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2020-09-27姜钧瀚陈梓彪刘伟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治安管理

姜钧瀚 陈梓彪 刘伟杰

摘要: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领域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支持力度有限,这种现象亟须改变。该文详细介绍了智能监控技术的整体情况,并提出了其在治安管理领域中的一些应用,最后预测了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管理中应用的未来趋势,供读者研究参考。

关键词:智能监控技术;智能视频监控;治安管理;应用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3-0199-04

1引言

随着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逐步落地,治安工作也迎来了新局势、新分享,科技警务是当前公安机关工作发展的常态核心。治安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光靠人力驱动很难有效应对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各类风险,应对这种困难,更是需要引入科学技术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改革。

智能监控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分布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并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革,在治安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适用智能监控技术,创新工作机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正面反馈。不过从大环境上分析,目前我国因为地域发展差异等问题,智能监控技术结合警务工作的融合度低,技术落实地域发展差距大,亟需系统性的推广落实。

2智能网络视频监控

随着我国城市网络和监控系统的完善,传统人力驱动的信息辨识模式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的图像数据处理的效能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利用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对画面中多类不用物体的快速分析,根据管理员的需求甄别画面中的情况,并且可以预定警报或者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动态化、常态化、定制化的学习处理工作。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工作的核心在于智能监控技术,是当代数据结构化技术、深度算法、大数据处理已经云储存技术的高度集合。

3什么是智能监控技术

智能监控技术的起点是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技术,通过将场景中目标进行锁定与分离,进而追踪摄像机场景内的目标,总的来说,智能监控技术的核心构成有以下几点。

3.1 视频数据结构化技术

视频结构化是将每一个场景中的目标分化成不同识别单位的数据单元,根据处理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单元进行针对性分析。视频数据结构化技术拥有时空分割、特征提取、对象识别、深度学习等诸多功能,可以将静态或者动态的突出转化成可视化的分类信息。利用视频数据结构化技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提高警情信息的处理效率,深化实战素养。

3.2 深度算法(人工智能)

深度算法是一种通过让计算机自动学习积累顺联数据,进而不断提高顺发效率与准确率的一种技术。深度算法和智能监控的匹配度非常高,利用智能监控的海量数据可以快速提高智能算法的训练效率,提高各类信息的研判精准度。

3.3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对比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价值点,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展现的现代化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包含了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可视化输出等多个环节。在智能监控中加入大数据技术正切合了智能监控海量数据处理的实际需要。大数据技术与安视频监控业务的合作模式多是基于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检索等技术进行设计的,用以解决公安机关每日海量数据的检索工作,实现快速检索,分类统计,系统化应用分析。而且配合深度算法等技术,可以实现公安机关智能警务图形化信息系统的执行。

3.4 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是云技术的一种拓展,是利用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应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一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简单来说,云存储就是可以作为一个拥有超大存储容量的云计算系统。云存储技术主要集合了数据集群化处理、数据虚拟化处理、数据离散存储等技术,将本来离散的网络数据集中起来,实现更加高效、高性能的图片处理工作。

4智能监控技术的视频数据格式-SVAC标准

4.1 SVAC1.0标准

SVAC(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标准是为了满足监控数字视频传输、存储和播放等等应用对运动图像压缩日益迫切的需求而制定的。SVAC是为通用的视频监控应用场景设计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比特率、分辨率、质量和业务,其应用领域包括视频监控数字存储、远程传输和播放等。SVAC标准沿用了经典的DPCMDCT混合编码结构,借鉴了现有的各视频编码标准,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AVS标准中的先进压缩技术,并考虑来自不同典型应用的各种需求,开发了必要的算法。

4.2 SVAC标准的意义

4.2.1 技术意义

SVAC提供SDK支持前端人工智能分析结果和图像通过SVAC监控专用信息插入到视频中一同编码,无须单独传输,前端支持近百种智能分析描述,实现对视频的结构化描述。在后台无需对视频进行解码,可以直接提取为信息提取和视频应用提供了便利,也不会对SVAC视频流的传输、存储和解码产生影响。

