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
2020-09-27顾萍
题目
根据下列材料,选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抱团,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能把单个儿力量联结成稳定强大的整体。有人认为抱团能突破个体局限,有人则不以为然……不同的抱团,关乎人情,关乎人性,关乎文化。
题目解析
这是一则概念类的写作材料。材料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点出了核心词“抱团”及其基本含义;第二句讲的是人們对“抱团”的不同看法;第三句则引导大家深入“人情”“人性”等角度进一步分析“抱团”的内涵。可以说,材料本身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写作指示,做了层层深入式的提示,紧扣材料进行写作并不困难。
那么,本次写作的难点在哪儿呢?在于写作中,你能否做到不停留在“抱团”这一概念的表面上,不空谈其必要性或不必要性,不空谈抱团的优势或缺陷,而是能就某一方面做有理有据的具体阐释。在阐释过程中,分析要细致,过程要自然,要点要突出。
材料中已经指出,抱团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它定有具体表征。大家在写作时不妨联系自己的生活,先找出自己身边发生的“抱团”现象,然后从生活实例出发去解读,这远比空言概念要好得多。
写作中考生还需要对“抱团”的意义进行辨析。材料已经明确说明“抱团”必将带来某方面的改变。但这种改变有无必要、有无价值,则需要考生在写作中根据自己文章的设定,理性地进行判断和辨析。在辨析过程中,考生还必须细致深入具体问题或事件中,不能想当然地信口开河。
再深入思考下去,怎样的“抱团”才能突破个体局限,把单个儿力量联结成稳定强大的整体?抱团的出发点是因个体是“单个儿力量”,抱团后能形成“强大的整体”。换言之,抱团可以达成由弱到强的转变。在某些情况下,个体是弱者,有局限性,通过抱团的行为,人们可以掩盖弱点,最大化发挥长处,形成强大的力量。而这一转变过程的关键点在于“联结”。“联结”,意味着个体与个体不只是简单地连在一起,而是在内部结构、形态等多方面有联合。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辩证思考:
1.抱团的基础是什么?是利益还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2.抱团一定能突破个体局限吗?其价值意义何在?突破个体局限必须依靠抱团吗?有无其他方式能替代?
3.抱团是个体无意识决定的,是自觉自愿的选择,还是有外力强制的?假如是无意识的抱团,它有没有可能演化为有意识的选择?
4.自觉的抱团将带来怎样的效果?如果是外力强制的抱团,其联合体的内在联结力量是否足够强大?抱团后,团体是依靠什么持续并进一步发展的?抱团之后,是否会生成另一种局限?
5.在“抱团”这个概念的两端,个体和团体是否有矛盾?这个矛盾能否调和?
6.人是社会性动物,追求抱团是一种本能吗?抱团这一行为是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抱团是否反而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7.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抱团现象的产生有怎样的影响或制约?
以上只是给考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思考角度,考生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辨性地进行写作,写出作文的深度和广度来。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鲁迅关于团体的看法。
运用示例
鲁迅抨击那些一味追随群体的芸芸众生,但他却在极度悲观的情境中选择抱团。他之所以接受钱玄同的邀约,加入《新青年》团体,不仅是认识到个人对抗强大的黑暗社会的无力,更是为了在群体中获得鼓舞与慰藉,聊以对抗内心那条寂寞的长蛇。———一考生
适用素材
阿尔贝·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突发鼠疫后,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这些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
运用示例
《鼠疫》中的不同个体“爱在一起或死在一起”,他们选择抱团,不只是为了集结更大的力量来对抗肆虐全城的疫病,更是为了在不可逆转的命运前温暖彼此,驱赶人性的卑污与怯懦。———一考生
适用素材
勒庞《乌合之众》。
运用示例
《乌合之众》中说:“本来是一个民族、一个联合体、一个整体的人群,最终会变成一群缺乏凝聚力的人,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仅仅因为传统和制度而被人为地聚集在一起。”这样的抱团,只是将个体的愚蠢集结起来,并未能联结成稳定强大的整体。———一考生
共度生命之冬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宁杨
窗外寒风渐起,生命之冬将至,我们学会抱团取暖,共度生命之冬。
生命之春看似与凛冬无关。但春寒料峭,我们的生命还太弱小,仅凭一己之力不足以摆脱寒冬的阴影。于是,出于本能地,我们伸开双臂,跌跌撞撞地寻求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温暖的怀抱。这种“抱团”是单向的,是强者对弱者的给予,是弱者寻求避风港,依赖于强者。
