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0-09-26郭爱

求知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

郭爱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渐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合作成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合伙人之间的表达交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新的企业形式导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具有优秀表达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受到社会各行业的青睐。初中是学生进行各项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尤其在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因此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内容教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表达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21-02

引言

语言表达的应用不仅在于进行群体之间简单的交流,更在于要运用技巧在交流中促进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系,事半功倍地完成交流任务,因此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不同于其他科学类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多项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科目教学的最基本目的。由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群体间的有效交流成了工作成功完成的前提,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建立恰当的教学体系,通过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现实意义

1.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表达是进行群体交流的最基本直接的方式,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有效的表达能够使个人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存在感。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起到联系关系、促进情感交流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社交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同时表达能力运用在工作上能够加强与工作伙伴之间的意见交流,保持自己工作观点的新颖度与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个人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在与群体的交流中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与外在表现,影响了个人的形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技巧,从而将自身的观点与看法完整有效地阐述出来,加强与交流群体之间的沟通效率,同时加深群体对个人的认知,表现出自身的综合素质。

2.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外在表现

个人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表达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来,要想在群体交流中生动准确地展现出自己观点意见的前提是要具有足够的知识文化储备。此外,要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层次性、重点分明的阐述,也要求个人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与独特的观点,这就要求个人在表达过程中能够应用自身的知识进行补充,并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不断加深自身的知识底蕴,拓宽自身知识面,并在学习交流中建设自身的自信心,确保自己能够通过表达将个人的看法清晰地表现出来,促进与他人的情感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从而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表达能力教学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各企业结构的转变,我国的教育也逐渐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教学中不再只专注于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开始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开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阶段,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同时鉴于初中生自身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初中阶段也是进行知识教学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点任务,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今后的社会交流与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传统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虽然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但在大部分学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表达意识的培养,借助语文教材、社会新闻以及其他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自身的观点看法,并通过恰当的活动与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群体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表达方面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1.设置实践性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

不同于理工科类固定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在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引入实践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对话题内容进行思考。比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习《赤壁赋》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进行作者苏轼的相关资料查阅,了解苏轼一生的经历,这种了解作者的任务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前带动学生投入文章的学习中。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了解苏轼本人,并通过文章内容浅谈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通过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意见在大众面前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进行实践性课题设置时,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知识掌握程度布置任务,主要目的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交流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提高课堂气氛,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设置交流辩论竞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比赛心理与好胜心,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改变,高效率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由于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这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经常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会,并通过小组之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加强学生的表达。比如在进行《阿房宫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将两个小组分为甲组与乙组,由两组分别针对秦始皇的政绩进行辩论,讨论秦始皇一生的功过,并对阐述观点进行相关例子的印证,最终由全体学生评定出最佳辩论组,并对获胜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种辩论会能够激发初中阶段学生的胜负欲,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在课后进行其他资料的查阅,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想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必须具有条理清晰的观点,并通过观点选择合适的例子,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辩论会进行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持有的观点进行清楚直接的表达,同时也要对别人的反驳做出及时的回应,这种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反应能力,并激发其余学生对于表达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并且通过知识的学习与语言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创造良好的课堂表达环境

学生进行积极表达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课堂表达环境,带动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运用各种技巧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模式,主要教学形式是由教师进行知识的简单传授,学生单方面地进行知识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气氛单调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单方面的学习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学生观点的表达,阻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与表达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表达。比如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课堂本身,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思考。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并与教师在一问一答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表达能力有缺陷的学生,教师要避免对其过分关注,以适当的提醒带领该部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发散性思考,并通过恰当时机的提问与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表达信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结语

社会合作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明显,团队合作成了企业的主要工作形式,这就使表达能力成了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表达能力不仅表现在工作中,而且对于个人的人际交流与情感表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判断个人全面发展现状的直接手段,因此要想适应社会发展,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生必须加强对表达能力的训练。初中阶段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性话题、开展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并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表达环境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表达意识,通过对学生表达过程中问题的纠正与表达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岳剑.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5):43.

[2]马学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97.

[3]李泽武.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20(1):84.

[4]李小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2):85.

[5]仉智慧.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J].文存阅刊,2019(24):62.

[6]孔雪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课堂内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2):36.

作者简介:郭 爱(1979— ),女,湖南汉寿人,初中语文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