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演绎历史
——校园浮雕《文明的历程》 的创作
2020-09-25姚晓岚
姚晓岚
在深圳市高级中学A 座一楼大厅, 有两组大型浮雕 《文明的历程》。 它是笔者在该校工作期间和美术老师潘常欢共同设计的。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那段创作时光, 心中依然会泛起一丝微澜。
一
浮雕设计开始于2001 年的早春。 当时, 我们有一个梦想: 它要丰富而美丽, 大气而细腻。 形式上, 它应当是一条艺术画廊, 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勾留人们的脚步;内容上, 它应当是一座文化宝库,能启迪人们的心智, 触发历史的遐思; 格调上, 它还应当是一段激昂的乐章, 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催生奋进的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们满怀激情, 开始了与浮雕艺术的初恋。
梦想是美丽的, 然而寻梦的道路却充满艰辛与坎坷, 毕竟, 这是一条我们从未走过的路。
人类文明的推演是一幅跌宕起伏、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要准确把握并将这一画卷的精华浓缩于100 平方米的空间里, 对我们来说显得心余力拙。 历史细节是客观的, 然而构图却是主观创作, 要将遥远的历史情节用直观的画面艺术地再现出来, 无疑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更何况, 当时资料的严重匮乏, 艺术表现形式的把握等难题摆在面前, 不容我们回避。 一种无形的压力充溢于我们的周围。
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 主题和思路的确定就煞费苦心。 如何在漫长的中外文明史中恰当地选择素材、 清晰地勾勒其变迁的历程, 让我们绞尽了脑汁。 随着思考的深入, 零星的想法一点点地组合在一起, 变成线, 变成面, 浮雕设计的思路慢慢在脑海中成型。 我们的创作设计便在工作之余蹒跚起步了。
那年暑假, 是创作设计的收获期。 兴奋起来画稿一挥而就, 踌躇起来又彻夜难眠。 讨论, 思考, 再讨论, 再思考, 常至深夜; 争论,修改, 又争论, 又修改, 细节恼人。 创作需要灵感, 然而灵感常常突如其来又稍纵即逝, 我们接连几天甚至一个多星期, 由于灵感的缺乏, 画稿上点墨未沾……无助、 焦虑、 烦恼, 心中茫然一片, 我们甚至怀疑自己的远征是否还有前途。但是, 盼望把这充满奥秘的艺术世界尽快奉献给观众的急切心情又催促着我们, 画稿中那些令我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求索进取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我们。
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诱发创意的过程, 在画稿这个尺寸天地中,一个新素材的取舍, 一种新构图的设计, 都能使人在山重水复中感到柳暗花明, 在迷茫困惑中觉得豁然开朗。 设计图稿在我们的不断修改、 完善中堆叠而高。
在前期创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大面积的修改不下十次。 然而画稿的完成仅仅标志着设计工作的结束。 此后, 由图稿到泥雕是否会变形走样, 翻模的技术能否到位, 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 浮雕上墙后能否有预期的效果等问题, 都成了充满悬念的期待。
二
浮雕是景观文化之眼, 能营造出厚重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艺术气息。 但与城市公共艺术不同的是,校园浮雕不仅仅是校园空间的装饰和点缀, 更是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教化育人的功能。
如何让这组浮雕主题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质和育人理念? 如何让它在传播美的同时, 用无声的语言去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经过反复思考, 我们将浮雕内容确定为 “人文发展”与 “科技进步” 两条主线。 因为,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支撑人类心灵的 “双拐” ——“科技告诉人类世界是什么, 而人文则告诉人类应该做什么”。 只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共建, 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发展。 这也契合了学校 “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
