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0-09-26陈克兢朱之伟郭雯琦郝思嘉

大学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雨课堂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陈克兢 朱之伟 郭雯琦 郝思嘉

[摘 要]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无疑是一次有创新意义的尝试。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考查了雨课堂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得出了雨课堂对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同时针对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0-0026-04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教学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未来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即未来的教学模式会呈现多样化,但新技术与教育的互相结合无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应运而生。

雨课堂智慧平台是一种新的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由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2]。其目标在于为教育提供便捷的、免费的课程资源,促进教育的智能化、数据化;增强师生之间互通信息的过程,更好地连接师生也是其模式的突出优势,目前该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雨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师生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其能随时高效地互动与交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尝试。这种全新的体验顺应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变,顺应了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另外,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财务管理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硕士、审计硕士等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但目前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PPT + 老师讲解”的模式,尚未能引入新型的智能教学工具;再加上我校重视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因此我们选择了雨课堂为研究对象,试图开展基于雨课堂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一、模式设计

雨课堂智慧平台,主要从课前导学、课中实施、课后反馈三个环节出发,改变了以往的“PPT+老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另外,雨课堂充分利用了微信等我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全方位地学习。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图如下图1:

第一,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学生一方面需要了解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需要对财管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大量知识是有限的,还需要在课堂以外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因此,课前相关资料的推送是雨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针对课前环节,对于教学大纲中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点,教师需要了解、熟悉、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制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将每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分为两类:一是相对简单易学的知识点,二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略有难度的知识点。对于第一类可以在课前通过雨课堂推送相关学习资料,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并及时反馈意见;对第二类内容,同样有相应的课前学习与反馈,但不同的是增加更多的课堂教学讲解部分,重点内容区别对待。如果教学计划中有课堂案例讨论环节,也可通过雨课堂提前发布需讨论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进行相应思考。教师还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实践程度来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在雨课堂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教学视频、微课的形式推送关于实践性更强的知识;选择教学 PPT 并结合参考文献发布关于理论性更多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差异化处理,让学生能够结合知识的不同特性掌握更多知识。

第二,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能有效弥补学生的短板,让学生吸收所学内容。因此,第二部分课中讲解成为该模式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教师按照调整后的教学安排与课前学生们留下的问题进行点拨,重难点讲解,并通过多屏顯示技术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发送弹幕的方式来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问,教师可根据弹幕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实时解答;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设计有针对性的随堂测试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当课程接近尾声时,教师需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们形成体系,建立起知识的框架。

最后,即课后总结模块需要教师针对雨课堂后台获取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记录和总结,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推送至学生端,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习题测试,并将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知识盲点,提供一对一的个性辅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归纳与总结,形成自己的框架与体系。最后根据数据对课程安排进行改进与优化,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雨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并在有需要的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有力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而且雨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把学到的财务管理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模型实践与评价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硕共有6个班,专业分别为会计4个班、资产评估1个班与审计1个班,考虑到审计班人数最多,男女比例相对最均衡,并且审计班学生中之前学过与没有学过财管的人数比例在6个班中也相对最均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因此,我们选取了2018级会计学院审计硕士4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以其第一学期财务管理课程为实验课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

2018年第一学期,财务管理课程为每周五上午,每周一次,共计16周。实验组为审计班40名学生,从剩下班级中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开展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财务管理授课教师为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方向著名教师,其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这为我们开展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走进财务管理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方案实施

1.实验组: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课前自主预习环节。(1)教师任务:下载雨课堂APP教师端,熟悉雨课堂的操作方法;制作课前预习资料;课前完成资料在雨课堂平台的推送,并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其中预习资料包括PPT、 小视频以及老师录制的语音等,推送时间为课前一天。(2)学生任务:下载雨课堂APP学生端,按照老师发布的预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并且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下标记,及时反馈给老师。

其次,课中讲授环节。(1)教师任务:根据审计班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的问题以及教学计划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多屏技术,一面讲解PPT,一面显示学生的弹幕疑问,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随时解答。另外,运用雨课堂平台,发布当堂测试试题。(2)学生任务:参与课堂互动,对老师的讲解随堂通过发“弹幕”的形式,提问在多屏屏幕上;及时完成随堂测试题。

最后,课后反馈环节。(1)教师任务:发布课后习题,批改习题,总结学生易错点,并再次发布课后易错习题,对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答疑服务;总结学生建议,修改课程计划。(2)学生任务:完成课后习题,提交个性化建议,及时与老师沟通建议。