春日渐暖,百草生长,我们看着枝杈由鹅黄变为嫩绿,林木日渐青翠。我们感到自己是拥有力量的,是正步入生命之夏的青葱少年。原先的抱团成了一种束缚,我们迫不及待地挣开怀抱,蹦下地来,向前冲,勇敢地向世界挥舞拳头。
夏季虽炙热,却也有连绵梅雨,有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人生之冬或许还很遥远,但生命之冬可能就藏在下一个转弯。
正如东野圭吾《白夜行》一书中,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在苦难和艰难中抱团取暖,少年也会有自己的生命之冬。他们如同两只受伤的小兽,在钢铁猛兽般的喧嚣城市里,安静地躲在某个角落,默默地舔舐着对方的伤口,在现世的冰冷中,给彼此带去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温暖与一点儿希望的光。
钱理群教授曾说:“我存在着,我努力着,我们彼此搀扶着。”抱团,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温度。用温暖将心填满,在这人间才不会迷失方向。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让我们看见了生命之冬的冷酷无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冬天,也都有自己才能感知到的寒冷。我们渴望抱团,是我们在经历了“火透波穿不计春”后,有了像姑妈那样“天热了,过来暄暄”的一点儿盼望。而我们需要的是天冷时的“暄暄”。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之冬架起一盆炉火,其他人便寻着这点儿光亮找来,一个,两个,围坐成一圈。人们的生命之冬也许并不互通,但只要围在一起,知道自己并不是独自过冬,便会给自己添一些力量。恰若夜空中的一颗星,以自己微弱而坚定的光芒闪耀在那里,在你因不安而回头时,总能望见它。
理想的抱团取暖应当是一群人不分强弱地聚在一起,彼此温暖,互相给予,在黑夜中并肩前行。
即使寒风吹彻,现世仍有温暖。
名师点评
作者认为“抱团”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契合,是并肩的行动。本文优点有二:一是语言比较优美,二是语言上的技巧并未遮掩对材料中心概念“抱团”的深思。(顾萍)
凝聚与相拥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郭盈江
鲁迅有言:“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他有力地抨击了那些一味追随群体的芸芸众生,换言之,他明确反对“抱团”的现象。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牛羊”仍随处可见。那些未曾明确自己志向的人,在社会急速发展的洪流中极度缺乏安全感。于是,他们但凡碰见那些迷惘而不知所往的人,便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寻求安全感,消解孤独感,并试图获得方向感。这无疑是悲哀的。无效的量变从不会催生质变。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人们抱团的准则更加五花八门。相同的星座、地区、血型,甚至共同喜好一个人或一部剧,都能使两个甚至多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迅速熟络,组成一个小团体。正如欧阳修在《朋党论》中驳斥的那样:“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这种抱团方式从古至今都是不被认同的。这与其说是“抱团”,不如说是“相拥”。相拥之时,大家凭着相同的热忱和兴趣抱团获取欢乐,一旦兴趣变化或受其他的因素影響,他们便会头也不回地分道扬镳。
同样在《朋党论》中,欧阳修指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君子抱团又是另一种抱团方式。有志之士因心怀相同的抱负而凝聚在一起,如同黑暗中一丝微弱的火星在寻求他处的火光。终于,他们汇聚在一起,驱散了支配人们已久的黑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皆是由无数个坚实的个体紧密联结,突破个人力量的局限,共同实现了远大的抱负。这种凝聚力,是难以随外界的改变而被拆散的。中国这一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之所以能如此安定和谐,正是因为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支撑着国人共同直面时代的洪流。
星星之火放在当下已很难再形成燎原之势了,唯有凝聚希望的火种,才能烧尽人间的黑暗。而相拥,或许只剩下温度,难以恒久……
名师点评
本文指出,抱团可以是中性词,但抱团的主体及其意图决定了抱团的质量和价值,并就此区分出了小人与君子,由此作者提出了对高质量的“抱团”行为的期待。行文中,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论述过程都清晰、有条理。(顾萍)
抱团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许馨月
船长跑了。船上的人们抱团,将桅杆捆成筏,漂流数日终得救。
这是名画《梅杜萨之筏》的故事。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放下个体的孤傲而抱成团,甘愿做汪洋中的一滴水呢?或许是共同的诉求。人是群居动物,共同的诉求可以将个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这种行为方式不仅是智者独有的。
