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仪式在情感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2020-09-26赵雅卓李晋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情感教育

赵雅卓 李晋男

摘   要   情感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诉求。情感教育包含“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阶段,实践中需要良好的情境氛围、深入的情感体验以及正确的价值指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学校仪式具有情境性、象征性、教育性,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命活动创设教育情境、拓展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校仪式的特点与情感教育过程相契合的优势,深挖学校仪式的情感教育功能,开辟情感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视野。

关键词  学校仪式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是辐射教育活动全域、全程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情感教育过程包含“情動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情动感受阶段需要创设情境刺激感官,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理解阶段需要建构意义空间,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价值体系化人格化阶段强调学生内化社会价值,形成集体情感。学校仪式是常规而重要的教育形式,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情感。学校仪式种类繁多,包括大型的升旗仪式、宣誓仪式、成人仪式、开学(毕业)典礼、娱乐庆典,也包括微型的问好仪式、上下课仪式。学校仪式具有情境性、象征性、教育性,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命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中感受情绪起伏,在象征符号建构的意义空间中反思自我,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理解,进而内化社会价值,体验社会情感,形成稳定的社会人格。

一、在学校仪式中营造情境氛围,强化学生的情动感受

情感教育始于“情动感受”,“情动感受”意味着个体在多种感官作用下陷入整体情绪状态,理智范围内更积极投入活动状态并激活已有经验,形成边缘模糊的情绪状态。学校仪式具有情境性,通过创设特定的教育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角色意识拉回真实融合状态,调动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参与;通过身体在场形成整体情绪连带;仪式“反结构”阶段更使得学生情感释放,情绪感受得以强化。

1.仪式情境增强情绪感受

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的进入可以激发情绪使个体产生积极主动的情绪感受。学校仪式通过宏大的场景、统一的着装、契合的音乐、激昂的演说建构出生动的情境,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全面刺激,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感受。置身于仪式现场,其幕布、灯光、音乐、道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件,而变为具有情感意蕴的“装饰物”。装饰物虽以简单的形式呈现,却饱含着生命的情感投射。“‘装饰物与‘得体同源,能够表达情感的基本形式:生命的感觉。” 学校仪式最常见的装饰物之一是布景,不同颜色的布景形成不同的感官刺激,表达着不同的情绪状态。毕业典礼的布景通常以粉色、橙色等鲜艳明快的浅色调为主,营造出轻快明亮的情绪氛围,意在使学生感受“家”的温暖。然而,开学典礼的布景则以红色、金黄等深沉肃穆的深色调为主,意在营造庄严神圣的情绪氛围。置身于形象直观的仪式情境,教师不需要解释就能唤醒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通过倾听、观看、触摸,学生的综合感官被唤醒,感性意识被充分调动;通过对光线、空间、色彩的整体把握,学生的情绪感受变得灵敏,更容易对周围感性材料进行创造性想象,更容易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形成愉悦感。

2.身体在场引发情感连带

身体不仅是物化的存在,更是促进情感连带的意识存在。学校仪式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的身体在场是仪式活动的必要条件,具有重要的情感连带功能。第一,身体在场凸显情感关注点。学校仪式的关注点主要分为相互关注点和共同关注点两类。相互关注点指参与者彼此关注的事件,比如班级得分、流动红旗等物化的荣誉;共同关注点是基于权力、资源、身份优势而形成的关注,比如“明星学生”。关注点是学生情绪感受的着力点,学生只有拥有共同关注点才能引发情绪共鸣。身体在场凸显了关注点,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动感受。相比较坐在教室通过广播进行表彰,仪式活动中身体在场的表彰更容易引起学生欢呼,他们更容易感受荣誉,更容易获得情感能量。第二,身体共在促进情感共享。柯林斯通过研究谈话情境发现:笑声是通过集体连带而产生的。当人群中某个人发出笑声时身体的节奏会引发更多人大笑不止,充分表明身体共在会促进情感共享。 学校仪式中更大规模的身体在场使得学生更容易察觉到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比如站姿、眼神),更容易进入相同的节奏,也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此外,身体在场会形成相互监督。学生会越发关注周围人的行动并相互提醒停止小动作,把注意力转移到仪式的关注点。身体共在使得学生情绪感受性增强,个人的情绪经过集体连带作用被放大,学生的感受会在集体连带作用下变得更加饱满和丰富。

3.仪式的“反结构”状态促进情感释放

维克多·特纳是仪式研究的大师,他认为仪式是“结构—反结构—结构”的过程,“结构”状态下社会成员保持明确的等级体系,“反结构”状态下社会成员的等级关系则被消弭,仪式的本质特征即在于它的“反结构”特征。学校仪式“反结构”阶段社会关系界限变得模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的等级被暂时性颠覆,仪式参与者可以突破日常生活中的规矩而尽情狂欢。“反结构”状态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外在差异被暂时消弭,他们脱离社会角色的束缚共同扮演着“仪式参与者”的角色,彼此不受角色限制地表达自我、释放情感。

