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2020-09-26李景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

李景文

摘 要:黄河文献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与价值理念。全面普查黄河文本文献、遗产文献,摸清存藏情况;在全面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揭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与精神特质;利用黄河文献,服务当代黄河治理、环境保护。因此,通过普查、保护、整理、研究黄河文献,传承黄河文明、讲好黄河故事,是当代学人的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8-0002-03

關键词:黄河文献;保护与利用;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与华夏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黄河奔腾不息,积贫积弱,既以慈祥、包容、奔放、豪迈的气质,孕育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播迁,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但也桀骜不驯,不时地怒号、泛滥、改道,造成了百姓的苦难,威胁着文明的延续。黄河安澜,成为华夏儿女最大的期盼。早在1952年,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就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视察黄河流域,2019年9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鉴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利用黄河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研究中华文明的初生、发展与成熟,研究中华文明的文字记录、理论形成、制度演变、时代变迁、生存变化、技术发明、族群融合等,理清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演进轨迹,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独特性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下的事情。

1 黄河文献的内涵

黄河文献是记录黄河流域因山系、水系等山川地缘要素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人文环境因素,因时而异、因势而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所形成的全部物质、精神活动产品的一切载体,涉猎地域广阔:包括沿黄九省区广大地区;涉及内容丰富:即有始祖传说、诸子思想、旷世史学、文学巨作、宗教信仰,又有农学水利、天文历法、数理算术、传统医药、灌溉工程、四大发明;既包含宗法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及治理理念、历史习俗,又关注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秦汉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载体形式多样:有甲骨、金石、简帛、纸、软硬盘、U盘以及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口述遗存等;就纸质文献来说,即有印本、抄本、稿本等专门著作,也有散见于正史、典志、方志、文集、实录、文书、档案、碑刻、类书、丛书、政书中的零散史料,还有散落在民间以口头传诵的口述史料等。黄河文献具有时空跨度大、遗存数量多、载体形式多样以及综合性、连续性、地域性等特色。因此,践行习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指示精神,挖掘和保护黄河文献是其重要一环。

2 黄河文献的普查与保护

2.1 开展黄河文献普查工作,摸清存量

黄河文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遗存和见证。要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记忆,就必须尽可能珍视存世的每一种黄河典籍、每一处黄河记录、每一段黄河文字、每一个黄河叙事、每一处黄河遗存。文化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利用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馆藏资源数据库、大型综合数据库以及各种书目、索引、政书、类书、方志、文集等工具书,全方位搜集有关黄河的文献资料,同时不可忽略私人藏书家、民间存藏的黄河文献资料,包括口耳相传的黄河文学、黄河艺术、黄河故事、黄河名人、黄河风情、黄河科技等,建立完整的黄河文献普查目录,弄清楚黄河文献专著和散篇的规模、形制、特点、存佚状况、馆藏情况与获取路径等。有条件的图书馆可设立黄河文献阅览室,档案馆可设置黄河文献专题档案库,集中存放有关黄河的各类文献资料,甚至包含濒危黄河记忆实物。

2.2 强化黄河文献的原生性保护

五千年的黄河文明,孕育了五千年的黄河文化,形成了五千年的黄河文献,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帛文、纸书文献等绵延不断,记录了黄河文化产生、发展、成熟的每一个印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载体无疑都经受着岁月的冲刷,存藏生命在一天天减弱,加之好多文献是唯一的存在,如甲骨文、金石文、简帛文以及档案、稿本、抄本文献等,一旦受损将无法弥补。因此,文化部门应弄清楚这些文献的存藏情况,了解其成书年代、书品成色、残损程度、存藏地点等,多途径改善这些载体文献的存藏环境,延长其存藏生命,如:执行国家标准GB/T30227-2013《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建设标准化黄河文献书库;成立修复机构,培养修复人才,适时修复破损的黄河文献典籍和实物;提倡古文献的寄存或托管,鼓励民间存藏人士将濒危黄河文献存放于条件较好的藏书地。

