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20-09-26农金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血瘀腹痛月经

农金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PD(原发性痛经)在中医学上属于“经行腹痛”范围,多为青年未婚女性,其中50%为青春期女性[1]。PD 患者并无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只是在月经来潮前后、经期存在发冷、小腹疼痛等症状,也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存在昏厥情况[2]。临床上对于PD 治疗方法很多,西医主要以非甾体抗炎类镇痛药物、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为主,短期疗效尚可,但长期疗效不佳,长时间用药还存在不良反应情况[3]。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是疏通经络,辨证论治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长期疗效肯定[4]。温针灸则将针刺与灸法相结合,温而通之,通则不痛,可显著提高PD 临床疗效[5]。现就我院PD 患者温针灸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确诊为PD,经期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或昏厥,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排除标准:①其他盆腔性疾病所致的腹痛患者;②月经周期规律,近期应用止痛药者;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盆腔炎患者;④精神疾病者、脏器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49 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5~26 岁,平均(20.8±0.2)岁;病程2~11 年,平均(5.2±0.3)年;中医辨证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型14 例、寒凝血瘀型24 例、气虚血亏型11 例。观察组:年龄16~25 岁,平均(20.2±0.6)岁;病程2~10 年,平均(5.6±0.7)年;中医辨证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型12 例、寒凝血瘀型20 例、气虚血亏型17 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求禁食辛辣刺激性、油炸类、生冷性食物。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剂量为10 g/ 次,每天2 次,经期前1 周开始服用,月经来潮3 d 后停药。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温针灸治疗,穴位选择中级、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其中对气虚血亏型患者增加胃俞、脾俞,对寒凝瘀滞型患者增加归来、地机。对气滞血瘀型患者增加太冲、血海。穴位处先以酒精消毒,以毫针垂直进入,迎随补泻法行针,虚症用补法,实症用泻法,在得气后留针。关元、气海穴以2 cm 艾段置针柄点燃,进针处预先放好纸垫以防烫伤,以1 艾段为1壮,共灸3 壮,以皮肤红润为宜,每天1 次,从月经前1 周开始连续6 次,月经来潮时停止针灸,此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VAS 评分:以0~10 分来表示无痛到剧痛,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治疗前OX 痛经症状评分:包括18 个条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来打分,得分高者症状越严重。③综合疗效:治疗后痛经症状消失、3 个月未复发为治愈;治疗后腹痛减轻、无需服用止痛药、OX 痛经症状积分降低50% 以上,为显效;治疗后腹痛缓解、需应用止痛药、OX痛经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下为有效;治疗后腹痛症状无变化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 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OX 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1.3±0.5)分、OX 评分(18.1±0.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观察组综合疗效95.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83.67%,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VAS、OX 评分(±s, 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VAS、OX 评分(±s, 分)

VAS 评分 OX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6.5±0.2 1.3±0.5 32.5±2.3 18.1±0.6对照组 49 6.6±0.5 2.2±0.6 32.2±2.2 20.8±1.6 t 1.2998 8.9095 8.9095 8.9095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表2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评估(n, %)

3 讨论

年轻女性多存在痛经病症,中医上称为“经行腹痛”,西医上认为与前列腺素异常合成、释放有关[6]。在孕酮作用下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异常可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痉挛、缺氧、缺血,表现出疼痛[7]。中医研究者认为该病在于冲任和子宫,病机在于情志受损,冲任淤阻、寒凝静脉、气血不畅,继而胞宫内经血阻滞而痛;或者是素体不足,胞宫失去濡养,不荣则痛[8]。中医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淤阻、气血虚弱等类型,其中寒凝血瘀型比较多见[9]。PD 患者经期前后小腹、腰骶部疼痛,还伴有冷汗、面色苍白等,严重者不能正常工作、生活[10]。西医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乳房胀痛、恶心、月经间期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11]。中医本着温阳散寒、调经止痛、化瘀散结等原则,在辨证论治下应用温针灸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温针灸的应用可调节微循环、内分泌、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等,发挥减痛、通经络、调冲任等作用[12]。针灸中艾绒燃烧的热能可以传至穴位而发挥改善血液循环、暖宫、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13]。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OX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说,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温针灸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瘀腹痛月经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特发性腹痛一例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