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信息技术高阶思维的课堂深度教学

2020-09-26焦双双

新校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阶表格深度

焦双双

所谓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信息技术的学习, 不单单是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而是希望学生能够超越低阶认知, 展开有深度的高阶思维。 现在许多信息技术教学,基本都是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都是机械性地模仿,他们处于被动学习、浅层学习等低阶认知状态。这样,学生信息思维力就受到了钳制,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计算思维的发展都会被扼杀。深度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超越低阶认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一种教学形态。

一、信息技术高阶思维的构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和“认知过程”2个维度,其中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部分,前面3项属于认知过程的低阶部分,后面3项属于高阶思维能力。

分析、评价和创造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高阶思维类别,每一个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创设出具有本学科特点的高阶思维体系,以便进行教学目标引导和教学成效的评价。

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学科提炼、总结出了6个具有高阶特质的核心信息技术思维,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高阶思维流程,如图1所示。

各个高阶思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所以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因为各个高阶思维界定是模糊的、无法量化的,所以它们就会有重叠。正是它们的重叠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我们无法孤立地培养某一个高阶思维,而是以培养综合性的高阶思维为目标的。

二、信息技术高阶思维培养的深度教学路径

1. 营造宽松环境,打造思维文化

营造民主平等、包容错误、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文化和环境,形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表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多元评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找到思维中的高阶部分如创新点、独特点、系统点等,并激励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最后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表扬,从而激发学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

2. 围绕知识主题,优选情境素材

学生信息技术认知水平、核心素养发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原点和归宿。 教学中,教师要提前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围绕知识脉络创设能够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方面,情境要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包含我们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与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情境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编程课“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首先播放由Scraino制作的《守株待兔》寓言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在学生观看完动画之后,老师提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例如:“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场景和角色有哪些?怎样理清整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怎样理清每一个角色在不同場景中的动作、出场顺序、停留时间?学生有了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盲点设计具体探究任务,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化探究。

这样一个情境蕴含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为后面高阶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3. 评价低阶能力,设计高阶目标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时高阶思维和低阶思维之间并没有明显严格的界线,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低阶思维能力做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设计高阶思维培养目标。

例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编程课“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教师的评价都是围绕每一个场景中角色出场顺序、动作以及出场时间能否理清楚,能否顺利进行分场景编程创作,这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但是这个环节的目标却是高阶思维的培养。学生借助高阶思维图表理清故事情节,学会用图表化的思想解决问题,计算思维、创新思维、结构化思维等高阶思维得到发展。

4. 精心预设问题,寻迹思维路径

思维本身是有一定路径的,是有迹可循的。高阶思维的培养可以围绕一个主题,通过精心预设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成“思维证据树”的深度教学法。这种问题串应该具有层级性、递进性、深度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信息技术高阶思维的培养可以借助“五步追问法”来预设问题串,如图2所示。

“五步追问法”可以按照逻辑思维过程,也可以逆向生成,有时候还会有融合,但是一定要有逻辑思维作为支撑。

例如在执教“用表格呈现信息”一课的时候,首先呈现两组关于课程表的信息(一组文字,一组表格),文字和表格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学生直观感受到表格呈现信息的简单清晰,体会到了表格功能的强大,从而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表格。(为什么操作)然后根据生活实际需求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析,明确我们需要插入几行几列的表格,什么时候需要合并和拆分单元格,怎么调整表格中文字、格式从而使其更美观。(怎么操作)然后学生实际进行表格的操作。(操作什么)再然后学生进行小组以及全班展示交流,评价哪些操作好、哪些不好,并对自己作品进行完善。(好不好)最后进行总结,对于表格我们在哪儿用过,怎么去创新性地应用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怎么应用)

5. 思维过程直观化、可视化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重构知识,构建出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图形等直观工具进行表达,把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思维形成过程用更直观、更清晰、更具体的可视化工具呈现出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可视化工具主要有流程图、思维导图、表格、微课等。教师可以课前预备,也可以是课堂上师生合力生成,还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在执教“乌鸦喝水”一课,学生独立完成“场景角色编排表”理清故事情节,这就是学生思维可视化的过程。

6. 预设高阶探究项目,小组合作完成

预设真实的、贴近生活实际的高阶探究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问题解决”的深度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的高阶探究项目主要是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式作品设计。

例如在执教“制作电子文集”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昆虫记”为主题,要求学生展开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相关知识,如语文的、科学的、美术的、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知识融合让学生对高阶探究活动充满兴趣。

在这样一个主题设计的过程中,经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学生的管理思维得到培养。通过构思自己的电子文集,从封面到内容到封底等一系列的设计,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和设计思维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发展了学生的互联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合作思维得到培养。最后,一个个精美的电子文集作品的制作完成,让学生高阶思维中的创新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在教学中,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就要让深度教学真正落地生根。深度教学要以基础知识和低阶思维为基础,只有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低阶思维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高阶思维。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之间应有机融合,打造出符合学科特点、适应学生发展、有质量的深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威海市北竹岛小学)

猜你喜欢

高阶表格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组成语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