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
2020-09-26张军颖
张军颖
(河北保定市涞水县医院,河北 保定)
0 引言
护理质量管理一般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临床一般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需要确立护理质量标准,临床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必须结合相应标准,用以协调各项临床护理工作,同时结合最佳的技术、最低的成本以及时间,用以提供最为优良的护理服务[1]。本文将结合临床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临床住院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并依据护理管理的不同阶段分为两组。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为对照组30 例护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方式,其中男3 例,女27 例,年龄20~45 岁,平均(32.56±5.21)岁;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为观察组30 例护理人员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其中男2 例,女28 例,年龄21~44 岁,平均(32.35±5.44)岁。两组在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绩效管理制度,具体如下:医院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标准,由各科室制定绩效考核标准以及要求,制定的绩效制度需满足科学、公正、务实的绩效管理规范,并由各科护士长及绩效管理相关人员组成绩效管理小组,以护理质量标准要求结合相应的绩效指标作为评分依据,一般结合服务意识、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指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考核,最后综合各方面考核评分,评价护理人员对于相应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结合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效果,总分值为100 分,服务意识、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护理安全每项各占25 分,分值越高,评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效果对比(±s, 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效果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意识 技能掌握 专业知识 护理安全对照组 30 17.5±0.5 18.2±0.5 19.5±0.4 17.5±0.6观察组 30 24.3±0.6 23.9±0.4 24.5±0.4 24.7±0.1 t 47.687 48.757 48.412 64.832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护理管理是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的过程,也是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护理人员作为临床医疗工作的提供者以及协调者,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而护理质量一般是指护理人员通过提供基础护理以及技术服务,以及对合理护理诉求的满足以达到满意程度的护理要求[2]。因此进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采用常用的护理工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护理质量的优劣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缺憾,因此为了使护理质量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可以将临床管理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用以作为全面考评临床护理质量的指标,在宏观方面能够对医院护理质量达标情况进行反馈,在微观方面对于临床具体科室的护理质量达标程度及名次排列也可清晰显现。依据本研究,临床应用绩效管理制度于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以设计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表用于实际工作,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
绩效管理制度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之一,是绩效管理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公司生产效率的科学、公正的手段,并能够使得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形成奖优罚劣、管理标准、公平人性的氛围,因此也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核心的保障[4]。
进行绩效管理时,需要满足一致性、客观性、公平性、公开性原则,即是要求临床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及内容在一段连续时间内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需要在一年内保证考核办法的一致性,同时要对参与考核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反映,避免由于个人关系亲疏、偏见或是光环效应等导致的偏差,此外由于医院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因此一般对于处于同一岗位的员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同时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做到公正公开的原则,需要对护理人员关于自己的详细考核结果详细了解[5]。
绩效管理是能够对临床目标以及医院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管理标准,因此不能仅仅将其作打分评级系统,临床管理人员不应将其作为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负担的形式,而是要将其作为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必要手段[6]。一般临床参照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沟通员工本考核期内的工作确定计划,在工作任务、检查内容、评分标准上都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尤其需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并在能够确定绩优和不良的关键事件方面达成共识并确认,护理人员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工作,管理人员则依照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适当记录作为考核依据,最后结合考核成绩、本考核期内的表现进行整合,同时还需将考核结果在人力资源部、被考核护理人员所在部门分别备案[7]。
临床在进行护理管理时应用绩效管理制度,相比较传统管理方式,能够应用系统的方法以及原理,对护理人员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考核管理,并通过考核管理用以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以达到医院的经营目标,同时对于压力传递、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工作反馈、工作改进、组织发展和自身发展等也具有积极意义[8]。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在观察组阶段应用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在相应制度标准的要求以及管理考核中,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服务意识、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护理安全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制度,能够显著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