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分析

2020-09-26刘亚利张旭艳

求知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重要性核心素养

刘亚利 张旭艳

摘 要:抽象性和逻辑性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特征。由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尚且不足,而数学又是考查抽象思维的学科,学生会觉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们除了教授他们繁杂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文章作者分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并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通过什么路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重要性;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13-02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包括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大的方面。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广泛,包含了具有数学特征的抽象、建模、推理、运算、应用等方面,并且与数学概念、命题、思想方法、思维能力和數学应用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高中数学代数、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多个系统知识都在其中。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并且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素养和关键能力,这可以理解为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在此过程中反映出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品质等,也可以理解为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科书中的理论公式和概念定理,还可以在整个学习系统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 这种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 但是,这方面的价值形成非常缓慢。 它是通过逐步学习和积累而形成的。 这些数学核心素质的形成实际上是借助于学习理论,使学生不断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和培养,并最终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教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及总结经验,通过习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再进行强化。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思维素质和核心能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数学知识与技巧,它高于数学知识与技巧。形成了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就可以提高数学成绩。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

三、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 数学教师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第一,一些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但是,一些数学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缺乏准确性和精确性,而且一些数学教师不能认真学习教材,对某些数学概念也没有清楚的认识。第二,一些数学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虽然一些数学教师可以清晰地表达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但是他们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

2.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数学是抽象的,这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第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足。 因为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习数学,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数学思维能力自然不能很好地形成。

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必须先让学生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及其具体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1.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应认真挖掘教科书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式。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在加强教材内容讲解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与延伸,在满足当前高中生的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对知识的核心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规律,逐渐完成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如果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来解释,学生很难深入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探索过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知识来自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并在课堂上完成从抽象知识到具体事物的转化。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3.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由兴趣驱动。 因此,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介绍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更别提就某些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了,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质疑和创新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提高知识的层次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设置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概念冲突的运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经验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冲突,从而对思路进行拓展。教师还应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便学生在讨论问题时有所创新。

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将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和深入学习结合在一起,这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五、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应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认真深入地学习教材,要将教材里的知识融会贯通。其次,我们需要扩展学习内容。 教师应给学生教授与数学有關的知识,如数学史,数学思想的内容等,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再次,教师要积累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教师应具有探索数学的热情,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数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有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在教师提问时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以及善于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第二,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三,扩大数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课本以外的内容。 例如,数学家的生平以及经历,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等等。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本质和魅力。第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添加动画、声音、图片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些因素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一,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学生应被视为学习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第二, 教师应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简而言之,这不仅是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国家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结 语

只有将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功能。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探索分层教学、综合教学、学科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真正为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探索和实践特定的策略和方法,这有助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一鸣,黄秦安,殷丽霞.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2.

[2]李铁安. 如何理解“数学文化课”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1).

[3]杨启亮.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6).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XJK19CJC028),主持人:刘亚利。

作者简介:刘亚利(1978— ),男,湖南衡阳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

张旭艳(1977— ),女,湖南株洲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重要性核心素养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