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还是“结伴”
2020-09-27王强
题目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类作文题目。这则材料的核心是一个观点:“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我们的感悟和思考都要以这个观点为出发点。
写好这类题目,第一要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第二要深入分析观点中的逻辑关系。切忌泛化理解,随意发挥。
材料中的观点,一共有四个关键词:“走得快”“单独上路”“走得远”“结伴同行”。我们在写作前首先要弄清楚这四个词的含义,尤其是其比喻义、象征义。“单独上路”“結伴同行”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走得快”“走得远”不太容易准确理解。不少同学认为“走得快”“走得远”都属于“成功”,但无法清晰辨明两者的区别。比如说,某企业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占领了市场,成为行业龙头,这可称之“走得快”;而某企业在市场上屹立百年不倒,这可称之“走得远”。所以,“走得快”是一种成功,“走得远”也是一种成功,但两者是有差别的。写作中应精准扣住“快”和“远”的含义,准确举例。在此,我们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来加以思考,想一想哪些现象可以谓之“快”,哪些现象可以谓之“远”,进而总结提炼,得到明确的认识。
辨明关键概念,是把一篇议论文写扎实的基础,也是一篇议论文能够论得深、论得远的前提。我们只有先弄清楚什么是“快”、什么是“远”,才能更进一步去思考“走得快”“走得远”与“单独上路”“结伴同行”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该观点中的逻辑关系。首先,这个句子分为两部分,构建了两组对应关系。写作中我们应该关照整个句子,不可偏废。从立意上来说,我们可以认同整个观点,分别对这两组对应关系进行阐释证明。当然,我们也可以局部认同,肯定前半部分否定后半部分,或者肯定后半部分否定前半部分,或者以其他形式辩证分析。我们还可以否定整句话,提出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有的同学就认为“单独上路,才能走得远”,这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此立意要注意驳论和立论的布局安排。
最后,针对这两组对应关系,我们论证的关键点应该在“单独上路”“结伴同行”与“走得快”“走得远”之间的关系上,深入探讨为什么结伴同行就走得远,为什么单独上路就走得快。有的同学会想到,结伴而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扶持,能够克服困难,于是走得远;而单独上路,没有束缚,轻装上阵,于是走得快。当然,还有的同学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比如从思想、精神的“独行”思考,例举出屈原、陶渊明等人孤高傲世、不与世俗为伍,进而行至精神的远方;比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例举出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更加广泛深入地合作,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这一类高层次的立意易使文章出彩。
无论如何,写这类作文不能仅仅是举例论证,而应该敢于说理、深入说理,这样才能论述到位。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
运用示例
一个人,未必不能远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目光长远,乃至预见未来的,恰恰是那些不与世俗为伍的独行者。70年前,在一片拆除北京旧城、捣毁封建帝王遗迹的呼声中,梁思成没有丧失理智、随波逐流,而是于千万人中挺身而出,向中央递交了关于保护北京古城的《梁陈方案》。这位时代潮流中的独行者,不为时代的风潮所迷惑,清晰地预见到数十年后北京文化风貌的凋零,以及交通、环保等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今天,每当我们堵在北京城的环路上,抬首反思这片蓝天得来的不易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就不得不佩服这位目光独具、不同流俗的建筑学家。是的,因其超然于世俗之上,真理常常掌握在独行者的手中。
———教师示范
教师指导
作者经过分析,首先明确了梁思成先生属于“一个人独行走得远”的事例,然后拟定立意,下笔论述。文段开篇摆明观点,随即界定所谓“远”,乃是“目光长远”;所谓“独行”,乃是“不与世俗为伍”。在运用事例时,作者首先着重突出梁思成先生没有随波逐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落实好“独”;进而讲清楚他目光长远之处,落实好“远”。言有所据,事有所本。最后简单分析为什么独行者走得远,收束结尾。
适用素材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速度的背后。
运用示例
结伴同行,齐心协力,彰显速度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速度”正是这句俗语的最好印证。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举国上下听党指挥、团结一致,热火朝天地展开工作;无数人发扬“螺丝钉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力量。中国仅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堪称历史奇迹。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建三局迅速筹备各项施工资源,数千工人轮班施工、昼夜不停,火神山医院十天拔地而起,享誉四海。惊人的速度背后,是万千人民不辞辛劳的共同奋斗。我们将个人利益与集体目标融为一体,因而拥有了一份共同的信念;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因而我们积小流而成江海。志同道合的人们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大步向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人大附中高三孟嘉怡