契诃夫笔下的约内奇与庸俗的乡绅一家也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但我不愿将其称为“抱团”,而更愿意将其冠为“庸人间的聚会狂欢”。因为单靠耳目之娱联结而毫无精神支柱的“团体”终将不能真正成“团”。
真正的抱团当是光明与光明的相遇交汇,这样形成的团才能以其内部牢固的精神支柱而称之为“团”。
而当这样的“抱团”形成之时,便是数万萤火虫的微光汇聚成光海之时。抱团可以使个体突破自身局限,让单个儿力量联结成强大的整体。
如果说《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一个人反抗荒谬,那么《鼠疫》便是奥兰城中的一大群人抱成团反抗荒谬。在现实层面上,前者的反抗以失败告终,而后者却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这或许便是抱团之于个人力量的优势。
这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慰藉。以鲁迅的呐喊来慰藉黑暗中的斗士,使“团”永远保持着一种最牢固的关系,这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所不能匹敌的。
但“抱团”的终极意义仍不在此,个体不仅仅是团体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在抱团的过程中个人可以收获自我意识的觉醒。《梅杜萨之筏》中的人们之所以令人感动便在于此。当船长叛逃,面对死亡的威胁,原先安逸的乘客手拉起手抱团战胜这一切之时,他们的人性之美也在此刻熠熠生辉。那一只只高举着的手,都是生命极端状态下个人的觉醒,那是生之向往与喷薄的生命激情。也难怪林贤治发出“他们都是船长”的慨叹。
团体与个体绝非简单的包含关系。个体因人性、人情而抱团,却又在团体中释放出个人无上魅力。
《梅杜萨之筏》中拉紧高举的手摇曳着,摇曳着光明,摇曳着生命的赞歌。
全世界向光的人们拉起手来,共同完成一支激情洋溢的舞蹈。
名师点评
作者笔下,抱团的多重形式既有靠耳目之娱的简单联结,也有以精神为支撑的牢固的联结,后者显然比前者有价值,这是文章的第一重意思;通过抱团,将个体单薄的力量,联结成强大的整体,从而获得更大的胜利,这是第二重意思;抱团并不意味着取代个体的思考,而是个体在团体之下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第三重意思。三重意思,层层深入,令人深思。(顾萍)
抱团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史梓良
中国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大家庭制度,人们迫切希望与他人抱团,过团体生活。即使在现在,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时,都逃脱不掉民族灵魂深处的固有文化烙印,无法逃离集体的影响。个人在社会中成长,总是会受到社会情绪、社会情感、社会风俗等的影响,这些因素雕琢我,融入我进而成为我。个体正因集体而成为如今的个体。
孙隆基曾提出“二人决定一人”,在他看来,个人的身份须由他人予以定位。在彼此融入的社会中,我们无法从中割裂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对分离与隔阂有着无限的恐惧,我们宁愿在群体中死去也不愿在孤独中苟活。通过抱团,人们企图获得一种归属感。
抱团固然可以给人带来归属感,但任何的抱团集体究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抱团,一旦志向不和,群体顿时瓦解。这是因为人们在抱团时,判断的标准过于肤浅。观点异己的视为异端排除;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则互称为知己,甚至可以忽略道义与品行,对不择手段的行为大肆称赞。《旷代的忧伤》中,爱因斯坦痛恨其他学者迫于威压而做出的妥协,但如此一来,他便自动将自己置于其他学者所成团体的对立面,成为“孤独的旅客”。
进而可知,抱团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必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想法———信仰。因为信仰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动力,让团体坚不可摧。
然而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作者认为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就会成为打人的棍子。在任何的抱团集体中是无法容忍异端的存在的。《局外人》中,神甫认为:所有的人都信仰上帝,这就是我的信仰,如果我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我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然而默尔索坚决不信上帝,于是神甫几近强迫性地让他作为社会公敌进行忏悔赎罪,压制默尔索的精神自由,对默尔索施以严重的精神暴虐。抱团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却不曾料到,这种归属感会建立在对他人的戕害之上。
茫茫人海,万物关联,任何的抱团集体永远需要我们谨慎待之。
名师点评
本文优点有二:一是紧紧抓住“利益”及“信仰”,明确地区分了抱团的不同价值,“抓手”有力;二是论据丰富,借助了若干学者的种种说法,反复强化文章的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涵。(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