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体系构建
2020-09-26刘丽丽
刘丽丽
摘 要:文章调研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对其学科服务内容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学科服务内容体系,分别为核心层服务、中间层服务和边缘层服务,按照服务方式划分为智慧型学科服务与传统型学科服务,并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学科服务质量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8-0037-04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体系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已成为其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学科服务内容体系、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实现学科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和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学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近年来,学科服务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手段,引发了学界的广泛热议。尤其是自2017年我国启动“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以来,如何使学科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双一流”高校建设,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提升竞争力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学者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学科服务现状研究
在研究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方面,董同强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存在权责边界模糊、服务规划顶层设计缺失、协同共建制度缺位及服务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李素娟从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品牌意识、人员素质、服务水平和普及性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袁红军通过调研指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制度不健全、内容单一、服务方式少等问题。在对学科服务策略的研究方面,李素娟认为应从人才和科研着手,促进学科服务建设;徐春等人提出可通过成立科研支持服务部门、培养科研支持服务人才等手段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支持服务水平;袁红军提出可以从服务制度、服务内容等方面着手,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质量;任欣欣认为可通过学科文献建设、服务平台建設、改革创新用户服务、提高学科馆员业务素养等方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在针对学科服务问题的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讨,缺乏数据支撑,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在提升学科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方面,虽然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但策略表述存在一定的趋同性,缺乏创新。
1.2 学科服务馆员队伍建设研究
张海梅指出了学科馆员应具有的核心能力,并就加强学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刘静认为在增加图书馆资源储备和提高硬件建设水平的同时,应提高学科馆员的“软实力”,并对新形势下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笔者发现学界对学科服务馆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较少。
1.3 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孟繁晶等人针对民族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展开了研究,总结了民族院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模式、服务方式、服务载体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从人员素质、资金筹措、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高黛云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需进行理念优化、制度优化和服务优化的观点,包括制度的存在性优化和完善性优化,以及服务对象优化、内容优化、方式优化等。学界针对各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类型、各区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普及。
1.4 智慧化学科服务研究
董同强分析了构建智慧化学科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智慧化学科服务空间和智慧化学科服务平台展开了具体研究。刘妍提出了可以从重塑服务思维、实现技术增值、优化顶层设计等方面实现智慧化学科服务。虽然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智慧化学科服务的观点,但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如何实现智慧化学科服务的研究成果较少。
1.5 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孙波等人对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许子媛基于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从合作建立、合作路径、合作策略等方面对学科服务联盟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学界探索更高效的学科服务模式提供了思路。
2 “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研
2.1 调查对象及项目
笔者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利用网络调查法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站上的学科服务相关栏目进行了浏览与统计分析,发现已有32所高校图书馆在其网站主页设有学科服务栏目,而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高校的图书馆未设置相关的栏目。详见表1。
2.2 学科服务现状分析
笔者对比了其他学者的早期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开展学科服务的图书馆数量有所增加,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科服务整体运转状态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科馆员数量与服务院系数量不匹配。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数量远远少于服务院系数量,如湖南大学图书馆仅有的5名学科馆员需要服务25个院系的师生。该问题将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流于形式。二是缺少约束学科馆员的制度和规范。很多高校图书馆缺少针对学科馆员的制度和规范,其学科馆员在工作时较为随意,难以发挥自身工作的价值。三是学科服务内容差别较大,学科服务对象范围狭小。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学科服务内容较为全面,但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范围仅涉及科技查新等几个方面。此外,有些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忽略了研究生等学生群体,进一步缩小了学科服务对象的范围。四是学科服务方式较传统。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能够提供个性化、智慧化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较少,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传统。五是学科服务不够便利。笔者调查的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站只有点击学科服务栏目或进入学科服务平台才能找到学科咨询项目,操作过程繁琐,用户体验较差,不利于学科咨询工作的开展。
3 “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体系
