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碎片化学习理论,优化高中数学微课程开发
2020-09-26成亮
成亮
[摘 要] 在当前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通过便捷的渠道被人们所接收,将这一现象运用于教学领域的碎片化学习理论应运而生. 文章结合碎片化学习理论的研究,分析了高中数学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并探讨了操作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在现代生活中,诸如抖音、快手等App通过微视频这种简短而灵活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是否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灵活地进行学习呢?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理论,将该理论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优化微课程开发,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观看对应的微视频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更加深入而有效的理解,这也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碎片化学习理论和高中数学微课程建设
碎片化学习理论强调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共享系统,将碎片化的信息运用于教学领域,这应该成为我们开发和设计高中数学微课程的理论支撑. 如何让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呢?这也正是微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着力点,结合碎片化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
首先是从源头来进行把关,即教师要有效地整合优质的学习资源. 碎片化的课程资源应该要切中学生认知的需求,这些内容需要教师精心筛选和设计,我们要将最具教育价值、最能匹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说明和指导,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恰当的分层与分类,并有效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推送,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其次是处理好碎片化与整体性的關系,微课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它不是教师某一天为了教学的拓展简单制作的一节微课,它应该有着自成体系的完整性. 碎片化的微课程学习内容与学生短时记忆的工作特点相对应,人脑可以接收大量的知识,但是它们保有记忆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导致很多学生会将很多信息遗忘掉. 碎片化的学习避免了学习内容的蜂拥而至,可以让学生有效咀嚼和吸收,但同时教师也要兼顾各项内容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保证学习内容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然,进行高中数学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学法引导,毕竟微课程学习集中在学生的课后实践,碎片化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在对应的时间内全方位的投入,因此如何降低外界干扰,如何及时将碎片化的时间和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资源,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
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中的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优化微课程的设计,将知识以更加生动而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探究体验. 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教学方法应该融入微课程的教学之中.
1.?摇直观化的教学方法
抽象性是高中数学概念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的过程,由此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内容的认识. 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制作各种微视频时要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要借助实际物体、自制教具、动态画面等方式和方法来引领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研究,以此让学生能有效地触摸抽象概念的实体,提高他们的认知效率.
比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初中已经学习过较为简单的函数概念,但是高中阶段的相关内容更加抽象而复杂,很多认知需要学生有效重构,因此在进行微课程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务必要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围绕自由落体运动来建立速度变化的函数模型,教师就可以将自由落体运动的视频以逐帧播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更具直观性的感性认知. 高中有关函数的认识很强调集合、映射等概念,教师制作微课程的相关视频时要注意讲解过程中的逐层递进特点,并将函数的相关概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配合一定量的例题,帮助学生有效解读.
2.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提及“数形结合”,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研究思想,华罗庚先生还曾写过一首小诗:“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其实,数形结合还应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面对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图像,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同时也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研究方法的理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图形,如果要借用各类工具,则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但是如果不用工具,则必然导致绘图的准确性存在缺失,但是在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微视频的制作可以适当地进行编辑,有些画图的过程可以通过快放的方式播放,这既能展示绘图的全过程,也能有效地缩短微视频的总时间. 此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观看也是有所选择的,部分画图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察教师画图的过程,从中掌握相应的方法,并由此来理解对应的几何思想和方法.
比如异面直线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的一道门槛,很多学生虽然初中阶段对同平面中的直线关系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但是空间想象能力却严重不足,他们很难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 面对这种状况,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模型的摆放来强化学生对空间关系的认知. 此外,降维处理也是立体几何研究中最常规的思路,如何实现降维,我们还是要通过图形的绘制,让学生将相应的场景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所以在视频制作中,教师将绘图过程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处理形成认识.
3. 凸显对比的教学方法
形式繁多是高中数学的学习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加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比较. 这一点尤其是在新旧概念的对比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引导学生进行关注. 对比应该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将相关过程穿插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这也是我们的常规操作,但实践表明,不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认识密度如此之高的信息轰炸. 如果我们将这些内容以微课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研究,这样的教学将更加灵活,学生也将能够有效地理解相应的知识.
比如在研究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概念比较制作成微课视频,从函数概念、函数性质、函数图像等多个角度展开比较,这样的操作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有关对数函数概念本身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特征再一次进行学习,这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建构大有帮助.
结束语
对很多学生来讲,为什么高中数学学起来很难?这首要的原因就是数学概念相当繁多,它涉及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解析几何等,很多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这样必然就增大了学生进行理解的难度. 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学生也很难形成生动而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如果辅以微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能有效地推动课堂向课外延展,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个崭新而高效的学习平台.
综上所述,在帮助学生有效化解学习难点,提升他们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过程中,基于碎片化学习理论的微课程教学将为学生的学力提升和效率强化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