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近旨远 细处见情
2020-09-26张淑侠
张淑侠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经典作品,作为高中课文被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诸多教材收录。而《项脊轩志》之所以动人,就在于作者将深沉、含蓄的情感寓于生活点滴小事之中,以近乎浅显、直白的语言,通过对细节不甚经意地刻画一一显露出来。正可谓:言近旨远、细处见情。
谈到散文,最容易想到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但《项脊轩志》条理非常明晰,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界,一别前后,结构清晰。首段写个人书斋生活,自在满足;后续段落写家庭琐事、悲喜交加。而后半部分更是文章情感至为浓烈的集中体现,也是本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细读的部分。并且该部分记人、记事尤为出色,家道败落、追忆先母、怀念祖母、悼念亡妻,各处的细节描写一一串联起来,将深沉的情感层层不间断地翻涌上来,让我们与作者一道,透过这些生活琐事真切地体会到项脊轩中的悲喜之情。
因此,本篇課文的教学任务设计为把握细节描写和体悟至爱亲情两个方面。结构上分为理顺篇章结构和精细研读文本,其中文本细读部分着重探究记人、记事中的细节描写。教学设计在每一小节设计两三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作为学生思考的抓手,以便于对文段进行细读赏析。
一、理顺篇章结构
在疏通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学生通过阅读和预习,对整篇课文已有所了解,在此前提下进行本课的学习。
1.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感受?
生:“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分析:学生能在把握课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找出这一过渡句。作为文章承上启下的句子,可喜之处在于修葺后的项脊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置身其间,“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不仅如此,周遭的环境也能给予作者极大的慰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样一间“仅方丈”的小书屋成了归有光心灵的港湾,在这一方狭小的天地中,他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然而接着,“亦多可悲”,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将笔锋一转,引出下文。
2. 可悲的事情有哪些?
生:家道败落、追忆先母、怀念祖母、悼念亡妻。
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任务,阅读课文,注意区分层次,明确作者所记叙的事情和描写的人物。
二、精细研读文本
1. 家道败落
(1)作者通过哪几处细节表现出了家道败落?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生:“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分析:该段几乎每一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细节,学生能够找出这些句子来,但每一处如何表现家道中落,这些细节又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探究的重点。
(2)这些细节有何深意?
分析:叔父们分家分食,有了你我之别,就需要设置门墙加以区分,可以想见原先“通南北为一”的庭院此时处处设门、砌墙凌乱不堪的样子。不仅如此,犬吠更是从另一个侧面将家族的疏离表现了出来。客人越过一家的厨房去另一家吃饭,这种分离带来甚于陌路的尴尬,何况身处其中?而原本居于房子中心地位、用于会客的厅,此时已变为鸡的栖息地,家族败落显而易见。庭院中原本是用篱笆隔断的,后来变成了墙。这个细节极具深意,杜甫《客至》中写道“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篱笆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遮挡,隔不断的是彼此的情谊。但变成墙之后,原先篱笆留存的那一丝缝隙、留给亲情得以维系的那一线可能此刻也被死死地堵上了。至此,“门”“犬”“鸡”“篱”“墙”几个意象构成的这一组细节,全面地表现出了大家族的混乱不堪和人情的冷漠与隔阂。但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只是淡淡一笔带过,这些细节带给他心灵的冲击和情感的痛苦也深埋于这些意象背后。哀而不伤,这种克制的悲伤通过细节传递出来相较于直抒胸臆,给人的冲击更大,带来的审美体验也更加深刻,这也是细节所具备的动人力量。
2. 追忆先母
如果说,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失望和无奈,那么至亲之人的离世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正如黄宗羲说的“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1)作者在写母亲时抓住了哪些细微之处?
