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回避分类讨论的六大策略
2020-09-26张魁
张魁
[摘 要] 分类讨论是常见而重要的一种解题策略,它较好地体现了对“能力”的考查,备受命题者的关注,是当下高考热点问题.当然,分类讨论需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就对思维的严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时常会因为考虑不全面而导致解题失误. 从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的角度来思考,有些问题可简化或避免分类讨论.文章对此进行一些归纳探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分类讨论;回避;策略
正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不仅可以达到化难为易的解题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解题的大局思路与总体思考能力. 分类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其重要性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明显体现.通过合理分类可以分化问题,化零为整,一一击破难点问题,在讨论时需做到不重不漏,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事实上,分类讨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适用,有些题型浅显观察似含有分类因素,但当对问题本质深入观察和细致分析之后,又可避免繁杂的讨论过程.因此,我们在关注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基础上,也需克服动辄讨论的思维定式,不可盲目而呆板地进行分类讨论,而应充分挖掘潜在的特殊因素,灵活机动地运用适当的策略,从而简化或回避分类讨论.
引参换元,规避讨论
换元法是将某个式子视为一个整体,引入新的变量,从而将问题转移到对一个新对象的研究中去,使问题得到简化. 当我们以一个新字母替换题目中的整体时,则可以规避分类讨论的繁杂过程,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1:当a>0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a-2x.
分析:本题若先平方,则需进行分类讨论从而获解,过程烦琐.而通过换元法令■=t,可避免讨论,简化解题过程.
解:令■=t,则t≥0,且有x=a-■. ?摇代入原不等式,据条件a>0,可化简得2t2-at-a2<0,所以-■ ■参数分离,避繁就简 例2:设函数f(x)=x2-1,对于任意x∈■,+∞,f■-4m2f(x)≤f(x-1)+4f(m)恒成立,试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例题若直接进行求解,需经历多种情况的讨论来解决,过程烦琐不说,难度也较大,学生极易思维卡壳,造成错误.事实上,可以分离参数,解题的关键是将原问题完美转化为具体函数的求最值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解:据题意,可得■-1-4m2(x2-1)≤(x-1)2-1+4(m2-1),即■-4m2≤-■-■+1在x∈■,+∞上恒成立. 令f(x)=-■-■+1,x∈■,+∞,则当x=■时,f(x)可取到最小值,最小值为-■. 所以■-4m2≤-■,可解得m∈-∞,-■∪■,+∞. 整体思想,免于讨论 所谓整体思想,望文生义就是将若干式子组合为一个整体,直接或是变形后可代入另一个式子,从而减少或回避求解单个变量而导致的烦琐运算,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而且富有创造性. 事实上,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若能从全局着眼深入观察特征和本质,则可以免于讨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试求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所有复数z,①z+■∈R,且1 分析:按常规解题思路,先设z=a+bi(a,b∈R),然后再讨论求解,会导致题目变得复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也較易出错.这时若从整体思想入手,将z+■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化归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则可以有效回避讨论,使复杂的题目变得简单,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