在人文线索中, 我们按编年史顺序, 分四个阶段展示了人类的文明成果:
以屈原、 孔子、 司马迁、 苏格拉底、 亚里斯多德、 达·芬奇、 莎士比亚、 顾炎武等人物为核心, 辅以长城、 兵马俑、 编钟、 卢浮宫等背景图案, 组成交相辉映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画卷, 激励现代学子扬起理想的风帆;
以玄奘、 鉴真、 郑和、 马可·波罗、 利马窦、 达·伽马、 哥伦布等历史人物, 辅以丝绸之路、 航海纪念碑等背景图案, 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象征现代学校的开放发展理念, 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国际理解、 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目标;
以郑成功、 林则徐、 甘地、 玻利瓦尔、 圣马丁、 纳赛尔、 杨靖宇等人物, 辅以圆明园、 虎门销烟、卢沟晓月等背景, 构成捍卫民族尊严的历史画卷, 用英雄们的忠勇气节彰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谭嗣同、 孙中山、 卢梭、 马丁·路德·金、 毛泽东、 曼德拉、 邓小平等名人, 辅以艾菲尔铁塔、 自由女神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 联合国大厦、 香港回归纪念碑等图案,组成近现代启蒙与发展的历史变奏, 赋予追求民主与自由、 繁荣与富强、 和平与进步的深刻含义。
这种设计力图从广阔的视野勾画出人类文明在政治、 经济、 文化、艺术、 法律等领域的发展脉络, 观照人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在科技线索中, 以三次科技革命为分水岭, 同样分四阶段展示了科学巨匠们的心智结晶和求索精神:
以鲁班、 托勒密、 李春、 毕升、 祖冲之、 郭守敬、 伽俐略、 开普勒、 哥白尼等人物, 以及金字塔、 司南、 活字印版、 比萨斜塔、地动仪、 赵州桥等背景图案, 反映古代东西方传统科技的伟大成就;
以瓦特、 牛顿、 富尔敦、 达尔文、 巴斯德、 门捷列夫等人物, 以及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火车机车、 轮船、 元素周期表等背景图案, 展现蒸汽时代的科技面貌;
以福特、 贝尔、 马可尼、 詹天佑、 冯如、 爱迪生、 居里夫人和飞机、 汽车、 雷达、 显微镜、 摄影机等内容, 组成了电气时代的科技链条;
以爱因斯坦、 诺贝尔、 李四光、 钱学森、 齐奥尔科夫斯基、 袁隆平, 辅以原子弹爆炸、 电子计算机、 南极科学探险、 航空航天等背景, 揭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神奇魅力和光明前景。
这种设计, 力图全面展示人类探索自然的科技发展历程, 让学生从中领悟实事求是的态度、 勇于探索的品质和批判质疑、 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并将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融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
在构图设计上, 以标志性场景来衬托人物形象, 采用现实主义和波浪式推进的手法来表现浮雕的层次感, 力求逻辑清晰、 疏密有致。在材质选取中, 汉白玉纯净、 柔和、 庄重的质地, 给人以细腻沉稳之感, 能烘托出历史的厚重与温情。
三
这段艺术创作经历让我与浮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直到今天,每到一处游览, 我都会习惯性地留意浮雕和雕塑景观艺术作品。
创作中我们一直沉浸在新鲜的陶醉里, 享受着创作激情带来的兴奋和乐趣。 然而, 当我们面对着这组用一年多来的心血凝聚而成的浮雕再作一次浏览的时候, 我们又真切地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与修养其实还很肤浅。 这种惴惴不安和深深遗憾的心情始终伴随着浮雕一起, 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
尽管创作的艰难使我们深感力不从心, 但是让我们倍受鼓舞继而前行的是, 我们自始至终得到了同仁们的帮助和鼓励。 正是有了这些难能可贵的支持, 才使我们在长途跋涉中不断地精神充电, 而创作的辛劳也变成了一种付出后的快乐。
当这组浮雕完工时, 猛然间我们发现, 学校周围的楼群建筑工期恰好伴随着我们创作过程的始终。在画稿起步时, 香榭里花园二期正在开挖地基, 而当我们完稿时, 香榭里和俊安苑又恰好全面封顶。 这一发现令我们兴奋不已: 它能否喻示着 《文明的历程》 也是我们构筑的一座精神大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