研平台少,发挥作用的机制存在局限性。科研文化方面,许多从事学术型研究、工程研发等不同类型项目的研究方式固化、僵化,制约研究的发展。科研合作机制方面,受评价机制、理念等影响,研究人员之间、团队之间的壁垒还较明显,交叉融合机制亟待建立。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团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受科研课题、教学水平等制约,影响了研究能力的培养。
2.几点思考
为了全面提升科研能力与成果,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科研政策制定与实施。包括科研项目指南、经费支持、成果评价、职称评定、效益分配、合作、平台建设和资源管理与共享等机制的建设。二是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鼓励项目、研究生分配、资源共享等向科研团队倾斜,适度公开信息,便于交流合作。三是以社会与科技的发展需求为引导开展创新、研究和系统建设。在这类研究和开发任务中,会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研究和开发,因而可激发更多交叉合作,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