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
2020-09-30易爱军刘苏波
骆 阳,易爱军,蔡 阳,刘苏波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0)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事故等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表明我国的生态环保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环境信息披露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随着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日臻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已有的研究表明,当前学术界主要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两大视角展开研究,但鲜有从更具实践价值的内部控制视角来探讨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偏低的成因。 内部控制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制度体系和自律系统,深刻影响着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其经济后果已经突破了财务报告可靠性、合规合法性和经营效率及效果等基本效应,溢出至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甚至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方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做出理性决策的前提,是相关群体利益得以保障的制度安排,能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规避环境诉讼风险,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可见,内部控制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选取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
二、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
作为当今内部控制的集大成者,COSO 报告代表了当今内部控制的最高水平。 COSO 报告将内部控制的作用边界从原来的外部财务报告扩展到内外部的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其中外部非财务报告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和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见,内部控制的影响范畴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披露领域,已经扩展到环境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 环境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已经构成内部控制目标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将内部控制的规范扩展到了环境保护领域,意味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将促进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做好环保工作,进而愿意更加主动地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随后颁布的相关配套指引进一步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做出了详细规定,要求企业建立包含环境信息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充分披露环境信息,并强调企业应当定期开展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责任。 从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内部控制是企业落实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举措。 因此,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逐步施行,内部控制质量会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李志斌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对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得出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二)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
2007 年实行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2010 年实行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都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做出了相关规定,因此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多来自政府的监管,所以会积极地对外公开环境信息。 同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也是与企业休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同样会给公司压力和重大的影响。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身份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政治与社会利益,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披露责任的履行。 赵帆和毕茜选取重污染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控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优于非政府控制企业。 姚圣和周敏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三)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之间的差异
国有企业相对非国有企业总体上实力更强、规模更大,更有条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水平相对更高。 刘启亮等的研究证实,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随后张鲁娜也得出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的结论。 同时,根据假设1 和假设2 的分析,可以推出内部控制和产权性质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较之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正向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效果更加显著。
三、 实证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文章以长三角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6~2018 年的经验数据为研究窗口。 所需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根据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手工打分所得,内部控制指数来自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所有的控制变量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文章按照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进行了处理:①剔除了金融行业;②剔除了ST 公司;③剔除了数据缺失和异常公司;④对所有连续变量按1%和99%分位进行winsorize 处理;⑤剔除了报告中未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作为异常值处理;⑥由于研究进行面板数据处理,因此在剔除数据年份间断的公司后,最终整理得到425 家公司样本,1275个有效观测样本。 其中数据分析使用的是软件Stata 15.1。
(二)变量定义
表1 是对实证分析部分需要用到的所有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
表1 变量定义表
1.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采用广泛运用的“内容分析法”,借鉴姚圣和周敏构建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评分体系,根据长三角上市公司在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的与环境信息相关的报告内容,构建出共包含环保补助、拨款与税收减免、环保性资本投入、环境政策及目标、资源消耗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节能减排成果及措施、环保认证等12 个项目的评分体系。 按照货币化信息3 分、具体非货币化信息2 分、一般性非货币化信息1分、未披露0 分标准进行评分。 由于个人打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本文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打分先由两人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对比检查,最后达成共识。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 的公式为:
式中,i指第i个项目的评分,EDI 的取值范围为[0,36]。
2. 内部控制质量
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是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内部控制五大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的完整性、经营的合规性和资产安全性的实现程度进行设计,并以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修正,最终形成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内部控制综合指数。 该指数的值域为[0,1000],指数值越大,代表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与其他计量方法相比,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被认为是目前在内部控制质量的计量方面最为科学和权威的方法,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因此文章选择该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
3. 控制变量
参考李志斌和陈玲芳等人的研究,选取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人数、财务杠杆、盈利能力、成长性、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构建
模型一: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模型
模型二: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模型
模型三:内部控制、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模型
国有组:
非国有组:
四、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正式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研究所需的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来反映数据的特征。
