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及模式

2020-09-29李冉刘颖辉

人文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邯郸文旅资源

李冉 刘颖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的深度应用,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模式,促进了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本文以邯郸市为例,通过梳理邯郸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析邯郸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寻邯郸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赋能,积极发展“农业+”“林业+”等旅游新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旨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多元的文旅消费需求。

一、邯郸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一)邯郸文化资源分析

邯郸的文化资源丰富且可替代性低,特色明显,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1994年邯郸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社会文化资源:邯郸现有公共文化馆19个,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9个,二级文化馆2个,三级文化馆6个,达到国家三级以上的文化馆占89%;现有公共图书馆19个,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5个,二级图书馆1个,三级图书馆9个,79%的公共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以第六批图书馆定级为准)。

文艺创作表演资源:邯郸现有戏剧演出团体84个,其中国办团体6个,改制改企团体3个,民营团体25个,民间班社50个;现有适合戏剧表演的剧场14个,国办中专艺术学校1所;市属艺术单位(东风剧团、平调落子剧团、艺术团、艺校、艺研所)现有在职人员159人,正高职称人员14人,副高职称人员27人,中级职称人员60人。

文化产业资源:现有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1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遗产资源:现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467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化保护单位298处。可以看出,邯郸是河北省的文物大市,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量仅次于张家口、石家庄,位居全省第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现有博物馆(纪念馆)14座,其中包括1座非国有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60675件/套,包含一级文物139件/套、二级文物294件/套、三级文物2906件/套。

(二)邯郸旅游资源分析

邯郸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从特有的文化脉系可以看出,每个文化脉系都诠释着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特色。邯郸文化脉系与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邯郸地处太行山东麓,不乏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武安为代表,位于武安西部的京娘湖,植被茂密,景色怡人,是邯郸屈指可数的自然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现已是国家4A级景区;同是位于武安的古武当山,山势奇特,层峦叠嶂,也是具有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区;村民人均寿命高达85岁的“长寿村”,远离市区的喧嚣和污染,村内的“长寿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是市民夏季避暑納凉、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以佛教文化中的“七步莲花”而得名的七步沟景区,奇峰林立、鸟语花香,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

(三)邯郸各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邯郸在促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明确了发展方向,确立了“12558发展目标”:把邯郸打造成一座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名城,重点开发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两大精品项目,培育五大文化旅游黄金品牌,建设五大高品质旅游休闲度假区,创立八大旅游新业态,以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的跨越。由此看出,邯郸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顶层设计已为邯郸文旅融合创造了很好的政策引导。为促进文旅融合,多个区县已实现“大文化”与“大旅游”的无缝衔接、相互促进,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目标,开发和实施了多项文旅融合的项目。

涉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发特色红色旅游文化产品。涉县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并于2019年9月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在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将边区革命一二九师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食、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中,吃红军小米饭,体验刘邓大军在涉县时的农家饭,推出特色红色农家乐;在一二九师陈列馆,除了专业讲解员对历史的深刻剖析和讲解之外,还提供红军的服装、草鞋和步枪,供游人拍照留念,延伸红色文化记忆;推出“当一天八路军,做一回老区人”“重温入党誓词”等特色文化活动,编排《鏖战太行》《做军鞋》等特色文化节目,将红色文化搬上舞台,通过节庆活动和演艺活动将一二九师特色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中;相关部门开发了“太行情深”“赤岸风景”“崇州古韵”等20余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建设了“赤岸供销社”主题旅游购物超市,把一二九师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购物中。

魏县:发展乡村文化游、“林业文化+旅游”新业态。魏县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着重关注乡村振兴,全县多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有关工作,提升了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发挥县区的优势林业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游。以东代固镇后闫庄村为典型,该村依靠政府引导,全村参与开展大规模荒地绿化工作,建成防护林、风景林、休闲林等为主的乔木片林,面积达2.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是邯郸的林业名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依托地形地貌,构建乡村绿道网,完善配套设施,增加了绿道的可参观性。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等,种植花草林木,完善绿化,建成两个村民休闲娱乐文化场所,鼓励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农户庭院绿化率达到84%,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肥乡: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新业态,开创平原全域旅游新模式。肥乡地处邯郸东部平原,观光景区虽少,但农业资源丰富。县区深入挖掘农业特色,依托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开发农业新项目,先后建成天台山镇群利庄园、东漳堡菊花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农业体验游、生态观光游、乡村特色游等系列旅游工程,开启平原全域旅游的新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旅发展,肥乡建成以邯郸郊野公园为核心的天台山片区、以滨河公园为核心的辛安镇片区和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屯庄营片区,新建凤湖湿地、肥义公园等10个乡村公园,配套开发了葡萄小镇田寨、酒香小镇西南庄、菊花小镇南赵村等25个特色采摘园,培育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丛台酒苑景区等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把肥乡打造成邯郸休闲旅游观光新基地。