仪式的“反结构”特征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感受。学生能够暂时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尽情释放情感、调整身心,体验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关系和生活心态,然后集聚情感能量,以新的姿态重新投入学习生活中。仪式的“反结构”特征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互动,提高学生的情绪感受。学校仪式活动中师生摆脱了日常呆板的教学活动,突破了以往结构化的师生秩序。师生都可以纵情忘我地放松自己,这既是对日常秩序的反叛又是对消极情感的宣泄。挣脱身份的束缚,打破等级权威的师生互动更能够呈现真实的情绪状态,更容易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心灵相通。

二、在学校仪式中构建象征符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主客体融合并获得客体感性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范畴。学校仪式是各种象征符号动员、表演和言说的过程,通过符号象征而建构意义空间,并通过“呈现—赋意—接受—解释”的循环过程使学生内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从空间维度而言,象征符号把实存的物理空间延伸向观念空间;从时间维度而言,把当前的体验和过去、未来相联系。总之,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1.象征符号拓展情感体验空间

“象征是仪式的最基本构成单位,仪式中的物体、行动、关系、事件、体态都可以是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特殊的知识系统,是储存意义的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学校仪式是各种象征符号聚合而成的整体。象征符号既能够直接刺激感官、唤起个体情绪反应,又能够浓缩表达行动和事物的意义价值。象征符号在仪式实践中具有行动上的操作能力,是指引学生发展的积极动力。象征符号拓展了教育的空间范围,使学生从单纯的物理空间进入观念空间。学校仪式中的物理空间主要指由活动地点、师生互动以及装饰构成的实体空间,是肉眼可见的空间范围。观念空间则是指由仪式符号的象征意义构成的虚拟认知图景。正是通过象征符号的呈现,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被激发,经由物理空间进入观念空间,从而使得学校仪式得以完整。物理空间为观念空间提供了条件,观点空间使物理空间变得丰富而生动。如果只重视物理空间的设置则可能使学校仪式流于形式变成僵硬的程序化表演,如果只重视意义空间的建构则可能使学校仪式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变成盲目说教。

象征符号建构的观念空间饱含教师的情感引导和文化判断,表达了师生的生命意向,能够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并深化生命理解。例如,学位授予仪式中的“拨穗正冠”是一个典型的象征符号,表面看这只是一个“把流苏从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的简单动作,但它实际上象征着师友的陪伴和扶持,意味着社会的期望和关怀。“拨穗正冠”这个符号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比如感恩之情、留恋之情、关爱之情。此外,“拨穗正冠”这个简单的符号象征着人类对知识的求索欲望和敬畏之情。“拨穗正冠”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产生联想,反思人类为探索未知、积累知识付出的艰辛劳动,真切体会到知识所带来神圣使命感。正是这种情感体验使得操场不再是日常嬉戏打闹的活动场所,而变为饱含象征意义的观念空间;正是这种情感体验使学生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进入辽阔深远的观念空间。神交古人、启迪思想,体会到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总之,学校仪式正是通过“创造符号—赋意—呈现—接受—解释”的循环编码和解码过程使学生深刻体验符号所承载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内化为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

2.象征符号延伸情感体验时间

如果把仪式时间定为仪式活动开展所持续的时间,那么它通常指从主持人宣布“开始”到“结束”这样一个确切的时间范围。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不限于仪式活动所限制的时间内,反而可能跨越整个生命。象征符号延伸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时间范围,学生以“当前”为原点追溯过去、期待未来,使得情感体验从“此时此刻”延伸至“彼时彼刻”,从而使情感体验和生命理解的时间范围得以扩展。因而,学生在仪式中不是孤零零的现实存在,而是跨越时空的延续性存在。完整的仪式时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仪式开始前的期待和想象;第二,仪式过程中的回忆与联想;第三,仪式结束后的“反刍”与回忆。 相对地形成期待性情感体验、瞬时性情感体验和追忆性情感体验。

期待性情感体验指仪式开始之前学生将自己提前带到虚拟的仪式现场并对仪式程序进行预演,从而形成的或兴奋、或冷漠、或紧张的情感体验。期待性体验饱含着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好奇和憧憬之情,正是因为期待和憧憬,学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如果没有典礼和仪式去铭记传统,标注时间的流逝,将现实和梦想嫁接到历史之上,或者没有典礼和仪式来强化我们的价值和信仰,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空虚、贫瘠、缺少意义。如果没有典礼和仪式,任何文化将会枯萎和凋敝。如果没有定期的体现文化的事件,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我们也将失去方向。” 理想、希望、憧憬、好奇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积极的情感。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刻,人们总是倾向于集体的接受和考察,学校通过开笔礼、成人礼、入队入团入党等仪式的开展,让学生在畅想未来中完成角色转化。瞬时性情感体验是在仪式进行中伴随回忆与联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它同时包含着个体人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和未来人生希冀,其显著特征是整体性、现场性和超越性”。 生命是由很多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日常生活普通而繁杂。学校仪式能够挖掘平凡生活中的闪亮片段并放大一闪而过的小事件所蕴含的感动,引导我们从已逝生活中找寻情感能量。比如毕业代表致辞中的一个片段,致辞人的一个动作都能勾连起过往校园生活经历的回忆,曾经的温暖、美好、兴奋亦或困顿、抑郁之情都能在仪式联想中再次体验。追忆性情感体验是指仪式结束后学生对仪式场景进行反刍式回忆从而获得的情感体验。深刻的体验使人不由自主地回忆仪式中深刻的细节,唤醒当时的情感体验。尤其当它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仪式反思中汲取的情感能量能够促进他们积极应对挫折,用饱满的精神世界去拥抱未知、探索未来。