教师指导
上面的示例紧扣时代,运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事素材。作者结合话题,梳理素材,找到了“走得快”与“结伴同行”的对应点。所谓“走得快”,就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所谓“结伴同行”,就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在具体的举例论述中,关键概念的落实清晰而具体,比如“仅用三年时间”“十天拔地而起”,这是明明白白的“快”!表述精准,毫不含糊。最后又对观点加以剖析。全段观点清晰,结构完整。
独行在前,能发现众人发现不了的新大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独自前行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目标意识和意志的强度,还给了我们安静思考的空间。阿尔伯蒂之死令普鲁斯特陷入深思,他发觉只有独自写作才能发泄心中积淀已久的情感。从此他将自己关在家中,朋友的来访一律回绝,书迷的呼唤一律屏蔽。他在自己的圣殿里,任由思想无限地展开。他在绝对的宁静之中独自冥想,终于领悟出新的写作方式。他开始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他的创作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品味《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中的深奥哲理,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就已经摆放在了书店门口。纯粹的生活使他的思路清晰,独自的创作使他的生命单纯。他整日整夜伏案桌前运笔如飞,从1919年开始,几乎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完成了等身的著作。
但凡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是孤独的。因为文艺创作,乃是超人的智慧和人类原始的力与美的阐发。结伴而行,天才之气难免互相抵消,天才的心难免为世俗缠裹。文艺创作,究其根本,是个性的胜利和一个个独特灵魂的展现。因此,只有一个人行走才能走得快,走在众人前。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托尔斯泰“死”在家里几年后重新“复活”。凡·高在阿尔的画室里独自描绘那燃尽生命的画作,承受孤独,忍受寂寞。平凡者和同伴们有说有笑,惬意地散步。他们却没有看到,那坚忍执着的独行者,正快步在人烟稀少的高峰上寂寞行走。
名师点评
本文从文艺领域展开论述,角度新颖,是一篇典型的专题议论文。文章开宗明义,强调“独行”的重要意义,继而分两层展开论述。一层强调“独行”可以排除外在嘈杂的干扰,一层强调“独行”可以扩展内在的思维空间。由此,艺术家可以勇往直前,不断开拓,走在众人的前方,层次清晰,落点明确。文章论述充分,由浅入深,最后点出“文艺创作,究其根本,是个性的胜利和一个个独特灵魂的展现”。全文旁征博引,语言凝练,可见作者不俗的文化功底。(王强)
同行与孤往
人大附中高三丁颂原
独自上路,意味着少了拘束、多了自由,奔跑时可以无所顾忌,跑出别人难以企及的冲刺速度。结伴而行,大家互相扶持,遇到困难群起克之,前进的步伐绵延远方。
同行与孤往只是我们前行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前行的目的。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我们终究是希望以生命的能量、以更快的速度抵达我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地。因而我想,最完满的前行方式,当是先与心念一致的伙伴携手同行,群策群力披荆斩棘,而后在面对理想的分岔或目标多样时,勇敢地以一己之力走上自己的道路,以无所畏惧的冲刺速度到达终点。其合其分,本质大抵相同。
彼時欣赏印象派画家的杰作,常常扼腕叹息,想他们建立落选沙龙,一致对抗权威,在新风格的路上携手走向远方,但最终分道扬镳。然而看得越多,越觉心下释然,无须伤感。他们携手远行,抵达了消除禁锢的广阔天地,而后坚持各自内心所想,飞速地各奔东西。同行时的意义不在于同行本身,而在于向一个目标集结努力;独行的姿态亦不孤独,而是前往自己的梦想之路。雷诺阿粗粝的铜像骄傲地矗立,凡·高旋转的《星空》固然炫目,高更野性的人体亦有生命之力,在他们最终那一场独行的冲刺中,他们留下了许多独特而伟大的结晶。
譬如水汇于江,切山开道,奔流茫茫,同行千万里,终于走出重重阻隔,此时骤然铺开,各向四面八方,成就广大的冲积扇,气象风物,广阔非常。
独行的路径或许不同,最终却可能殊途同归。20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们,常令我感叹先聚后独的力量。曾经一同为诗歌的美丽与真实而奋斗的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还有后来的艾基,他们在书信与诗作中携手彼此,发现广袤大地上未曾发掘的美景,认识在时代变迁中的城市,在政治洪流中努力捍卫彼此、保护彼此。同行之后,他们最终独自走向不同的方向,有人投向“更人道的作品”,用小说记录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有人呼唤昨日的太阳,用生命为自由歌唱;有人用死亡捍卫美好;有人用田园勾勒民族。彼此分离之后,他们用短得惊人的时间创造了各自的精彩。而这精彩又静静地归于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述说着一个时代人们的挣扎和良知。
仿佛水滴成云,因为聚合而不惧太阳炙烤蒸发,因为一体而飘行万里,最终化为个体疾落,滋润不同的地方,而漫流之后,殊途同归。
或如水汇于江河,或如云浮于原野,目标只是理想的远方。同行而后孤往,方能既远且疾。挽起身边人的手,挥别旧时的人,没有犹豫没有嗟叹,前进的远方,一片光明。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在立意、谋篇、语言三方面都比较出色。在立意上,本文从更高的站位重新审视了“独行”还是“结伴”的关系,随后表明两者只是人生前行的方式而非目的,从而以更理性的思考给出更完满的答案:先同行,风雨同舟,披荆斩棘;再独行,无所顾忌,高歌猛进。在语言上,作者以比喻说理,富于形象感。另外,本文语言精练,充分使用了成语以及长短句,富于节奏感,增强了论说的感染力。(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