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日两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渊源与交汇

2020-09-26王楚楚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五四浪漫主义日本

内容摘要:浪漫主义思潮源于西方,而后在世界各国流传,并迅速渗透到文化,文艺,文学等各个领域。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思潮由五四运动为开端,受到一大批作家们的青睐。而要说起浪漫主义如何传入中国,又不得不提及日本浪漫主义。本文拟探讨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的体现,以及中日两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交汇和探源。

关键词:五四 浪漫主义 日本 抒情小说 私小说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谓是渊源流长。在近代,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展,而后中国“五四”运动的兴起。日本通过学习西方使日本的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也融入到日本文学中,同时加入了本土的特色,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浪漫主义。中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接触和接受到日本的新知识新文化,通过日本这一中介桥梁,浪漫主义思潮也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由此,中日两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和渊源,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是如何影响中国文学的发展,值得我们探寻和分析。

一.浪漫主义在日本

十九世纪末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在英美已经处于一种衰落的局面。相反在日本,浪漫主义却成为日本文学的主潮,直到二十世纪初。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掀起了一股译介欧洲文学的热潮。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大仲马和凡尔纳等人的作品都被译介到日本。但日本文学家们在介绍和吸收西方文学思潮的时候,一直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心态。他们不因为喜欢而盲目崇拜,也不因为自卑而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始终以本民族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将西方文艺思潮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文学传统和审美趣味融合在一起,经过改造形成日本独有的风格。

浪漫主义在日本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以幸田露伴,泉镜花为代表的古典风格的浪漫主义;以森欧外,伊藤左千夫为代表的感伤浪漫主义;以《文学界》《明星》两个杂志为中心所展开的一种浪漫主义思潮和运动给日本的浪漫主义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等文学青年于1893年创办了《文学界》杂志。他们大都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主张个性解放,追求人格的独立,渴望建立确立自我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学。

正是由于日本文学家们的努力,日本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日本的浪漫主义主张打破封建的束缚和压迫,以人的尊严为基础,尊重人性,发挥人的力量。人的感情得到更自然的流露,人的内心真实也得到进一步的揭示。日本的一些文学家,他们的思想和创作手法代表着真正的近代浪漫主义的自由精神。北村透谷深受拜伦,雪莱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对于现实的残酷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他希望通过抗争寻求一种新的人生出路,可以说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物我合一”哲学思想。

日本的浪漫主义以人生的出路和意义为出发点,以多变的形式和丰富的表现样态在现实中探寻人生的价值,是日本的文学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浪漫主义在中国

近代中国以五四时期为起源,五四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理性精神之外,也具备着鲜明的浪漫主义动向。五四学运的汹涌澎湃,知识分子的慷慨激昂,民族主义的巨浪滔天,自由平等的热情呼唤,体现了五四运动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融和合流。五四浪漫主义思潮是促成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文学思潮。五四时期,一部分留日作家开始有浪漫主义倾向,如早期的鲁迅、周作人,而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当是在日本组建“创造社”的作家们。可以说,当时,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坛大半是由留日作家搭建而成的。

源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五四”文坛却主要由留日作家兴起,足可见日本这个“中介”对于推动中国新文学接受世界文学思潮的意义有多大。通过日本接受西方文学思潮,正是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日本这个中介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接受,而且其本身的成就與特色也给中国浪漫主义思潮提供了很多美学因子。

三.日本文学对中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1.对日本浪漫文学渗透社会意识的认同。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声势浩大,历时长久,作品众多,名家辈出,日本文坛的挑选和过滤为中国作家的取舍、接受和介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考察发现,对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和文学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家和作家,无不是经过日本文坛而被介绍到中国来的。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最早系统评介拜伦和雪莱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文章。日本学者北冈正子在《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一书中,以缜密详实的考证,说明了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从观点到材料,都受到了日本文坛的影响。另外,英国的雪莱、拜伦,德国的尼采、法国的卢梭,也是因为在日本深受欢迎,于是被留日作家推崇备至从而影响中国“五四”文坛的。

