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美术教材 提高有效互动

2020-09-26陈清珠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积极性

陈清珠

【摘要】在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局面,在教学中的美术教材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美术教材应用得当,从而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关键词】美术教材  有效互动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4-0103-02

想要让一节课充满生气是需要很多要素的,像是老师备课准备程度如何,学生的配合性如何,教材是否生动有趣,这些都是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起美术教材的重要性,因为如果美术教材应用得当的话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整天看到的是枯燥乏味的课本,如果能够时不时让学生看到有趣生动的美术作品,这样会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毕竟现在的美术教材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欣赏,提升美感的,还要学生从中感悟出含义,美术教材现在经过多次修订已经成为了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教学资源,所以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借鉴教学作品。

一、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

如果是想要通过使用美术教材提高互动的话,那么首先就是要让老师自己对美术教材有所了解,然后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使用美术教材,老师在课前应该要进行积极备课,如果是发现关于美术相关专业问题的话最好可以自己解决掉,然后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即使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了,但是还要学生的配合才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态度很重要,最好可以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加亲切,对待学生也自然和蔼可亲,这样学生也会相应的产生愉悦的心情,然后就可以在课堂上互相充满激情的互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误区,以为让学生听话就是一名好老师,但是如果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因为害怕老师就选择逃避是很不应该,一名合格的老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亲切地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一个自然放松的情况下接收知识,比如微笑就是一个很难办到的事情,老师每当进入教室的时候都应当摆正心态,变得积极乐观,这样才可以和学生积极互动。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当告知对方相应的解决办法。美术教材就可以充当一个恰当的工具,可能老师在很多问题的讲解中学生并不是很理解,那么就可以通过美术教材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明白问题所在。美术教材因为其权威性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一般都有所讲到。

二、学生应当充分使用美术教材

如果想要在课堂上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是很难的,因为老师的精力有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分组,找一个学生当组长,然后就可以通过分配任务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任务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在使用美术教材这个学习中还是很难见到组长模式的,在小组任务完成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思考,小组内部的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从而让任务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交流想法。另外就是在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的时候,老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要去各个小组看看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发现某一个小组有什么难题的话也要积极发言,给学生出主意。

三、给美术教材添加小故事

在给学生展示美术教材的时候,如果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美术作品的含义,那么就可以将图片或者是其它的美术作品赋予新的故事,如在学习关于草原的段落时就可以将一张关于草原的图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草原有一个更加生动直观的印象。如果学习的是叙事性的小故事就可以将这个小故事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话大家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如果是一些文言文或者是诗篇的话就可能要学生达到背诵的程度,然后可以将每一个句子都通过一张美术作品表达出来,那么大家就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就大体记住诗篇的句子,然后在课下稍加复习就可以了。

四、让美术教材和多媒体相结合

如果想要让美术教材更加生动形象那么就可以让美术教材和多媒体相互结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加生动丰富的形象,从而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更加生动。在多媒体中将很多动画和图片相互结合,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声音放到里面,从而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加逼真的场景,这个是很多老师都在尽力想要努力达到的效果,在课堂上如果是这样教学的话,学生会更加愿意上课,更加愿意听老师讲课,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会大大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五、通过美术教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为美术教材一般都是国家统一制定的,里面的内容都具有借鉴性,所以可以借助于美术教材,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美术教材使用的目标之一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动脑、动眼、动手能力。动脑就是可以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动眼就是通过使用美术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敢于實践能力,最关键的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描摹其中的一幅画或者是制作一个手工艺作品,甚至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制作出一个美术作品,通过这种亲自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如果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某一个美术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密程度。在使用美术教材的时候不一定通过成绩来区别学生学习的好坏,可以通过比赛评选的方式让大家公平选出最好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方式更加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大家都积极参加。

六、师生互动很重要

当在使用美术教材的时候,如果只有老师的教学也是不行的,还应当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否则就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如果老师一旦使用美术教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毕竟平时的学习都是以书本为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能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添加上一点点小小的画面感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所以老师在使用美术教材的时候学生的互动性会更加高一些,但是想要让学生在整节课都是积极互动的也是有难度的,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比如可以设置小奖励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当遇到困难后能够积极寻找帮助,而不是选择听老师的讲解,当然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选择出完成任务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也分很多种,如可以给奖励的人一朵小红花,每周评比看谁的小红花最多,或者是可以给奖励的人一个笔记本或者是一只设计感强的笔,让学生有兴趣夺得奖品。另外除了设置奖品也可以通过和家长汇报学生的互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最好可以让学生在场,不会让学生对这种交流情况焦虑而对老师产生误解。

七、加强对美术教材中文字的品读

美术教材中很少会出现文字,但是仅有的文字都具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老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细细品读。美术教材中不同段落中的文字存在的价值也有所不同,想要表达的意义自然也不同。因此,一方面老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注重加强对美术教材中文字的细细品读,并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基础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美术作品的旁边通常都会有一些比较小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关键性词语。另一方面,经常性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这些文字,以此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准确的把握教学线索

美术教学课堂互动就是指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以此更好地传递美术知识和技巧。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出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合理地加强师生互动,以此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的魅力所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知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不单单可以活跃美术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有助于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教学互动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十分有利。美术教材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在编写的过程中,其中有很多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线索。老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应该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教学线索。美术教材中通常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也就是美术学科知识的线索。另一条为暗线,也就是利用美术语言体现该学科的教育功能。

九、准确的把握互动的“内涵”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若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产生好感,并且相互尊重,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老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宽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增强学生快乐的学习感受,将学习变为享受。相对于其它学科教学来说,美术教学自身要更活泼、和谐一些。因为美术学科不在期中和期末考试范围内,学生不必面对考试的压力,仅仅是单纯的欣赏美术作品,学習美术知识和技巧等。相对来说,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要更放松一些。当然,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并尊重每一名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述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以此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十、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需要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也是美术学科的一个重要优势和特点。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加强对学生动手、动眼和动脑能力的培养,其中动手就是运用美术知识的实践能力。动眼能力则是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脑则是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老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多与学生之间交流,引导学生勤动脑、多观察、多动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以贴合学生需求的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既要做到教学活动多样化,同时也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使用美术教材,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毕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愉快的学习是最重要的,要让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主动请教老师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观看美术教材从而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后还可以将美术教材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教材的兴趣,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沈国强.把握美术教材,提高有效互动[J].教育科研论坛, 2011(5):89-90.

[2]王刚.把握美术教材分析的几个点[J].小学教学参考, 2012(12):82.

[3]陈欣.浅谈把握美术教学中的几个实质问题[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1):122.

[4]张开升.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灵活实施美术教学[J].读与写旬刊, 2010(7).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