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性众创空间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09-26薛晶晶

上海商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众创绩效评价空间

薛晶晶

1 众创空间现状

“众创空间”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有效满足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相比传统孵化器和创客空间来说,具有人员素质高、入住条件宽松、与互联网结合程度强、创业环境开放、创业孵化能力强等特点。众创空间作为针对早期创业的重要服务载体,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共同组成创业孵化链条。为大学生创客(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并提供创业咨询指导、投融资和企业注册等一条龙服务,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入驻创客(团队)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客(团队)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助力大学生创业企业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2019 年6 月13 日,《2019 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在“2019 科技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创业孵化事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截至2018 年底,众创空间共计6959 家,同比增长21.3%。众创空间服务的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41.4 万家,与上一年基本持平。2018 年,众创空间总收入182.9 亿元;运营成本为515.7 亿元,众创空间运营成本为174.2 亿元。众创空间从业人员14.5 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应届毕业大学生。

在新世纪“互联网+”和全世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背景下,2020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意见尤其指出要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努力把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成创新就业的重要载体、融通创新的引领标杆、精益创业的集聚平台、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全面创新改革的示范样本,推动我国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这使得国家众创空间等创新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理论支撑、政策支持和更足的发展信心和发展动力。成生产力和利润,能否在初创企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专业人士的指导等等。所以我们构建指标时必须要关注众创空间的硬实力和软服务能力。

3 高校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 绩效指标体系构建要素

绩效评价是指企业依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目前我国创新创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其中肯定存在一部分占用有效资源,发展潜力较低的众创空间。我们必须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众创空间的绩效进行评价,为创新创业者、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参考。

影响众创空间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政策环境,即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文件和资金支持。环境因素,当地基础设施的构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对创新创业的态度。人才因素,初创企业内部团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众创空间服务管理因素,众创空间是否能引领和指导初创企业前进,能否进行资源整合,给企业提供基础保障,能否帮助初创企业融资,孵化的产品能否与企业相对接,转换

3.1 全面性原则

在构建高校众创空间体系时,所有指标都必须客观、公正,要从各个角度综合全面地进行运行绩效的评估。内外兼顾,争取做到不遗漏。

3.2 专业性原则

高校众创空间是由高校与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创办,旨在为高校和科研成果转换提高成功率,实现市场化、商品化,打造完善的产业链。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高校的特点,特别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创新创业实践的培养方面尤其重要。

3.3 可变性原则

众创空间评价指标的设计上要具有可变性,随着众创空间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重点会有所转移,所需要投建的指标体系要有弹性,可变动。

3.4 可操作性原则

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根据结果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以求更快更大的发展。指标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可操作性,指标要具有实用性,数据的选取方便,能够直接测量,需明确定义指标的意义,不存在争议。

3.5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

单一的财务指标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逐渐普及,互联网络的深入发展,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4 高校众创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人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结合高校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对高校众创空间进行绩效评价。

(1)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众创空间运行的硬件支撑,基本办公条件及各种实验室的投入使用情况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一环。其指标主要包括:办公面积、办公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实验室设施情况及金额等。

(2)服务管理能力:众创空间必须在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网络化手段、集成化应用和国际化链接等多方面给予专业的建设指导。要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政、银、企探索多样性的合作,保证创业企业资金需求。其指标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师资人数、师资来源和素质水平、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情况及培训次数、客户满意度、金融机构合作融资次数及金额、校企合作情况。

(3)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一环,指标主要反映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实践中来的比重、解决就业情况以及持续性。其指标主要包括:申请创新创业团队的数量和人数、批准创新创业团队的数量和人数、创新创业团队参赛获奖情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及年限等。

(4)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专利,是促进创新落地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创业成果的重要制度,对于‘双创’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加强产教融合性企业建设。其指标主要包括:入驻企业的专利数、入驻企业成果转化数、入驻企业成果转换周期、入驻企业成果转化实现的利润数等。

(5)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直观地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及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等。

5 结论

高校众创空间是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为两翼推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为目的,建设新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更好地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服务,助力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实现创业梦想的一个平台。高校众创空间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加强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海归人才创业孵化、招商引智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走廊兴建、校地合作联盟建设,共筑“校企合作共同体”,才能促进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企业等在专利研发、确权、转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形成常态化的跨部门联系机制,使学生专利实现生态循环、可持续性运行。积极聘请具有专利特长的教师、专家开设专利知识讲座,设立全覆盖式学生专利服务体系,从指导申报,补贴成本,资助养护到对接转化进行全过程服务与指导。为学生提供知识产权交易、供需对接、技术项目产业化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交易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及科技成果转化率。

猜你喜欢

众创绩效评价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