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景语皆情语

2020-09-26曹周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桃花潭水拟人手法

曹周霞

一、赏景入境、以景悟情

1、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2、出示景物:飞流而下的瀑布、水平如镜的湖面、雨后的鲜花、气势磅礴的黄河、丰收的果园、飘落的黄叶、随风舞蹈的芦苇、含雨带露的果实、雪后的田野、萧瑟的雨夜、璀璨的星空、冷清的街道、在树叶上跳舞的露珠、夕阳照射下的薰衣草……这些都曾经出现在作者的笔下。

“昔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借景抒情”作文乐园。

二、欣赏作家笔下的景语

(1)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夜莺之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经是残垣断壁的凄惨画面,说明战争破坏严重和敌人的狠毒。

(2)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秋天的怀念》。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 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

(3)品诗中景。诵读古诗,品诗中景: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借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说诗人的愁思就像这一江东流的春水绵绵不绝。)

(4)借景抒情的作用。通过读文中景,品诗中景,我们知道了借景抒情的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情景交融,抒发作者的情感。⑤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写法指导

(1)巧安排,顺序清。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按空间顺序: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有时按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春到夏;有时用逻辑顺序。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每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热烈的气息。下午,太阳还没有落……明亮的带子。《三峡之秋》很明显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高大的皂荚树》以季节的变换谋篇构局。

(2)细观察、抓特征.叙事的过程中写景物要有选择,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他的景色略写或不写。

(3)修辞手法来增色:①用拟人的手法。《夜莺之歌》一文中”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②用比喻的手法。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中写春花“红的像火……”、写春雨“像牛毛……”、写春风“象母亲的手一样抚摸着你……”。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很好的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③引用、夸张、反问、排比……。从古到今,自然万物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感情,它会跟着你笑,追着你跑,陪着你哭……只要你心中有情,眼中有景,情景交融,并注意语言的规范使用,相信你一定也可以妙笔生花!

四、习作快车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乘坐习作快车,去语言文字的王国遨游吧!

(1)写一篇文章,試着借景抒情,题目自拟。

(2)结构清晰,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猜你喜欢

桃花潭水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情通万里外, 形迹滞江山
七步洗手法
赠汪伦
桃花远去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