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0-09-27徐志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盆底盆腔产后

徐志红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6)

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 就该病症的发病机制来说,国内外临床展开了大量研究,明确诱发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有盆腔手术、妊娠、阴道分娩次数、尿路感染等,其中高危因素有分娩、妊娠[1-2]。 妊娠会严重影响女性盆底结构功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即在妊娠期间,胎盘的存在使得大量激素分泌,导致盆底韧带胶原溶解提高,增强了阴道膜的膨胀性, 因此会增加宫颈环承受的合力,引发盆腔韧带松弛以及器官下移;与此同时,会减弱尿道闭合压力,引发尿失禁[3]。 因此,为避免上述损伤的出现,在产后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该文择取2019 年6 月—2020 年3 月该院接收的88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接收的88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均分成两组, 参考组和实验组(各44 例)。 该文所选88 例产妇年龄均处于23~3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2.2)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和以上的30 例,高中10 例,初中及以下4 例;参考组23例初产妇、21 例经产妇,其中28 例自然分娩、16 例剖宫产;实验组24 例初产妇、20 例经产妇,其中30 例自然分娩、14 例剖宫产。 由此可见,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实验组于产后1 个月进行康复护理,参考组于产后3 个月进行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内容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在康复护理前指导两组产妇进行相关检查,同时开展健康宣教,明确所有产妇的肌力异常情况,由此展开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产后产妇情绪反复波动。 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同产妇实施交流沟通以及联系,充分熟知产妇内心所想,同时最大程度满足产妇需求,向产妇以及家属具体介绍产后注意问题,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低频电刺激:采用低频刺激治疗仪[弘景盆底康复治疗仪EVA-C930 型, 辽食药监械 (准) 字2014 第2260216 号]刺激产妇盆底肌,根据护理前的检查结果为每一位产妇制定对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关注肌电图的变化, 低地频电刺激治疗时间大约15~20 min,2~3次/周,共计治疗6~8 周。 严格执行消毒处理后将电极放在产妇阴道,同时将刺激治疗头放在阴道中的电极顶端,选用15~85 Hz 的频率,0~45 mA 的电流,治疗时以产妇刺激感耐受度为准设置电流强度。

阴道哑铃训练: 将重量不一的哑铃置入产妇阴道,然后指导产妇收缩夹住哑铃,根据产妇训练情况由轻而重的选择哑铃,逐渐强化阴道收缩力。15 min/次,1 次/d。

生活护理:产后依据产妇的身体情况及饮食喜好制定营养丰富的健康饮食计划,加速产妇身体恢复进程,每天打扫病房,控制病菌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展开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康复护理分析,实验组产妇盆底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参考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较参考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以及表2所示。

表1 对比护理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评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其肌肉类似一张“吊网”,非常紧凑地吊住了尿道以及阴道、子宫等脏器。如果"网"的弹性逐渐变差,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脏器难以保持在正常位置, 最终发生针对性的功能障碍,引发盆底功能异常。 其主要症状是:大小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等。 产后妇女如果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会使得盆底肌松弛,不仅会影响到产后妇女的生理健康,还会加剧患上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 盆底Ⅰ级肌纤维以及Ⅱ级肌纤维是盆底肌的构成要素,其中Ⅰ级肌纤维具备显著的强直性收缩特征,疲劳指数较低;Ⅱ级肌纤维具备自主收缩以及间断性收缩的特征,疲劳指数非常高。 康复护理对所有产后妇女来说,意义非常显著。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女性的身体都会较为虚弱。 妊娠期间盆底压力过大,极易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因此需进行充分的恢复以及保养。 不仅更加有利于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恢复,另外还有利于产后妇女体形恢复和心理恢复。

产妇在生产后受到妊娠、分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容易损伤盆底肌肉从而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症的发生会诱发尿失禁、大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该期间产妇受到的盆底损伤是可逆的,因此,产后根据产妇身心状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阴道紧缩度的恢复, 从而有效预防各种盆底障碍疾病,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产后45~90 d 之内是产妇机体功能最为薄弱的时候,这也是开展康复治疗的最佳阶段,在该期间内进行康复护理作用突出,能够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娩、 妊娠均为女性所处的一段特殊生理期,在该期间内女性机体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由此改变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此外,在产程延长、难产、 重力作用等因素的趋使下容易损伤盆底肌纤维,使得产后40%以上的女性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同时会使得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大打折扣[4]。 产后针对盆底功能开展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非手术疗法促进盆底肌生物反馈功能,该类康复护理措施的执行不会产生创伤、痛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临床上有多种方法训练盆底肌肉收缩功能,包含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生物反馈等,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5]。 一般来说,在开展该类护理前需要区分女性纤维类型,一般是Ⅰ类纤维,然后是Ⅱ类纤维。 电刺激是使用相关治疗仪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是一种反射性训练的方式;阴道哑铃训练也可称为盆底肌肉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能够促进阴道收缩力的提高[6]。 还可以采用生物反馈的方式,即在产妇阴道中安装测定装置, 并依据反馈数据指导产妇进行行之有效的舒张、收缩训练,从而锻炼产妇的盆底肌肉[7]。

该文研究表明,通过康复护理,实验组产妇盆底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参考组,同时,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较参考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产后1 个月进行康复护理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8]。

孕妇在妊娠阶段中常出现饮食营养过剩,又缺乏针对性的锻炼以及活动,因而产妇在产后的身体都非常虚弱,不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这会引发并发症譬如大小便失禁的出现等。 妊娠以及分娩阶段属于女性非常独特的生理时期,女性在此阶段的激素水平会出现非常显著的变化, 盆底功能的胶原代谢显著改变,使得产妇盆底功能下降,造成盆腔器官脱垂现象,给产妇的盆底功能组织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 康复护理是产妇产后实施的护理方法,主要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实施一定程度的改良,不断恢复患者的功能,具备无创伤以及恢复快等特征,临床上已经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同[9-10]。 康复护理包括对产妇心理的辅导,不断提升产妇对康复护理的认知度,同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低频电刺激主要是对盆底组织实施刺激,让其恢复既有的功能状态,康复训练能够不断提升产妇盆底肌肉能力,缩短产妇的恢复时间,让产妇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11-12]。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分娩的产后妇女来说,在身体达标的情况下, 选择在产后3~6 周实施康复护理,可更好地推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恢复。 在此时间段内护理还可有效控制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生率,在临床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盆底盆腔产后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