事实上,中国“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距离较远,而与日本以北村透谷为代表的人生浪漫派的关系更为接近。北村透谷认为,诗人、文学家是追求理想而与现实作斗争的,“文学不过是表现高尚的人性的场所,也是同人生的丑恶进行斗争的战场。所以他决不允许文学变成游戏娱乐的工具或者简单地为实用的目的效劳”[1]。高举理想的大旗,批判非人性现实,这便是北村透谷的浪漫主义,中村新太郎称之为“人生的浪漫主义”。周作人在《日本近30年小说之发达》中高度评价了这种浪漫主义,说它将“文学与人生两件事,关联的愈加密切,这也是新文学发达的一步”。1920年,受北村透谷“人生的浪漫主义”影响较多的周作人在北平少年学会演讲时,综论了人生与艺术派的优点,倡导一种“人生的艺术派”。[2]

2.文化同源的泛神论思想的移植。

中日两国浪漫主义作家都超越了西方浪漫主义的神学目的论,倾向泛神论,认同“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观念。众所周知,在西方,基督教是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浪漫主义作家灵感的源泉、精神的寄托和取材的园地。在“五四”时期,很少有人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作系统深入的译介和研究,也很少有人专心致志地借鉴西方浪漫主义进行文学创作。原由就在于西方浪漫文学“逃避现实,皈依上帝,回到中世纪”的倾向是很难为中国人所接受的。日本浪漫主义兴起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着从封建传统和封建道德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欲求,反封建是其特征,它“以人的尊严为基础,主张彻底尊重人性、个人的感情,以发挥人和人的力量取代借助神的力量,来寻找自身的创造力。同时扩充自我争取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这是尊重人和个性的必然归宿。[3]同属东方文化圈,深受老庄泛神思想浸润的中国人更是难以接受基督教式的“一神”信仰。

3.“自抒传”小说的直接借鉴:“私小说”。

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精神,焕发出昂首天外的英雄主义气度,如郭沫若的《女神》;二是展示了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与苦闷的心灵,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气氛与忧郁情调,如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一大批自我抒情小说。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我抒情小说总体上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表现作家自我,抒发自我情绪,其源头就是日本的“私小说”。“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样式,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这派小说强调作家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作品往往直接以作家的自我生活为素材,直接书写作家一己的生命体验;而作家本人也必须有相当充分的献身艺术的准备和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的勇气,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夠脱除一切包装和伪饰把自己人性的弱点暴露在文学作品中。中国的自我抒情小说与日本的“私小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其一是不避俗恶,日本文学评论家久米正雄曾指出,私小说即把自我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其艺术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再现”各人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无论这个自我是多么的丑陋,都要如实地和盘托出。创造社的作家们接受了这一创作理念,大胆地将自我的一切都暴露出来。其二是自叙性。郭沫若,郁达夫都认为,小说创作应当以表现自我为中心,抒发个性,且取材于作家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个人遭际。其三,抒情性,散文化的文本特征。日本“私小说”的文体特征之一,是小说取材的日常性,风格的抒情性,感伤性,情节的散文化。对此,创造社作家们也多有借鉴和仿效。他们的小说也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程式,作品随情绪的跃动组织文字,信笔写来,环境化淡,人物化虚,情节化少,而唯独情绪化浓,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

四.结语

源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但与西方浪漫主义神秘和空灵不同,日本将其和本文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人生的浪漫主义”。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想发展,又接受到日本的人生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结合内在的转换,更多了一份民族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日两国在文学方面上思想的交汇和受容,相信两国的交流也将愈加深厚。

注 释

[1]中村新太郎,日本近代文学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P28

[2]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 文学研究会资料(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P30

[3]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 文学研究会资料(上)[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2]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3]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孟庆枢,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5]解正勋,五四运动:浪漫主义的中国之旅,[J]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7

(作者介绍:王楚楚,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五四浪漫主义日本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探寻日本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