2.对照组:基于传统教学模式

步骤如下:(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备课,课堂授课;(2)布置课后作业;(3)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结果与评价

1.调查问卷结果

为了了解基于雨课堂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完成本次课程研究之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评价结果。我们对实验组的40名学生与对照组的40名学生发放了80分相同的问卷,收回80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100%,结果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无论是自主预习、与老师的课堂互动性、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还是是否会与老师及时沟通、是否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等各个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满意度。这表明学生对于雨课堂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基本认可。

2.授课老师评价

雨课堂模式中,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是雨课堂能否推广实施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通过了解教师在雨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中的不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雨课堂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教师的工作量有所减轻。根据对老师的调查采访,授课教师认为雨课堂模式虽然需要在课前、课后制作资料供学生学习,但是在资料的制作过程中,操作并不困难,所消耗的时间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备课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轻;第二,比较于传统模式,雨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因为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为老师指明了重难点方向,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而非全书都需要大篇幅讲解,提高了授课效率。并且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果显著;第三,课后个性化辅导,提高答疑效率。教师通过雨课堂后台数据,归集不同学生的相同疑问,一起做出针对性辅导,这相比于传统模式,提高了效率与效果。

综上,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

三、雨课堂的优势与不足

(一)雨课堂的优势

第一,雨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雨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则具备了以上优点,保证了课前预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發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为后续的老师讲解提供了基础。再者,雨课堂的及时提问功能,做到了学生与老师几乎零时间差互动,有效解决了学生“有不懂就提问”的问题;另外,通过“雨课堂”后台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等,有助于老师及时调整侧重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问题的解决上。雨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这些是传统的课堂所无法做到的。

第二,雨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雨课堂能把不同形式的教学素材进行有机组合。同时配合一系列人机交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输入数量和速度,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创新课程的内容上[3]。另外,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因难以抓住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而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解,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教师还不得不加快讲课的速度,使学生更加难以跟上,出现教师与学生教学不协调的情况。教室变成了PPT放映室,教师变成了PPT放映员,而学生则由于提不起兴趣变成了“低头族”或者手机族[4]。而雨课堂的出现,由于其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新颖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使学生有了参与感,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并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雨课堂为我国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尝试。雨课堂的出现顺应了“互联网 +”的教育改革的方向,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近年来更加凸显,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改变,而是思维模式与观念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资源更加开放与共享。雨课堂的实现也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思维观念的创新,时代发展的产物,顺应了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并且也是一种新模式的尝试[5]。

(二)雨课堂的不足

第一,无法应对特殊的突发问题。例如学生上课忘带手机、在某一区域内流量使用太多导致手机网络消息不稳定。手机屏幕大小、单手指互动和电池能量等因素是利用雨课堂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6]。

第二,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更新较慢,内心持保留态度。部分教师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雨课堂带来的冲击[7];部分教师可能无法适应新技术的操作,学习成本过高,短时间内无法熟练操作;另外,课前制作预习材料、课后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可能花费过多时间,影响其他工作的安排。

第三,课余时间占用问题。课前预习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占用其课余时间,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可以带动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仍有待深究。另外,如果在课后的作业中,一对一答疑对学生造成了压力,也不利于雨课堂的顺利推广。

(三)推进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学校作为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土壤,应该设立专门基金,从资金方面保障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以推动雨课堂更好地开展;另外,也应鼓励优秀校友为母校设立专项捐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专门用于鼓励新的优秀教学模式的开展。

第二,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开展有关雨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尽可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迈出这一步,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花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三,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学生调整心态,把自己的课余时间用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上,做到课前预习、课后主动与老师沟通、将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等。

四、研究结论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展教学改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不断推动着教学创新。特别是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催生出一些创新性的教学平台工具,来采集、整合和分析新的教学数据,适配新的应用场景,从而创造新的应用价值[8]。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设计和实践,重点研究雨课堂模式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分别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雨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而且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也有突出作用的結论;而后,基于循环修正的思想[10],对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完善和优化,提出了推广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夏鲁惠.教学信息化必须面向教改实际[N].光明日报,2016-7-26(13).

[2] 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3] 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 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33-39.

[4] 于洪涛.基于雨课堂的高校智慧教学五步法探究:以“网络教育应用”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9):54-58.

[5] 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第2版)[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98.

[6] 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26-32.

[7] 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8] 韩淼.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65-70.

[9] 邓志敏,戴秀丽.基于积极学生观下的高校课堂育人目标实现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7(5):191-195.

[10] 李向明,张成萍,袁博.雨课堂应用的实验性研究: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精彩诠释[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40-45.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雨课堂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