从表2 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能够看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最大值为27,最小值为1,均值为9.969,标准差为6.529,说明我国长三角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偏低,远不及最佳披露水平的一半,不同公司间披露水平差别较大。 内部控制指数的最大值为6.719(对应的内部控制指数为889.8),均值为6.377(对应的内部控制指数约为589.12),这说明我国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随着内部控制法规的日益完善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差异仍然较大;产权性质的均值为0.282,说明样本中占比较高的是非国有企业,达到了近70%;股权集中度的最大值为70.049%,最小值为7.774%,均值为33.469%,说明公司的股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63.356%,最小值为0.000%,均值为13.161%,说明管理层持股比例总体偏低;独立董事人数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2,均值约为3,说明独立董事人数分布较为集中,总体较为合理;资产负债率的最大值为83.1%,最小值为6.6%,均值为40.5%,说明公司间负债水平差异较大,但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净资产报酬率的最大值为23.2%,最小值为-42.5%,均值为6.5%,说明公司间盈利水平差异较大,且少数公司盈利状况不理想;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是143.9%,最小值是-42.5%,均值约为19.2%,说明公司间的成长性有显著差异;公司规模的最大值为25.884,最小值为20.243,均值为22.434,说明样本中企业规模差别不大。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检验主要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系数分析。 如表3 所示,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并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说明内部控制、产权性质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这分别与假设1 和假设2 相符。 表3 也显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52以下,可以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表3 各变量间Pearson 相关系数
(三)多元回归分析
1. 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表4 中模型1 表示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模型2 表示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表4 EDI 与ICQ、GOV 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从模型1 的结果可知,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回归系数为0.397,即内部控制(ICQ)每增加一个单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随之增加0.397 个单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ICQ)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李志斌的实证结果一致,验证了假设1。 从模型2 可以看出,产权性质(GOV)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回归系数为3.11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产权性质(GOV)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2。
由表4 结果还可以看出,公司规模(SIZE)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规模越大,越注重环境责任履行,越倾向于披露更多环境信息。 净资产报酬率(ROE)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越有能力保护环境,因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股权集中度(OC)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系数均为正,但是在模型2 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 分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表5 是按不同产权性质分组检验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国有组是表示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国有企业组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非国有组表示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非国有企业组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表5 不同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由国有组的结果可知,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回归系数为0.644,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ICQ)每增加一个单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随之增加0.644 个单位。 非国有组的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回归系数为0.238,但是不显著。 可见,产权性质为国有的企业可以增强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正向作用。 假设3 得到验证。
由表5 结果还可以看出,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公司规模(SIZE)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在当期产生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即当期内部控制质量变化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在后一期显现出来。 因此,本文借鉴阚京华和董称的稳健性检验方法,对核心解释变量内部控制(ICQ)做了滞后一期的分析,即用2016 年的数据替代2017 年的数据,用2017 年的数据替代2018 年的数据来进行稳健性检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模型2 没有加入内部控制这一变量,所以说无法使用滞后一期来做稳健性检验。 此处采用的是替代控制变量法,分别用收入的对数替换资产的对数来衡量企业的规模、用资产回报率替换资产报酬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1. 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表6 中模型1 表示滞后一期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模型2 表示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表6 EDI 与ICQ、GOV 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
从模型1 的结果可知,变量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回归系数为0.385,即内部控制(ICQ)每增加一个单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随之增加0.385 个单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ICQ)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呈显著正向效应,再次验证了假设1 并与原回归结果(变量ICQ 与EDI 回归系数为0.39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基本一致。
从模型2 可以看出,变量产权性质(GOV)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回归系数为2.853,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产权性质(GOV)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假设2 并且与原回归结果(变量GOV与EDI 的回归系数为3.11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一致。
2. 分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表7 是滞后一期按不同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国有组是表示滞后一期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在国有企业组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非国有组表示滞后一期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在非国有企业组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表7 滞后一期不同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由国有组的结果可知,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回归系数为0.747,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ICQ)每增加一个单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随之增加0.747 个单位,是显著的正向关系。 非国有组的内部控制(ICQ)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的回归系数为0.119,但是不显著。 通过对比表5 与表7 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与原结果(国有组的ICQ 与EDI 回归系数为0.644,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非国有组的ICQ 与EDI 的回归系数为0.238,但是不显著)大致相同。 可见,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稳健性。
五、 结论及建议
文章选取2016~2018 年长三角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的作用差别,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正向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 基于上述实证结果,结合对长三角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评分情况综合考虑,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个角度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方面
完善内部控制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用最严密的法治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扶持和奖惩力度,借助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等抓手,构建严密的环境保护扶持和奖惩机制,发挥环保标杆企业示范引领和反面企业惩戒警示作用。
(二)企业方面
大力提升全员环保守法意识,及时培训环保最新法律法规,根据自身实际加强环境责任履行及信息披露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力度,促进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制度化。
(三)社会公众和媒体方面
社会公众需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环保监督权。 媒体要主动承担起在环境保护中的导向、教育和外部舆论监督责任。 对环保标杆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标杆企业的影响力,增加社会正能量;对于环境违法企业,要加大曝光力度,对企业施加舆论压力,促使企业尽快完善内控建设、规范环境行为,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