同时,下级视频监控平台也可以将上述包含智能分析结果的SVAC视频流发送给上级平台(例如市级监控平台),由市级监控平台提取信息并进行处理。该过程中,上下级平台间只需要通过GB/T28181协议进行互联,不需要额外的智能分析信息传递接口和协议,解决了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多层次、大规模复杂互联架构下智能分析应用联网问题。

4.2.2 安全意义

主流支持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的摄像机已经内嵌国家保密局认可的国密算法芯片,支持第三方CA认证和密钥,实现了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编码、实时每帧图像加密和每帧图像之间可信认证,从信源端保障數据安全、防篡改;同时还支持设备认证、视频数据签名等安全特性;服务器端存储的是加密和可信认证后的视频,保障历史视频的安全。

5智能监控技术的硬件支撑

SVAC网络智能摄像机:即支持国家SVAC标准、采用SVAC芯片的摄像机。SVAC国家标准支持SVAC监控专用信息,即以数据包方式在SVAC视频流中插入各类信息/数据,并与视频数据建立关联;目前主流的SVACSoC芯片内部嵌入了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可以每秒可处理≥15fps@1080p视频,支持GoogleNet、VGG、SSD、ResNet、YOLO等主流深度学习网络部署,可以等深度学习网络算法,支持摄像机可根据应用定义算法,并且算法可不断学习更新,使得越来越智能。

6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管理中的应用

6.1 智能监控技术在公共秩序管理中的应用

公共秩序的有序管理一直都是公安机关工作开展的重点与难点,智能监控技术的出现为智慧警务在现代城市公共秩序管理工作带来了适用的可能性。

目前,利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布点应用于城市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场所已经成为公安公共秩序管理的一个共识。利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监控场景内的物体和运动场景进行识别,基于运动检测基于与物体识别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公共场所的危机警情的提前预知与及时通报。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可能或即时发生的异常情况发出警报,进一步提高了平安城市的执行效率,解决了传统监控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不同于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的信息利用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实现对人、对物的高度智能化管理,能够协助公安机关更好地处理现有警务工作,减少关键信息侦查缺失,减少漏报、误报的情况。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完成,改变了传统监控被被动的监管模式,让视频监控工作更具备主动性,利用全天候24小时监测,实现监测区域全天候的危情防范防控,帮助公安机关做好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重大活动公共场所不同区域、位置的人群的行为信息、身份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结合公安大数据库对公共场所内的活动风险进行预警,并挖掘人群中的网逃犯等危险人物,进行实时定位最终,将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6.2 智能监控技术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交通路径的完善,社会人员的流动愈发频繁,这为公安机关在人口信息的采集环节制造巨大的困难,想要实现辖区内部人口调查的无死角,成为基层警务工作的新难题。面对这种困难,公安机关可以采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内部嵌入的人脸识别聚类功能,对出入于小区的各类人员面部信息进行登记,并通过后台数据访问,直接确认人员的身份信息。同时,将这种信息的观察视野放长,系统还可以对比之前的数据总结行为人出入小区的频率和在小区内过夜的频率,基本推断该名人员是否为小区内的常驻人员。而如果是智能视频监控长期没探测到小区内已经登记的人员出现在摄像设备当中,也可以推断该名人员是否已经长时间不在小区内过夜,并将这些推算数据直接推送给社区民警,民警根据工作需要来进行实地调查,将人口信息调查工作由过去的被动采集转变成为自动采集,提高了基层公安机关人口管理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智能监控技术可以有效打击城市内的恐怖活动,维护城市治安稳定。随着社会发展到达一定阶段,我国的恐怖活动或者社会恶性案件逐渐有了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反恐压力开始显现。很多流窜在社会中的在逃人员更是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的“定时炸弹”。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公安机关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锁定空间中的人脸信息,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行为人的性别、年龄、身高、配饰、民族等外貌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将这些信息数据化与警方大数据库中的在逃人员库、恐怖活动嫌疑人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结合相似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阈值过高就会直接通报公安机关,实现了治安防控的智能网、网络化监控,极大地既节约了公安机关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公安机关对于特殊人群与重点人群情报的掌控程度。

