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2020-09-27罗健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罗健香

(安丘市人民医院,山东安丘 262100)

研究报道,由于我国老龄化人群越来越多,脑卒中患者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主要原因为一般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临床症状不明显,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1]。 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针对性、 有规律的行为训练,主要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进行逐级训练,避免大幅度的动作,从而刺激健侧神经,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偏瘫患者会丧失自理能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因此,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的康复率,改善术后恢复情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文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研究,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挂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有31 例,男19 例,女12 例,年龄(41~86)岁,平均(58.25±1.53)岁;病程(3~21)周,平均(9.56±0.41)周;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1 例,脑出血10 例;合并症:高血压15 例,高脂血症8 例,糖尿病7 例,冠心病11例。 观察组患者有31 例,男20 例,女11 例,年龄(40~87)岁,平 均(59.42±1.59)岁;病 程(3~20)周,平 均(9.59±0.45)周;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0 例,脑出血11例;合并症:高血压14 例,高脂血症9 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 例。 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2)患者表现出严重的意识障碍和明显的肢体瘫痪。 (3)有着严重的语言障碍。 (4)排除脑出血症状。 (5)近期无手术和出血倾向的患者。 (6)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工作。 (7)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全者。(2)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或者神志模糊的患者。 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用药和运动等。 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用药指导工作:交待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的用药时间、次数、数量服用,不能擅自更换药物,服药期间不能饮酒和抽烟。 (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制定低油、少盐、低脂的健康饮食计划,饮食严格多餐少饮原则,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制定运动计划,进行站立行走和手功能的训练,每次锻炼40 min 为宜,每天1~2 次,根据患者耐受调整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4)体位训练[2]: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 给予患者偏瘫一侧的患肢垫下软枕,避免受到压迫,嘱咐患者不可空腹或过量运动。 在运动中如出现眼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情况,立即坐下,寻求他人帮助。 (5)及时监测临床指数,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测量仪器; 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相对缓慢,80%脑卒中患者在家中由家属护理,需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干预、指导下完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QQ、 微信等新型网络方式及其他方式进一步拓展护理的方式。 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照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让患者通过微信群关注健康教育内容,随时提问,让患者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彼此分享成功的康复经验,相互鼓励与支持,指导患者坚持用药。 (6)心理指导[3]:多关心患者心理,引导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情绪受刺激,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心理评估,善于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 (7)辅助护理干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后可给予辅助干预,定期帮助患者按摩患侧肢体,按摩过程中根据其肌张力调整手法,强化患肢的刺激。 (8)出院计划模式:出院计划属于延续照护范畴,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促进患者从健康机构顺利转移到另一个环境的一系列护理过程,能改善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 出院后加强患者身体状态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指导对策,指导患者规律用药、健康饮食、训练肢体技能,让患者获得更多的医学康复知识。

1.3 观察指标

(1) 对所有患者护理后临床各方面评分进行分析。 主要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进行分析。 (2)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主要从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的评分进行比较。 (3)满意度。 采用医院通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干预后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护患沟通,每项总分100 分,≥90 分为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各方面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NIHSS 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NIHSS 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 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 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各方面评分比较[(±s),分]

表1 所有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各方面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时间NIHSS 评分SAS 评分 SDS 评分观察组(n=31)对照组(n=31)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8.38±2.30(10.28±1.93)ab 8.30±2.29(9.12±2.16)b 67.30±2.07(45.49±1.30)ab 67.34±2.09(56.84±1.46)b 64.30±2.03(42.49±1.39)ab 64.23±2.01(54.39±1.53)b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临床康复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康复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康复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时间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 肌张力对照组(n=31)观察组(n=31)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10.21±2.32(14.35±3.71)ab 10.20±2.31(18.03±2.46)b 11.13±1.43(15.39±2.39)ab 11.15±1.44(17.27±1.38)b 10.06±0.68(14.27±1.39)ab 10.08±0.69(18.06±0.44)b 8.68±0.21(13.24±0.44)ab 8.71±0.22(17.84±0.26)b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护患沟通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了重视,早期的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关的功能锻炼,详细讲解治疗的过程和目的,并且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为预后治疗提供积极作用[4]。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占据人类死亡率第1 名,有着起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如果患者出现偏瘫的现象,会在肢体、语言、行为上出现障碍,并且卧床不起、丧失生活功能,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相关负面情绪[5]。 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针对性、有规律的行为训练,主要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进行逐级训练,避免大幅度的动作,从而刺激健侧神经,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6],近年来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 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情绪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为了提高临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据有关调查,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肢体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再生成,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缓解术后恢复情况[7]。 常规护理仅在患者病情控制上效果较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康护护理,可使患者放松心情,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在临床上效果显著[8]。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护患沟通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可使患者更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肢体能力。

综上所述,将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