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子色谱法测定岩藻聚糖中L-岩藻糖

2020-09-26陈伟珠方华张怡评晋文慧陈晓莹洪专

化学分析计量 2020年5期
关键词:岩藻聚糖色谱法

陈伟珠,方华,张怡评,晋文慧,陈晓莹,洪专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 361005)

岩藻聚糖即岩藻聚糖硫酸酯,是Kylin 于1913年首次从掌状海带中提取的,是一类含有L-岩藻糖和硫酸基团,并伴有其它单糖(如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的水溶性杂多糖。L-岩藻糖和硫酸根是其主要组成成分,另外,还含有甘露糖、半乳糖、蛋白质、木糖、糖醛酸等单糖组成成分。岩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凝血、抗病毒、抗炎、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活性,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1–3]。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岩藻糖是影响岩藻聚糖生物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重要指标性成分。而且L-岩藻糖作为岩藻聚糖的特征单糖,常用于衡量岩藻聚糖的纯度。因此,在岩藻聚糖的开发利用中,需要有准确、可靠的L-岩藻糖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岩藻聚糖的质量控制。

L-岩藻糖属于单糖,没有紫外可见光吸收,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4]、高效液相色谱法[5–7]测定。气相色谱法需要将岩藻糖衍生化才能检测,步骤繁琐。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测定法和柱前衍生法。无需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5–6]或示差折光检测器(RID)[7]。示差折光检测器对环境温度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不适合采用梯度洗脱分析,且灵敏度低。ELSD 灵敏度稍高于RID,但灵敏度仍不理想,且基线噪音大。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对氨基苯甲酸(p-AMBA)等衍生剂,通过反应使L-岩藻糖分子上增加紫外吸收基团,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8–12]。但柱前衍生法步骤繁琐,空白干扰多。

脉冲离子色谱法是近年发展起来分析糖类物质的方法之一[13–15]。使用该方法,样品不需要衍生便可直接分离测定单糖,且灵敏度极高。笔者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L-岩藻糖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用于L-岩藻糖的定性、定量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离子色谱仪:ICS–4000 型,附带脉冲安培检测器和AgCl 参比电极,美国戴安公司;

L-岩藻糖标准样品:上海美伦生物有限公司;

L-岩藻糖标准储备液:20 mg/mL,精密称取100 mgL-岩藻糖样品,用水溶解并定容于5 mL 容量瓶中;

NaOH 溶液:250 mmol/L,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岩藻多糖样品:实验室自制(于海带中提取);实验室用水为蒸馏水。

1.2 L-岩藻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精密移取不同体积的L-岩藻糖标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并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56,2.24,5.60,11.20,22.40,44.80 μg/mL 的L-岩藻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

1.3 岩藻多糖样品溶液的制备

参考文献[16],准确称取岩藻聚糖样品10 mg 于10 mL 试管中,加入0.60 mL 浓盐酸,置于100℃中水解3 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再用蒸馏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及洗液,用水定容至10 mL。

1.4 色谱条件

保护柱:CarboPac PA10 柱(50 mm ×4 mm),美国戴安公司;分析柱:CarboPac PA10 柱(250 mm×4 mm),美国戴安公司;流动相:H2O–250 mmol/L NaOH 溶 液(90∶10),流 量 为1.00 mL/min; 柱温:30 ℃。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1.1 色谱柱

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糖类化合物常用糖类分离色谱柱。分别选择CarboPac PA10 柱(250 mm ×4.0 mm)和CarboPac PA1 柱(250 mm×4.0 mm)作为色谱柱,在流量1.00 mL/min、柱温30℃和淋洗液H2O–250 mmol/L NaOH 溶液(93∶10)条件下,对岩藻聚糖水解后各个组分的分离效果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当分别使用CarboPac PA10 柱和PA1 柱时,岩藻多糖水解后的组分均可实现基线分离(如图1 所示),而采用PA10 柱时样品运行时间较短,故选择PA10 柱。

图1 岩藻聚糖水解后的离子色谱图

2.1.2 淋洗液

在淋洗液流量为0.80 mL/min 和柱温为30℃条件下,分别选择H2O 与250 mmol/L 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90∶10,95∶5,93∶7 进行试验,考察淋洗液组成对岩藻聚糖水解产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3 种配比的淋洗液对水解后岩藻聚糖样品均可实现基线分离,而使用淋洗液H2O–250 mmol/L NaOH 溶液(90∶10)时样品运行时间较短,因此选择该配比的淋洗液。

2.1.3 淋洗液流量

确定淋洗液后,分别设定流量为0.60,0.80,1.00 mL/min 进行试验,考察水解后岩藻聚糖样品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淋洗液流量对样品的分离效果基本无影响。当淋洗液流量为1.00 mL/min 时运行时间较短,因此选择淋洗液流量为1.00 mL/min。

2.1.4 柱温

分别选择色谱柱柱温为30,35,4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柱温的提高,运行时间稍微缩短,但分离效果基本无差别。综合考虑色谱柱的使用效率,最终选择柱温为30℃。

2.2 线性关系

按照1.3 色谱条件,分别测定L-岩藻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每个浓度测定1 次,记录L-岩藻糖色谱峰面积,以L-岩藻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X(μg/mL)为自变量、色谱峰面积Y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Y=1.324 2X+1.656 2,相关系数(r2)为0.992 4,表明L-岩藻糖的质量浓度在0.11~44.80 μg/mL 范围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3 检出限和定量限

将低浓度L-岩藻糖标准工作溶液逐级稀释后测定,以信噪比(S/N)为3 对应的质量浓度为检出限,信噪比为10 对应的质量浓度为定量下限,得本法检出限为0.05 µg/mL,定量限为0.10 µg/mL。

2.4 加标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岩藻聚糖(L-岩藻糖含量为0.20%)10.00 mg,共6 份,分别加入精密称定的L-岩藻糖1.00 mg,按照1.2 项进行处理,制备样品溶液,按照1.3 色谱条件进行样品测定,加标样品色谱图如图2所示。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试验数据列于表1。由表1 可知,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1.79%,相对标准偏差为2.77%,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良好。

图2 加标样品色谱图

表1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3 结语

建立了岩藻聚糖中L-岩藻糖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运行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衍生,是测定岩藻聚糖中L-岩藻糖含量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岩藻聚糖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岩藻聚糖硫酸酯酶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木聚糖酶在烘焙中的应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非淀粉多糖对肉鸡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岩藻多糖的抗氧化功能研究进展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海带岩藻黄素工艺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