2.3 鼓励黄河文献的创造性转化

经历岁月、战争、兵燹、虫噬后留存下来的黄河文献,数量有限且存藏单一,除了进行原生性保护,文化部门应创造性转变这些载体文献的存藏方式,如:编纂综合性、专题性大型《黄河文献丛书》《黄河治理工程文献丛刊》《中国地方志黄河历史文献专辑》《黄河流域金石碑刻文献集成》等,采用仿真影印技术,真实再现存世珍稀黄河文献典籍,使其化身千百,走入平常百姓家;点校整理出版黄河文献,尤其是历朝历代的治黄奏疏、治黄方略、治黄理论、治黄文书、治黄水册、黄河舆图等档案、稿本、抄本,为黄河水利史、环境史、灾害史、科技史等研究者提供资料基础,为黄河流域环境治理、黄河治理的决策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的参考与借鉴;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风民俗家风家训口述资料集,全方位、多角度抢救黄河流域的民间文化,形成可阅读、可存放、可视听的文献资料,彰显黄河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风貌。

3 黄河文献研究

3.1 丰富黄河文化的内涵

不同载体的黄河文献,记录了黄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揭开黄河文献的面纱,追寻黄河母亲的足迹,彰显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精神标识,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艺术基金以及各级各类政府基金项目应重点支持黄河文献整理与研究,虽说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黄河文献、环境、治理的课题立项,但还远远不够;古籍整理工作者应加大黄河文献整理的力度,多维度编纂黄河丛书,系统性研究黄河文献,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精髓,再现黄河文化的恢弘与灿烂;科技工作者应重视黄河文献的挖掘,开启科技创新之路,借鉴历代治水方略保障黄河安澜;古籍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做好黄河文献的搜集、管理和保护工作,而且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黄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如编撰黄河文献书目提要,编制黄河文献题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资源数据库,标点校勘馆藏珍贵黄河文献,尤其是挖掘众多典籍中的零篇散句,使散落的黄河文化连贯起来。只有全面展示黄河文献的时代印记,才能加深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阐释,才能使黄河文明在当今世界发扬光大。

3.2 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号子”唱响黄河纤夫,“鱼跃龙门”开启事业成功,“紫气东来”牵出老子骑牛写经,“丝绸之路”话西安,河西宝卷广流传,大槐树下寻祖根。黄河、黄土、黄皮肤创造了浩瀚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文字文学、戏曲歌舞、艺术艺人、民俗民风、传统手工艺、科学科技等,塑造了黄河文化雄浑博大的气魄、朴实无华的品质、化育众生的胸襟。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传承历史、书写新时代的责任,既要挖掘记录在书本里、散落在大地上、记忆在大脑中的黄河故事,编纂黄河故事集、黄河文化系列丛书;还要挖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经典故事、英雄人物、文化典故、道德礼仪等元素,深度开发创作具有黄河特色、时代风貌、民族内涵的文学作品、舞台剧目、动漫产品、影视歌曲、话剧小品、实景演出等,从而赋予黄河文化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尤其不可忘记英雄的人民、英雄的黄河早在20世纪所哺育的革命传奇,如延安、宝塔山、杨家岭、西柏坡,平型关、阳明堡、台儿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焦裕禄精神、铁军精神等一座座庄严的纪念碑、一组组英雄的群像、一场场泣鬼神的战役。文化部门、宣传工作者应深入挖掘这些红色的历史、红色的事迹、红色的人物、红色的遗址、红色的文化等,编写一批图书,创作一批影视、书画、歌曲等艺术作品,尤其要将故事、人物、遗迹、遗址等结合起来讲述,谱写新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激发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进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不可忘记勤劳智慧的黄河儿女治理黄河、建设黄河的丰功伟绩,三门峡、龙羊峡、青铜峡、李家峡、小浪底等一座座横亘在黄河上的大坝,防洪、防凌、调沙、发电、灌溉、旅游、航运,既实现了黄河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又使桀骜不驯、惊涛拍岸的黄河岁岁安澜。一批批水利工程的兴建,一条条高压线路的延伸,一座座美丽水城的装扮,一张张脱贫致富的笑脸,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感人故事。讲述这些故事中的人和事,传承这些故事体现的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增强黄河儿女战天斗地、奋斗新时代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3 激活黄河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活”文献。虽说国务院已公布了若干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录、历史文化街区名录、名人故居名录、历史建筑名录、革命文化纪念地名录、农业遗产名录、工业遗产名录等,但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仍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文化遗产大调查,全面梳理遗产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民族风情、时代记忆,尽可能抢救性保护散落民间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要规划建设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民俗馆、主题馆以及文化公园、遗址公园、教育基地等文化设施,要打造一批文化遗产实景演出剧、影视剧、非遗项目情景剧,举办一批非遗文化周、非遗书法绘画摄影赛。不仅如此,文化部门还要广泛采用多媒体、线下线上、实体虚拟、展览宣传等传播方式,让黄河文化遗产为人民大众所关注、所喜爱、所传承,让藏在博物馆、纪念馆里的黄河文物、黄河人和事,让陈列在大地上的自然遗产、人文遗产、水利遗产、历史遗产,让书写在黄河文献里的河图洛书都活起来、动起来,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丰富多彩。