在42所样本高校中,30所高校的图书馆明确规定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笔者可以从其学科馆员工作职责中了解其开展的学科服务内容。构建合理的学科服务内容体系,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辨别学科服务内容的主次,把握学科服务的精髓,进一步提升学科服务质量。笔者将这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站中关于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的文本按照词频分布进行了热词云图处理。见图1。热词云图可清晰展现这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也代表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较为普遍的服务内容。
3.1 学科服务层次
笔者根据学科服务内涵将学科服务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学科服务、中间层学科服务及边缘层学科服务。
3.1.1 核心层学科服务。核心层学科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科研支持服务。高校图书馆为对口院系提供包括学者中文成果、外文成果、个人简介、合作作者信息、研究方向等多种数据,并能够提供机构信息和对应文献的全文链接;为对口院系提供学术趋势与学科热点分析服务,提供学科数据、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等服务。二是学科资源建设及推介服务。高校图书馆协助对口院系完善学科资源建设,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资源及服务项目,分析评估对口院系各学科的数字资源,以此指导其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三是为对口院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并为其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四是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应及时回复对口院系师生提出的学科专业方面的问题,如投稿指南等。
3.1.2 中间层学科服务。中间层学科服务介于核心层与边缘层学科服务之间,如: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收集对口院系师生对馆藏建设及服务的看法,并将此作为调整馆藏结构及提高服务水平的依据之一;为高校各院系师生搜集所需的数据,为其提供决策参考等。
3.1.3 边缘层学科服务。边缘层学科服务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联系其他机构开展讲座活动等,如:高校图书馆有偿为社会群体提供查收查引和科技查新服务,大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都为社会群体提供了此类有偿服务。
3.2 学科服务类型
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容及服务方式的智慧化程度,将学科服务分为传统型学科服务与智慧型学科服务。
3.2.1 传统型学科服务。传统型学科服务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训或嵌入式课程服务,及时推广图书馆新增的资源及服务项目;通过面谈、电话及邮件等方式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学科参考咨询服务,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投稿指南、协助查收查引等。
3.2.2 智慧型学科服务。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学科信息导航为师生提供了一站式检索服务,通过开设学科研讨空间,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媒体等技术,开展了个性化、智慧化的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明确学科服务重点,强化核心层学科服务,巩固和拓展中间层及边缘层学科服务内容,开展多层次学科服务,推进传统型学科服务向智慧型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
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4.1 完善学科服务内容体系
4.1.1 强化核心学科服务,转变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并强化核心层学科服务,重点做好科研支持、学科资源建设等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加强与院系教师的联系,主动为其提供服务。
4.1.2 提高馆员素养,增加智慧型学科服务内容。学科馆员应与时俱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提高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开展智慧型学科服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的咨询服务,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4.2 加强学科服务平台构建
为了实现学科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的学科服务平台中仍存在学科分类导航质量差、功能单一、受众面小、信息加工深度不足、用户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学科服务平台的技术革新,不断优化平台的功能模块,扩充服务项目。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移动搜索平台和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创建学科交互研讨空间,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线上学科服务。
4.3 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学科馆员考评体系,加强对学科馆员的考核和约束,并制定学科服务相关标准,以保证服务质量;根据院系实际情况,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避免因学科馆员不足造成的学科服务形式化。
4.4 创新学科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高校图书馆间的交流合作,探索学科服务联盟等新型服务模式。二是将协同理论引入学科服务,重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促进学科服务的全方位开展。三是学习其他高校图书馆优秀的学科服务模式,借鉴成功经验,提升自身学科服务水平。四是推动学科服务模式向智慧化方向发展,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同强,马秀峰.融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构建[J].现代情报,2019(5):97-103.
[2] 李素娟.一流学科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5):113-117.
[3] 袁红军.“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8):76-81.
[4] 徐春,张静,卞祖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19):71-78.
[5] 任欣欣,张华,王丽华.基于用户信息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19(11):121-126.
[6] 张海梅.“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97-101.
[7] 刘静.学科馆员服务“双一流”建设的模式与途径[J].江苏科技信息,2018(20):16-18.
[8] 孟繁晶,张静,郑利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2):189-193.
[9] 高黛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内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问题与优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8(19):58-63.
[10] 刘妍,王天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5-10.
[11] 孙波,刘万国,谢亚南,等.“双一流”背景下面向PI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索: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9(4):54-60.
[12] 许子媛.面向一流学科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联盟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3):3-11.
[13] 刘晓莉,张雷.“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知识转移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6):235-240.
(编校:冯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