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境内与境外输入性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影像及临床对比分析
2020-09-26凌洲焜余成成张烈光黄德扬丁岩江松峰陈碧华刘晋新
凌洲焜, 余成成, 张烈光, 黄德扬, 丁岩, 江松峰, 陈碧华, 刘晋新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 5100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4月7日,全球确诊病例已达到1 210 956例,累计死亡病例67 594例,我国累计确诊病例83 005例,累计死亡病例3 340例[1],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成果,但随着全球各地疫情持续暴发,部分国家确诊病例数量已超过我国,境外输入性病例已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另一重点。广州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同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更是我国出入境的交通枢纽,其面临的境外输入性病例风险较高。为此,笔者回顾性收集384例广州地区确诊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境内组270例,境外组114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HR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探讨两组之间的差异,以提高对境外输入性病例的认知和警惕,降低COVID-19的传播和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2];(2)境内组:广州地区以外的境内输入性病例及其直接关联病例;(3)境外组:发病前14 d内有明确国外旅居史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及其直接关联病例;(4)首次胸部HRCT均在患者入院当天完成。排除标准:(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无明确临床症状且胸部CT肺内未见明确异常;(2)入院前曾在外院接受COVID-19相关治疗。共纳入患者384例,其中境内组270例,年龄5~90岁,平均(48.62±16.25)岁,男124例,女146例;境外组114例,年龄16~63岁,平均(33.45±12.33)岁,男68例,女4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 64排128层Optima CT680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吸气后屏气,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层厚5~6.5 mm,全部行1 mm高分辨率CT重建。在PACS工作站上分别选择纵隔窗(窗宽300~400 HU,窗位35~40 HU)及肺窗(窗宽1 100~1 300 HU,窗位-700 HU)进行观察。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影像诊断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以上(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结果经讨论以两者意见统一为准。观察内容:病变部位(单个肺叶、2个及以上肺叶),病灶数量:单发病灶、多发病灶(2个及2个以上病灶),病变形态特点(磨玻璃密度影、斑片影、反晕征、实变影、病灶内血管增粗、小叶内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铺路石征、胸膜下线)。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统计软件,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病灶分布特点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行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境内组分别为205例(76%)及177例(66%),境外组分别为38例(33%)及50例(44%),其中境内组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鼻塞、咽干)及头痛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境外组,可出现腹泻、胸闷。见表1、图1。
表1 临床资料 例(%)
图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2.2 病灶分布、病灶形态 境内组肺内未见病灶(轻型)比例显著低于境外组;境内组多发病灶比例显著高于境外组,境内组累及单肺叶比例显著低于境外组,境内组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比例显著高于境外组,病灶多分布于胸膜下及肺外围,其中境内组病灶分布于胸膜下比例显著高于境外组,病灶主要发生于双肺下叶,且境内组各叶病灶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境外组;首次HRCT肺内可出现磨玻璃密度影、病灶内血管束增粗、小叶内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斑片影、实变影、反晕征、铺路石征、胸膜下线;其中境内组出现磨玻璃密度影、病灶内血管增粗、小叶内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及胸膜下线比例显著高于境外组。见表2和图2~5。
表2 病灶分布及形态 例(%)
注:A:双肺各叶弥漫分布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可见小叶内间隔及小叶间隔增厚;B:双肺上叶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可见胸膜下线(空箭);C:双肺上叶多发磨玻璃密度影,右肺上叶可见铺路石征(黑箭头)、病灶内血管增粗及空气支气管征(空箭)图2 境内组COVID-19首次胸部HRCT表现
注:A:右肺下叶斑片状及小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B:右肺下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可见铺路石征;C:右肺下叶胸膜下、左肺下叶肺外围斑片状及结节状病灶,呈反晕征图3 境外组COVID-19首次胸部HRCT表现
图4 两组病灶分布对比
图5 两组病灶形态对比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为60~140 mm[2],病毒通过S-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2,ACE2)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2],感染病毒后以为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2]。本研究中境内组及境外组临床症状表现均以发热最多见,与文献[4]报道基本一致,除发热外,本组病例大部分患者首诊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咽痛、咽干及鼻塞等,另有研究显示ACE2在肺及小肠组织表达尤其丰富[5],可解释本研究中16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本研究中共有79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的轻型患者,其中境内组15%,境外组34%,境外组轻型患者比例高于境内组(P<0.05),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可能为以下原因:(1)境外组患者平均年龄较低;(2)根据前期对境内输入性病例的研究和总结,国内对境外输入性病例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和细化,包括分区分类前移关口、入境人员核查、目的地送达和社区管理形成的防控闭环以及数据共享和信息通报等,很好地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鉴于COVID-19轻型患者多为潜在传染源,部分COVID-19轻型患者可发展为普通型、重型或危重型[6-7],应高度警惕此类患者,需根据临床症状及时复查胸部CT。
本研究中境内组及境外组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肺内病灶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布于胸膜下及肺外围,可单发或多发,以多发为主,可累及单个肺叶或多个肺叶,以双肺下叶为主,与文献[8]报道基本一致,其中境内组多发病灶比例及累及多肺叶比例均高于境外组,境内组各叶病灶分布比例均高于境外组,提示肺内病灶分布范围境内组较境外组广泛。COVID-19患者的常见CT表现双肺有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其间可见增粗的血管影,表现为细网格状影,呈“铺路石征“。也可以表现为极为淡薄的磨玻璃密度影,小血管周围有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9-11]。磨玻璃密度影即病灶区肺组织透亮度降低,呈磨玻璃样改变,其内可见血管纹理影,此征象病理学机制为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液体渗出和小叶间隔间质水肿[12]。“铺路石征”指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隔增厚呈细网格状,并叠加在磨玻璃密度影背景上,形成类似“铺路石”样改变;“反晕征”又称为环礁征,表现为病灶中心呈磨玻璃密度影,边缘呈环形或新月形密度增高影。本研究中境内组及境外组患者均以肺内磨玻璃密度影最多见,境内组83%,境外组60%(P<0.05),小叶内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病灶内血管增粗及胸膜下线的比例均为境内组高于境外组(P<0.05),提示首次胸部HRCT时境内组大部分患者多处于早期或进展期,而境外组大部分患者多处于超早期或早期[12],两组间的影像差异应与患者确诊后的首次检查时间有关,境内组患者多为出现较明显临床症状后主动到医院就诊,而境外组患者多为入境时核酸筛查确诊后被动就诊,表明我国对境外疫情的防控措施切实可行。
综上所述,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多见,境外输入性病例轻型率显著高于境内输入性病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肺内病变较境内输入性病例轻,我国对境外输入性病例的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可行。另外,需指出的是,本研究收治对象的基础疾病、病程及病情统计不完整,故本文未做相关的统计分析,不排除会对本次统计分析的结论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