生: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分析:文中对先母的追忆主要通过家中老妪的叙述。作者的母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作者对母亲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那老妪为什么经常跟他说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一个可能是老妪经常回忆她,因为“先妣抚之甚厚”,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归有光渴望母爱、想念母亲,所以经常跟老妪谈起自己的母亲。归有光的姐姐在乳母怀里哭泣的时候,母亲“以指叩门扉”,问寒问暖。这里一个“叩”字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表现了出来,不是拍、不是敲,轻轻的叩门声就像是母亲那细细的关爱,真挚动人。
(2)为何作者会哭泣?
分析:幼年丧母,渴望母亲的关爱,长大成人后因为失意和孤独便更加思念母亲。但只能通过家中老妪的叙述才能建立起对母亲的印象,而母亲细微无声的爱让作者难以承受,所以,“语未必,余泣,妪亦泣”。
3. 怀念祖母
分析:作者幼年时虽然缺失了母爱,但却得到了祖母的关怀。关于祖母的叙述共有三处,并且刻画得十分详细。文中有: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1)祖母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分析:第一处祖母对作者说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坐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看似一句玩笑话,却满含着祖母对孙儿疼爱、对他认真读书的欣赏与肯定。第二处,以手“阖”门,与母亲以手“叩”门异曲同工,都是轻轻的、怕打扰到孩子的无声之爱。接着,祖母“自语”,将内心的期待表达了出来。到了第三处,这种期待不再是单向的,而是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出来,三处情感层层递进,愈发强烈。让我们看到了年迈的祖母对年少的孙儿殷切的鼓励与嘱托。
(2)作者“瞻顧遗迹”,为何“长号不自禁”?
分析:学生回答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此处引入作者生平,这一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第一名,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但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古人学习多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归有光60岁之前都没有考中,这对于一个少年时期便显露出读书才华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如今看到当年祖母拿来的笏板,长久以来都不曾用到,怎能不“长号不自禁”?
4. 悼念亡妻
(1)文段中哪些是对妻子的怀念?哪处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分析:作者八岁丧母,幼年时祖母去世,成年之后最大的幸福就是娶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二人琴瑟和谐,幸福美满。文段中回忆了两件小事,一是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术”,一个小小的剪影向我们展现了夫妻恩爱幸福的生活。一是妻子回娘家省亲转述小妹对项脊轩的好奇。正因为妻子珍视项脊轩才会将其间的快乐告诉小妹,惹得小妹无限好奇。这甜蜜让我们好似看到了纳兰性德笔下“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画面,仿佛看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灯下对坐研究金石书画的情形。然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短短六年,妻子便撒手人寰。再美好的回忆也都成了往事。因此,妻子死后,“室坏不修”,怕睹物思人,牵动愁肠。之后两年又重新修葺了南阁子,为什么呢?因为思念无处寄托,就把那曾经见证二人幸福的处所修理一番,但终究物是人非,“余多在外,不常居”。
(2)回忆母亲和祖母时,无论是“泣”还是“长号不自禁”,作者都流下了热泪。为什么在写亡妻时,却不见一滴眼泪呢?
分析:相较于母亲和祖母,成年后的归有光对妻子的印象更加深刻,感情也更加成熟,妻子离世给他的打击更加沉重,但在悼念亡妻时不着一泪,仍是以极淡之笔娓娓道来,将内心的痛蘸着过往的喜悦一起写出来,克制不放纵,表达出了对妻子深沉的爱,虽句句无泪,却处处含泪,且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结,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在分析时,不少学生都会提到这一处,证明他们也获得了同样的审美体验。这一细节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以此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种丧妻之痛、思念之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反而渐趋浓烈,那亭亭繁茂的枇杷树就像作者的深情,日益浓密、深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然而生活的苦痛没有压垮作者,生命中一个一个远去的亲人留下的美好回忆陪伴着归有光,让他得以在这个世间孤独但不寂寞地活下去。
作为一篇记人抒情的经典作品,《项脊轩志》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通过文本细读把握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更能提高他们散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阅读其他散文篇目时也能够更好地加以把握。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