三、在学校仪式中凸显集体意识,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价值

情感教育不仅仅是生理机制的情绪反应,更是一种饱含价值判断、价值引导的行为。如果说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主要是从个体立场出发的话,情感价值化和人格化则是基于社会立场的引导。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内化社会价值,形成集体意识。 仪式在强化集体情感、促进集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如涂尔干所言,“任何社会都会感觉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统一性和人格性。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实现,在这些场合个体被紧密地联系起来,继而加深他们的共同情感,于是产生了仪式。” 学校仪式的根本特征为“教育性”,表现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即以浓缩的方式将所需要表达的文化、意识形态融于其中,以不断重复的固定程序将其投射给学生,使学生内化这些价值并从情感上认同。学校儀式的价值导向功能集中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国家想象与增强学生的社会依赖两个方面。

1.复演集体记忆,形成国家想象

学校作为国家的公共教育机构,关键责任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学校大大小小的仪式都不同程度体现着国家在场(比如入团、入队、入党仪式的宣誓、呼号),但最深刻且集中的莫过于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建立升旗制度以来“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以外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促进国家认同的制度化教育方式,主要通过诉说国家历史、赞扬英雄人物使得集体记忆复演,通过身体训练使得集体记忆得以沉淀,从而引导学生与非人格化的民族国家建立联系。升旗仪式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按固定程序进行重复,每一次升旗仪式都仿佛是对1949年那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国升旗仪式的重演。高昂的国歌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情绪,使得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冉冉升起的国旗上。通过升旗仪式能够清楚地感到“个人在社会中,在国家中;社会在个人中,在国家中;国家在个人中,在社会中”。

此外,升旗仪式主要通过身体实践使得这些集体记忆得以沉淀。身体是仪式的核心要素,升旗仪式之所以能塑造集体记忆并建构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实践,即通过程序化动作要求的不断重复形成身体记忆。相比较讲演、叙事等口头表达方式,身体实践更加直接且高效。身体实践不仅具有规范意义,更具有情感指向。身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诸如秩序、纪律、爱国等社会情感,经过仪式驯化的个体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听到国歌声就会自觉地保持肃静并行注目礼。至此,学校仪式通过身体实践完成了国家精神链接。

2.凝聚集体情感,增强社会依赖

学校仪式是集体交往的重要载体,增进了学生的情感交流。仪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交往的载体,集中展现了学生、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审美价值以及独特个性。学校仪式将无数单个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使他们尽情释放自我、积极互动。仪式活动中的集体共在和高度关注,使集体交往充满意义和想象,学生在彼此交流互动中获得生命的成长。此外,互动中产生的秩序感、集体感、道德感客观上形成群体力量,使学生不自觉地把自己纳入社会整体之中,共享集体情感。仪式活动中的集体交往会引发很多或美好或冲突的故事,但故事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故事背后情感的交流以及基于情感交流形成的集体认同。

学校仪式是社会期待的集中展示,促进学生愿景形成。学校通过制度化的仪式将其所珍视的理念、价值和意义以期待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愿景的形成。每一次学校仪式活动,小到服饰、座位安排,大到时间选择、内容编排,无一不是精心组织策划的。每一次活动背后都隐藏了文化规范与社会期待,饱含着祖先、国家、长辈的祝福与期待。学生仪式庄重而饱含深情的氛围把当下积极的体验化为情感能量,在美好期待中理解生命意蕴,感悟不同阶段角色要求,在多重期待中形成美好愿景,激活内在的发展动力。

学校仪式是社会关爱的生动表达,增强学生社会依赖。学校仪式提供了安全、鼓励、理解的氛围,有助于个体从自然依赖向社会依赖发展。学校仪式使学生暂别按部就班的日常学习生活,进入完全不同的场景。对于学生而言,抛开成绩、考核、作业、头衔等的束缚,他们成为单纯的仪式活动参与者,仪式活动使他们的心灵和行为获得重整。仪式中传承着父辈的期待与爱,包含着曾经的回忆与温暖,铭记着同伴的鼓励与支持。仪式营造出安全、鼓励、理解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归属感。在充满关爱和相互支持的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会更加喜欢团体活动、更容易遵循团体规则、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

参考文献

[1]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02).

[5]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 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赵雅卓(1991-),女,山西娄烦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李晋男(1987-),男,山西天镇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

【責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情感教育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