二、邯郸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融合的领域不宽广

邯郸的文旅融合新业态创新度不高,融合范围较小,智慧旅游意识还未形成,现代高科技应用不广泛。能够体现邯郸文化脉系的旅游景区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导致文化的表现形式单一,文化元素与旅游结合密切度不高,经济转换能力不足。社会文化、演艺文化、节庆文化等与旅游业的结合还不成熟,虽然某些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尝试性开发,但规范性和规模性都有待提高。文旅融合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是文旅融合发展不到位、不深入的基本问题。

(二)文旅融合的机制不健全

第一,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邯郸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虽然进行了初步改革,明确了发展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管理方式和体制仍缺乏创新性,限制了文旅融合的灵活度,导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机械组合,照搬其他省市的经验,未能充分考虑邯郸的实际情况。第二,各县区由于目标市场及发展理念的相似性,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三)文旅融合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

目前,邯郸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依靠自然资源开发景区产品,或人文旅游景观开发的初级阶段。首先,虽然邯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不少已开发为旅游景区,但由于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开发不深,“有文化无市场”的现象也很突出。另外,文化脉系分散,具有支撑性的可视化资源少,特色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赋存度低,导致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整合难度大。如邯郸提出的“十大文化脉系”中,磁山文化、赵文化、曹魏建安文化都缺乏成熟的文化可视化产品,导致以上文化面临“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尴尬局面。因为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之目前整合方式、方法和思路不先进,从而表现出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四)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缺乏

因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专业化和综合型的高端人才严重短缺。第一,人才结构不合理。邯郸目前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尤其缺乏高端人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导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水平不高。第二,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表现为学历低、经验少。从业人员在理念、素质及技能上存在不足,阻碍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邯郸本土能够培养文旅高端人才的高校仅有邯郸学院一所本科院校,且没有硕士点,而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又非常困难,导致人才新鲜血液注入严重不足。

三、邯郸文旅创新发展融合模式

(一)依靠资源融合路径,构建资源共用型融合模式

重视加强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品味,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将特色鲜明的历史古迹、历史文化风情等资源重新组合,并进行深度开发,依靠特色资源实现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建立资源共用型融合模式,使文化价值链转化成旅游价值链,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旅游资源,从而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内在文化品质与发展空间,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或情感需求。如推出广府古城太极文化游产品,不仅要将太极元素融入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还要打造太极文化展示区、太极休闲娱乐区、太极用品展示区、太极学习表演区等多样化的文旅产品,使游客沉浸于太极文化之中。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出发,让游客既能领略“北方小江南”的自然景色,又能体验太极文化,借助太极文创产品延伸旅游记忆。资源融合模式应重视加强对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防止对文化遗产资源的过度甚至是破坏性开发利用。

(二)依靠技术融合路径,构建技术渗透融合模式

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经营范围,优化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方式,整合元素,不断扩大和加深旅游产业与文化、房地产、农业、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产业全面繁荣。把一系列新型研发技术有机联合,形成技术融合路径,从而推动旅游融入文化,构建技术渗透融合模式。比如,旅游业通过加大与创意演出、动漫设计等行业的合作交融,创作出有创新性的大型实景演出。引导文化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积极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创建特色旅游小镇,如健康小镇、疗养小镇、第二居所等。联合地产,延伸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链条,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鼓励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支持其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依靠市场融合路径,构建市场共拓融合模式

文化市场执法机构与旅游质监机构要建立市場经营秩序的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工艺品(纪念品),打击宣扬低俗色情、封建迷信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文化产业可借助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把开拓市场作为融合路径,采取个案合作等方式,通过市场的共同开发、销售的陆续革新、品牌的联合培养、资本的不同运作等方式,推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引导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将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融合,如在休闲度假区建设演出剧场,丰富旅游内容,传播特色文化。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不断优化产品的营销策略,把它们都聚集到市场知名度高的旅游品牌下,红色旅游、商业会展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就是这种市场共拓融合发展模式的产物。鼓励对现有演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旅游演出市场。

(四)依靠产品融合路径,构建功能互补融合模式

依靠产品融合发展途径,让旅游业与各类不同产业通过融合在功能上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比如,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科教文化研学游,就是教育与旅游产业功能互补、融合发展所产生的新业态形式;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野外亲子探险游,就是旅游结合拓展和探险等文化,同时培养亲子关系的旅游新业态形式,这也是演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体现。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举办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形成品牌效应,鼓励运用现代高新科技,编排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延伸文化影响力,形成节庆、演艺与旅游的功能互补。旅游景区要广泛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到景区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景区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为文旅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对于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注重展示其原真形态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并能产生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

结语

邯郸市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建立“大旅游”和“大文化”概念,逐渐形成以文创产业园、重点演艺和节庆、宜居小镇等为特色的文旅新格局,实现邯郸文旅产业发展的多元盈利模式,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刘  霞]

猜你喜欢

邯郸文旅资源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邯郸在哪里?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我给资源分分类
吕金光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