6.3 智能监控技术在出入境管理、边防工作中的应用

出入境管理工作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和社会安全的重要环节,边防工作关系到我国的领域安全,切实联系着国家利益。在一线的工作环节,出入境与边防工作中,出入境人员的面貌、身份证明、安全识别码、证件号码都存在着被伪造的可能性。而且作为国家的门户,对于边境的环境掌控也需要一个智能化的、能够全天化工作的监控系统。利用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嵌入出入境预警系统,可以对我国各个口岸、边境进行录像惊恐,对于出入境人员出示的图片进行人脸识别,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刻预警,能够大大提高我国边境和处进入环节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将出入境人口管理从被动转向主动变成了可能。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愈发频繁,我国出入境人员数量猛增,如何控制好国门出入口将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通过在通检环节加入智能视频监控,让人脸识别技术快速研判国际恐怖分子等危险人群,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高效现代化管理。

6.4 智能监控技术在危险物品存储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监控技术作为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环境的智能化监控设备,可以有效发现监控空间中的危险物品,对危险物品进行管控,直接从源头上进行封锁。危险物品的管理核心就在于危险源的控制,公安机关要控制危险物品,传统的工作模式要从相关物品的生产、存储、销售、运输、使用一步步发掘事情的真相,这种工作模式是极没有效率的,而且这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工作链条,但是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就能够实现对危险物品管理的高效化运作。

比如说在危险物品的存储环节,利用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对存储危险物品的区域进行重点监视,并对相关危险物品的移取和非正常时段的仓库入侵进行监测,并且可以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又比如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在仓库的出入口处识别出入的人员和车辆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直接入档,方便后续的查阅工作。如果后期發生了盗窃或者其他警情,警方不需要到案发现场,只要通过后台提取现场的相关信息就能够大概掌握案情,并推动进一步的查处、侦破工作。

6.5 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案件查处中的应用

智能监控技术在近几年间快速发展,已经被广泛地运动到了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监控领域,更是成为我国雪亮工程、智慧警务、平安城市等系统的核心环节。随着我国社会治安工作方向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智能监控技术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监控技术的研发与普及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公安机关治理案件侦查工作的效率水平,帮助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防爆防恐,甚至在急求援助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应用。通过与智能监控技术的配合,公安机关治安案件的查处将会揭开新的篇章,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安机关治安查处、打击侦查犯罪工作提供巨大助益。

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公安机关能够提升对于案件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各类治安案件的查处及破获效率,能够及时捕捉辖区内部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隐患,为需要帮助的公民更加及时地提供救助服务。随着智能监控技术的落地,智能监控设备的覆盖率不断提高,摄像精度和算法智能进一步优化,智能监控技术在为我国公安机关治安案件查处提供助力的同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具体分析智能监控技术在我国治安案件查处中的应用,首先智能监控技术能够提供图像证据让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反复观看,并通过数据库对比和危险行为提取等功能帮助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更好地寻找犯罪嫌疑人,并为我国对犯罪嫌疑人的典型性为特征的提取提供海量的数据支持和数据检索、提炼支持,提高公安机关未来治安案件的排查效率。另外,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在同一时段内利用同一种作案手段实施同一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效的系统证据链,为公安机关提供精准的视频图像资料,帮助公安机关点明案情。同时,利用多种传输技术和已经构建完成的公安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统一案件犯罪嫌疑人信息的全国共享,推动我国各地公安机关的跨地域合作,节省公安机关跨地域侦查工作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7智能监控技术在治安管理中应用的趋势预测