4 黄河文献利用

4.1 挖掘黄河文献的现代价值

黄河治理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治河实践、治河方略、治河理论、治河文化、治黄舆图、治黄人物、治黄政务、治黄工程,积聚了大量黄河泛滥记录、水患情景记录、治水工程史料,反映了人类与黄河从斗争走向和谐的历程。例如,现存的大量明清时期治河文献专著《问水集》《河防一览》《黄河图说》《治河方略》《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再续行水金鉴》以及散见于正史、档案、奏疏、方志、碑石、类书中大量黄河水利的散篇文献等,其内容涉及黄河水利、水文、水情、水患、筑坝、疏水、工程、技术、人物、经济、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研读这些文献资料,了解不同朝代、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发生水患灾情的具体情景,筑坝拦洪、疏导洪水的技术方法,使用的治水材料、工程技术等治水方略,灾后的水政研究、环境治理等,揭示其运作机制,探讨其规律性认知,一方面可以为当代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绿化植被、增加湿地、减少泥沙、战胜水患等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参照;另一方面也可为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治理江河湖泊水患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参考,同时对黄河水利史、水文史、灾害史、环境史、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黄河流域遗存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无论是人文遗存、自然遗存,还是红色遗存、水利遗存、考古遗存等都承载了太多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因此,一方面要让这些遗存成为珍贵的、甚至是不可复制的资源服务于生产、生活、学术、教学等,成为改造自然、装扮大地的素材;另一方面要让“黄河故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顶层设计,组织专家规划黄河遗产的申遗工程,使之早日进入联合国的世界记忆名录。

4.2 建立黄河文献合作共享机制

黄河流域地域一体,文脉相通,资源底蕴深厚,无论是文本文献,或是实物文献、口述文献,亦或是存世文献、数字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报告等,各省区文化、水利等部门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都有大量存藏且丰富多彩。因此,有关部门应合作搭建黄河文化交流平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共享丰富的存藏资源、数字资源、遗产资源、考古资源及优秀的讲座资源、展览资源、展播资源;共同开展黄河文献利用公益讲座、黄河文化创意大赛、文献文物修复活动;讲述黄河故事,博览黄河文物、黄河遗存、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黄河文化创意产业链。文化部门要力争实现黄河文献存藏单位的互通有无,把缺失的珍贵文本通过仿真再造的方式进行补配,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或者尽可能利用数字技术将文本文献转变为数字资源,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打破文献原有的组织结构,将大量的文献还原为不同程度的知识单元,实现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地理信息、科技信息、人物信息等的高度整合,形成更多综合性、专题性、专门性的数据库,使读者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获取任一文本的原文阅读及多维度的信息资源检索,真正提高黄河文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http://hnjgdj/gov.cn/2019/1015/48906.html.

[2] 苗长虹.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N].河南日报,2019-11-01(009).

[3] 杨国龙.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1):102-107.

[4] 王乃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J].中国水利,2020(5):50-53.

(編校:崔 萌)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
六安市红色遗址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吕家河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谈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新时期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