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培养途径

2020-09-26唐靖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论语教学资源

唐靖

如何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呢?

一、语文学科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复杂心智操作过程。常见的思维类型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此外,新课标明确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中的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提升思维品质作为新课标的课程目标。

二、語文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培养途径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坚持文本分析和善用学习任务群来促进上述课程目标的实现。

1.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教学资源可以从课内、课外和课堂中三个环节通盘考虑。

第一,挖掘语文课内教学资源的新意。所谓“新意”,就是在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推动语文课内教学资源的情境化和生活化。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由于学生对写景散文不甚关注,抓不住文章的主旨,也无法串联起景物来想象作者当时的感情。因而,教师就不能仅仅遵照教科书和课标的任务,按照空间顺序来完成情感梳理,而要有意将其与学生个体经验相联系。例如,引领学生探索文章的比喻修辞风格,分析喻体和叠词的使用特色,或者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心境下亲自去感受并描述附近同一处地点的景色。通过对比分析,体会朱自清在心中“颇不宁静”的条件下写出的朵朵荷花、田田绿叶、溶溶月色等美景背后可能隐含的复杂心理,引导学生透过意象体悟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以此触发并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二,有效利用语文课外教学资源。教师适当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利用诸如语文数据资料库、微课、慕课、相关影音资料等多媒体手段,既可丰富课外教学资源,又可拓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比如,教师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可以让学生查找和搜集战国末期秦、燕两国关系的史实,了解这篇叙事性课文的发生背景。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可以播放《荆轲刺秦王》的同名电影或相关舞台剧,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记忆整个故事,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进行更加立体、丰满的鉴赏等。

第三,重视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形象思维的产生,既可以通过感知、观察产生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唤起过往经验,在这些经验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最贴近课堂内容并且最能反映学情的教学资源,具有动态性和即时性,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中不断生成的教学观点中,及时发现能够激起学生过往经验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再通过师生、生生间的递进式梳理与探究,引发学生的经验加工和想象,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素材,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2.坚持文本分析,发展逻辑思维

新课程标准对发展逻辑思维的要求很多,这些要求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即辨析逻辑现象、树立批判意识、有逻辑地进行表达。

以《师说》的教学设计为例,从“辨现象、树意识、学表达”的逻辑三层次教学目标来看,教师可以在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很熟悉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三步”走进文章的逻辑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师说》是一篇说理议论文言文,必须找到并明晰总论点和分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该文的主旨是阐述“师道”,具体来看,全文共4段,教师与学生可以大致概括出每一段的主旨,进而画出其行文的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第一段,开篇点题,说出了“师”的职能和“师”存的依据;第二段,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当前“师道”出现的问题和现状;第三段,作者指出“无常师”和为师的条件;最后一段,点明文章写作的缘由。这样,就把全文的大体逻辑结构清晰地罗列出来了。

3.善用学习任务群,提升思维品质

新课标创建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了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为多维度的语文思维品质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和发展平台。

具体来看,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编排特点符合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要求,分别体现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三个方面。以“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联系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薄弱等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论语》思想中的生命情怀”的主题任务活动。在确保学生单篇精读了课本中的《论语节选》之后,带领学生搜寻《论语》中其他的经典篇目和语录,指导合作小组进一步开展广泛的群文阅读,在点面结合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独创性,以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结果,例如用列表或图式列举《论语》生命观的来源,绘制《论语》生命观的逻辑推理结构图,开展主题演讲或写作相关论文等。最后带领学生总结《论语》生命观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指引学生从诸如“有教无类”中明确教育和生命平等观,在“因材施教”中品味生命的独特性,在“我欲仁,斯仁至矣”中感受生命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逝者如斯夫”中了解死亡的必然性……从而领悟《论语》中的生命智慧和生命情怀,增强道德修养与生命意识。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论语教学资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