其实早在2006年,中国监控设备就开始想着高清趋势发展,2010年,基础的720P摄像标准已经开始普及,随着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落地,电子元件价格的下调,移动监控设备的基础摄像进度控制在1080P已经是常态,在不远的未来,2K甚至是4K清晰度的监控清晰度将会成为主流,中国移动监控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智慧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云网络、5G传输、人脸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和智能监控技术的适配集合已经成为常态,安防领域与物联网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多元,发展更多新技术、新硬件是智能监控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

7.1 高清监控机

如今,高清低照度、智能红外,4K甚至8K已经蓄势待发,从目前芯片、技术的市场背景来看,软件技术、载体技术、落地成本等要素都以成熟,在未来的3年内,高清低照度摄像机、智能红外摄像机、4\8K精度探头都将逐步替换掉过去传统的720P的摄像设备,实现相较于传统画质4倍以上的画质升级,并加入夜视、红外监测、恶劣环境监测、自动上传数据等便捷功能。同时,随着广角等多功能镜头的集成和设备成本的降低,城市智能摄像头的数量和监控视野也会不断提高,实现从断面监控向着全角度监控方向的升级。智能监控技术的普及实现了监控工作从被动、低效向着主动、高效的进步。

同时,智能监控设备的高清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更加高清的录像内容需要更加稳定的传输宽带和更加庞大的存储空间,目前我国平安城市系统常用的是10M的宽带,采用的视频编码是1080P的H.264。不过随着技术的升级,新一代的H.265编码技术也已经开始使用,H.265编码的视频压缩效率几乎是H.264的一倍,在同等级的画质和流畅度下,H.265编码下的视频传输带宽占比还不到过去H.264编码视频的一半,这些都是现代智能监控技术带来的技术红利,在提升了监控清晰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视频的存储传输效能。

7.2 智能分析

智能监控技术未来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摄像单元的高清化发展是硬件发展的趋势,而智能监控技术的智能化则是帮助机器设备为人类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信息反馈。从常见的行为分析,例如非法闯入报警、重点区域长时间徘徊检测,到车辆号牌识别、车标车型的识别,近年来人脸识别则逐步开始使用。这些智能分析技术伴随着视频监控的发展逐渐成熟,大大提升了民警工作效率。而从技术架构演变来看,智能分析从早年的后端智能(即服务器进行智能分析),演变到了前端智能(即摄像机运行智能算法),随着云算技术的发展,变成了前后端混合智能。而逐步开始流行的全网智能架构不仅结合前后端智能优势,也充分利用了云计算架构。随着全网智能走向大规模商用,将为视频大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架构,给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另外,智能监控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还要求提高相关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监控技术几乎是一年365天24小时无间断的工作,如果智能监控技术内嵌系统不够精练,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运算冗余或者信息碎片,最后导致监控设备控制效能降低,监控失误增加。同时,智能监控技术需要提高监控系统的安全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集成到智能监控技术的系统当中,智能监控技术内部的后台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直接影响录像数据的郑世鑫和稳定性。智能监控技术录取的数据大多直接连接市政、公安等政府部门,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更是会成为违法分子公司政府系统额跳板,构建安全、稳定的智能监控系统是能够发挥智能监控技术优势的前置条件。

综上所述,智能高清、安全可靠是未来智能监控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监控录像的高清化发展保证了未来相关数据的有效性与丰富性,能夠大大提高数据处理分析的精准度,但这同时也对智能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计算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监控技术系统的可靠性更是现代城市监控系统的生命线,更是未来新一代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关注角度,二者相辅相成,是智能监控技术未来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刘依林,周淦钏,周恒锐.人脸识别技术在治安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1):133-134.

[2] 杨利.火灾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2):175-176.

[3] 周永红.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应用[J].中国安防,2011(3):38-43.

[4] 俞彤.智能化监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4):29-30.

[5] 李彬,曲寒冰,靳薇.浅谈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安防,2011(3):50-53.

[6] 陈峰.试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材料新装饰,2014(9):63-63.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治安管理
该行为是否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处罚独立证据规则的审视与构建
不容忽视的治安管理
基层治安管理工作初探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的接引与疏漏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几点建议
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