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图书馆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综述
2020-09-26刘小莉卢建红
刘小莉 卢建红
摘 要:作为新时期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惠民工程,“农家书屋”能够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文化需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区县级图书馆在管理“农家书屋”时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力求为最大化实现“农家书屋”的重要价值、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8-0103-02
关键词:区县级图书馆;“农家书屋”管理;问题;对策
1 背景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多[1]。建设“农家书屋”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满足农民群众在各方面的文化需求,“农家书屋”是指在农村建立、为农民提供各类阅读资源(主要包括图书资源、报刊资源、音像资源和电子资源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资源)、具备公益性特征的文化服务设施,其具备图书馆性质,是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主体,区县级图书馆承担着促进“农家书屋”发展的重要职能,为此,区县级图书馆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全面了解现阶段“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情况,科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这些问题。
2 区县级图书馆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当前,“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主要由村干部兼任,由于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地对“农家书屋”进行科学管理,导致“农家书屋”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诸多管理问题,如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凝聚力、“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不固定等。这些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家书屋”价值的实现,导致区县级图书馆难以取得理想的“农家书屋”建设效果。
2.2 未能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
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当前,由于未能形成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大部分“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都缺乏规范性和有序性[2]。例如,由于未能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农家书屋”的图书借阅流程,导致许多“农家书屋”在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图书遗失、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农家書屋”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3 现有图书种类较为单一
当前,受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家书屋”拥有的图书种类都比较单一,不够全面,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3]。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农家书屋”超过60%的书籍都是农业主题书籍,还有大约20%的书籍为养殖主题书籍,其他类型的书籍则非常稀少,显然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大部分“农家书屋”也没有主动为农民群众订阅最新出版的报纸、杂志,阅读资源的时效性不强。
2.4 宣传工作落实不够全面到位
宣传推广工作同样是区县级图书馆在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时必须落实到位的工作,唯有通过高水平的宣传推广工作让农民群众了解“农家书屋”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培养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农家书屋”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当前区县级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的宣传推广力度严重不足,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4]。
3 区县级图书馆有效解决“农家书屋”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区县级图书馆需要先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确定“农家书屋”选址,在交通便利、周边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或农村中小学校附近设立“农家书屋”,为农民群众的图书借阅提供便利。二是丰富图书类型,增强图书种类的多样性。区县级图书馆应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制订合理的图书配置方案,增强藏书配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保证藏书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农民主体在各个方面的阅读需求。三是建立管理工作档案,以档案的形式记录“农家书屋”的实际管理状况、对“农家书屋”的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切实改善农家书屋管理实效。在此过程中,区县级图书馆应将“农家书屋”的实际管理效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四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县级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对“农家书屋”的高效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质量。
3.2 健全综合图书管理制度
为推动“农家书屋”管理朝着规范化和有序化方向发展,区县级图书馆必须健全“农家书屋”综合图书管理制度,规范图书管理流程并严格保证图书管理人员按照流程进行科学高效管理,力求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图书服务[5]。笔者认为,区县级图书馆应全面了解现阶段“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农家书屋”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项细节要求(如开放时间方面的要求和图书借阅方面的要求)。同时,区县级图书馆还应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建立与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力求实现权责统一,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3 打造高效的图书管理队伍
工作人员是从事“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的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是改善“农家书屋”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6]。为此,区县级图书馆应重视开展面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力求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信息时代,区县级图书馆还需通过培训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管理需求。除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外,区县级图书馆还应优化人才招聘流程,改变由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工作人员的单一做法,通过招聘引入兼具扎实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图书管理人才,切实改善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质量。
3.4 引入创新图书管理模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区县级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引入具有创新意义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实现创新管理[7]。为此,区县级图书馆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学习“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打造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管理模式。二是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的能力。除构建信息化图书管理平台外,区县级图书馆还应主动探索实现各项新兴信息技术与“农家书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如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图书借阅数字模型,并应用这一数字模型分析群众的借阅习惯,从而增强图书搭配方案的合理性;应用射频识别标签这一物联网技术,对“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有序管理,将射频识别标签(也可以使用二维码)内置于图书,通过扫描射频识别标签即可快速获取图书信息、进行图书借阅和归还信息登记,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与服务效率。此外,区县级图书馆还应为“农家书屋”开通网上借阅功能,让群众能够方便地应用智能设备进行图书预约[8]。
3.5 做好相应的宣传推广工作
宣传推广同样是“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针对当前宣传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区县级图书馆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增强农民群众对“农家书屋”的认知,帮助他们了解图书借阅流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9]。笔者认为区县级图书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开展“农家书屋”宣传推广工作,为“农家书屋”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群众推送最新上架图书、最新服务和最新活动等信息,使公众号成为群众了解“农家书屋”的窗口。二是设计开展对农民群众而言具有吸引力的阅读主题活动,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10]。例如,区县级图书馆可以从“贴近农村、服务农业”这一“农家书屋”建设原则出发,组织主题读书会活动,促使群众共同围绕某主题开展阅读和相应的交流分享,提升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潘炜,陈庚.农家书屋困局及其技术突破路径:来自21个省份282个行政村的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9(6):98-106.
[2] 储节旺,刘秉玉.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3):36-44.
[3] 顾平.基于公共图书馆下的农家书屋管理系统的实践探析:力博图书管理系统在南通市通州区农家书屋建设案例[J].剧影月报,2019(2):78-80.
[4] 许文强,刘晨晔.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12-17.
[5] 蒲克玲.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途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9):15-16.
[6] 张兆宇.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5):27-29.
[7] 陆爱斌.县级公共图书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平湖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8):61-64.
[8] 林肖锦.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文化样本:以“滕·小院”乡村书吧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9):32-35.
[9] 李国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4-11.
[10] 严贝妮,刘智群.众筹理念下农村民间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5):81-85.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