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6 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0-09-26高福平魏谨
高福平,魏谨
(江苏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病理科,江苏 南京)
0 引言
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是一种原发于乳腺的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占浸润性乳腺癌的2%,病理表现为细胞外黏液占肿瘤细胞90%以上,肿瘤呈缓慢生长,淋巴结转移率低[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探讨其临床病理的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06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收治的6 例乳腺黏液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并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开展患者的随访。
1.2 方法
手术标本3.7%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 染色,免疫组化采用PV-9000 二步法,抗体ER、PR、HER-2 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本组6 例均为女性,年龄32~84 岁,平均57 岁。临床上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其中1 例可见乳头出血、溢液。病程从1 周到20 年不等。5 例行改良根治术,1 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随访18~128 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见表1。
2.2 病理检查
2.2.1 肉眼观察
6 例肿物无明显包膜,直径2~7 cm,平均3.4 cm。呈灰红色,质地软,半透明呈胶冻状。
2.2.2 镜检
肿瘤由大小不等的黏液湖组成,其间可见细的纤维分隔癌细胞漂浮于黏液湖中,上皮巢可以排列呈多种形态、片状、筛状、巢团状以及腺样。癌细胞形态较一致。6 例均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未见癌转移。
2.2.3 免疫组化
6 例ER(+)和PR(+),6 例HER-2(-),CK5/6(-)。
例2 失访,其余5 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18~128 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3 讨论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年龄偏大,>80%发生于绝经妇女。有文献报道<35 岁年龄组中,乳腺黏液癌所占比例<1%[2]。我们报道6 例乳腺黏液癌,其中1 例<35 岁,比例为16.7%,汪颖南等[3]报道了19 例,其中2 例<35 岁,比例为10.5%,提示可能年轻女性的乳腺黏液癌并不少见,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来进一步证实。我们在实际诊断工作中,也不能因为患者年轻而忽略了乳腺粘液癌的可能。
表1 6 例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临床资料
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少见[4]。文献报道自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最长为14 年,最短为3 d,大多数为6个月至1 年。本组中有1 例发现肿块20 余年,较文献报道最长14 年还要多6 年,因乳头溢液方来就诊的。提示单纯性粘液癌恶性程度较低,若不治疗,晚期也可出现乳头溢液表现。
乳腺黏液腺癌发现时一般较大,本组研究肿瘤直径2.2~7 cm,平均3.4 cm。原因可能为本瘤低度恶性,生长缓慢,患者无特殊不适导致耐受,也可能受经济条件、健康意识不高等因素导致不重视。相关学者报道1 例巨大乳腺黏液腺癌最大直径达28 cm,实属罕见。
乳腺黏液腺癌病理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单纯型黏液腺癌可见大片黏液湖,可见多少不等的癌细胞漂浮其中,细胞较一致,多呈合体样,胞浆嗜酸,排列成腺样、巢团状、片状等多种形态。混合型黏液腺癌除了有典型的黏液腺癌成分外,另可见浸润性导管癌成分。本组研究的6 例均为单纯性黏液腺癌,病理特征典型,肿瘤细胞均表达ER、PR,但不表达HER-2,提示内分泌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