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云教学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效果研究
2020-09-25贾雯
贾 雯
(南京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现今,大数据、认知计算等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塑形教学新模式和新载体的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在教学模式上,项目式学习和混合学习是目前盛行的两种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多元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而混合学习旨在将传统课堂面对面授课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而在教学载体上,传统黑板、粉笔、PPT讲解型课堂也逐渐被多种形式的智慧课堂所代替。2015年7月学界首次提出“云教学”的概念,它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与评价等方面的全面云技术化和大数据化[2]。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将教师和学生,线上和线下,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融合,探索依托智慧云教学平台开展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的实践效果,尝试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1.混合学习
混合式学习起源于在线学习,是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两种模式的结合体[3]。目前语言学习领域的混合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混合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涉及混合学习模式设计,教学策略与实践方法,模式有效性研究等层面。针对大学英语,有的学者提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大学英语合作型混合学习模型[5],大学英语学习螺旋式九宫格模式[6]等;还有学者结合英语写作[7,8],听说[9]、笔译[10]等课程讨论了混合学习的模式及效果。第二,学习者研究,该类研究从学习者个体因素与混合学习关系角度展开,如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对混合合作学习满意度的影响[11],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等[12]等。第三,混合学习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应用,如学者唐进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设计了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13]。
2.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自20世纪末被提出以来,其研究领域一直在不断扩展,从最初关注普通课堂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到“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项目学习,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研究角度逐渐扩展到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行为、评价量规等多个层面。国内语言学领域项目学习研究也从最开始的国外项目学习的引介[14]和理论阐释[15],外语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建构[16,17]、教学实践和效果研究[18,19]等,逐渐扩展到对自主学习能力[20]、创新思维[21]、学习动机[22]、学习努力程度[23]等不同学习者个体因素层面的讨论。近几年 “技术”支持下的外语项目学习研究也备受关注,如基于数字化生态系统的PBL教学方法[24],利用电子学档进行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学习[25];基于Wiki进行项目式协作性英语教学[26]以及利用QQ/微信、批改网等技术手段辅助的项目式写作教学[19]等。
然而纵观国内外语项目学习和混合学习研究现状,将项目学习置身于“混合学习”环境下的研究目前仍寥寥无几。在课程分布上,现有混合或项目学习研究多集中于大学综合英语、写作翻译、听说等课程,还没有学者讨论过英语报刊阅读、新闻阅读课程;而在“技术”手段上,依托于“智慧云教学”平台融合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属空白。有鉴于此,本研究设计了基于智慧云教学平台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新模式,并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展开了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旨在探讨该模式对学生英语报刊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研究旨在论证基于智慧云教学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1)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阅读水平?(2)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采编能力?
2.研究对象
来自某双一流高校的2018级英语专业班级的27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教学实验,其中男生3名,女生24名,平均年龄19岁。
3.研究工具
(1)混合学习工具——“蓝墨云班课”
本次混合学习依托的智慧云教学平台为“蓝墨云班课”,它是一款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云班课为媒介,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资源学习、活动参与等多种教学服务。蓝墨云班课下设资源、活动、成员、通知和详情五大模块,可供师生开展课上、课下多种互动教学活动。该云平台支持各种终端设备和PC端,操作简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为本次实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支持。
(2)项目式学习工具——电子报刊制作网站
本次实验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依托美国电子报刊制作网站www.makemynewspaper.com进行。该网站不仅具有免费的在线电子报刊设计功能,而且提供多种主题制作模板,使用者既可以嵌入现有模板,在电子导航下逐步完成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等的编辑设计,也可以自行对空白报纸页面进行个性化新闻采编制作;报纸制作完成后可点击“分享”按钮,通过email、Facebook、Twitter等与他人共享,也可将报纸存储为pdf格式或选择线上发行。
(3)《英语新闻阅读水平测试卷》
《英语新闻阅读水平测试卷》(简称“测试卷”)分为“阅读水平”和“阅读技巧”两部分。阅读水平题目选自英语报刊选读教材,包含快速阅读1篇、深度阅读2篇、完形填空1篇,共计80分。“阅读技巧”部分共计10题、20分,由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自行设计,旨在考察受试学生的英语报刊知识和阅读策略,如对英语报刊名称、常用缩略语的了解以及寻读、预测、猜测词义等英语报刊阅读技巧。后测与前测采用同一份水平测试卷。测试卷形成后采用了专家评价为主,试测为辅的方法对测试卷的内容效度加以评价。首先邀请本领域内两名专家就测试卷的内容效度、冗余性、明晰性和可读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了2道具有双重含义问题的措辞,合并了2道关系密切的题项,并新增一项阅读策略题;随后邀请2名受访者进行测试,评估了测试时间并根据受试者反馈的措辞和题目理解问题进行了修订,以确保测试卷内容效度。
(4)英语新闻采编能力调查问卷
英语新闻采编能力调查问卷(简称“问卷” )由笔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受试者背景信息和英语新闻采编能力自测题12项,其中新闻知识题和新闻采编能力题各占6项。答题方式为李克特5级量表,从1到5依次为“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到“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问卷形成后对本校英语专业大三的一个自然班(34人)进行了预测,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 值为0.842,高于可接受的信度系数值0.70。新闻采编能力后测问卷增设学习效果自评5级量表和多选题各一项,其他内容与前测问卷一致,后测问卷信度检测结果显示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值为 0.851,略高于前测问卷信度。
4.实验过程
本次教学实验依托蓝墨云班课教学云平台,利用线下教师专题讲座和线上学生英文报刊制作相结合的项目式混合学习模式对受试学生的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和采编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其教学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图1 基于智慧云教学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模式图
项目准备阶段:1-2周,线下讲座结合线上学习。实验第1周,实验学生当堂完成“测试卷”和“问卷”前测,任课老师(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该项目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随后进行了“英语新闻知识”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含英美主流报刊、新闻机构介绍,英语报刊版式、结构,新闻种类、体裁,构成要素及写作方法等;第2周任课老师进行了“电子英文报纸制作网站使用”专题讲座,向学生们介绍项目学习工具www.makemynewspaper.com网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等内容。讲座在线下授课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利用蓝墨云班课,穿插有课堂测试、调查问卷、头脑风暴、小组任务、作业、资源学习等多种云教学活动;学生课后利用线下、线上资源开展了英文报刊阅读、网站操练等多项学习活动。
项目实施阶段:3-12周,学生线上学习。实验第3周进行英语新闻写作技能专项训练,学生应用前两周讲座所学知识,练习英语新闻写作,新闻完成后上传至云班课的“作业”功能区,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实验第4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定报刊名称和主要栏目,并上传云班课“作业”功能区,教师提供反馈修改意见。第5周到第12周进入资源学习、新闻采编和报纸分页制作环节。学生一边继续阅读国外主流英美报刊,一边以每周一个版面的速度进行新闻创作、采编、排版布局等线上学习内容,8个版面分四次作业完成,每次作业完成后将电子报纸链接上传云班课“作业”功能区后由师生共同评价反馈。
项目评价阶段:5-14周,线下讲座和线上学习。本次项目评价由5-12周的过程性评价和13-14周的总结性评价共同构成。过程性评价包含线上师生分页共评和线下专题讲座,首先,全班师生对四次电子报纸分页作业从版面设计、新闻格式、新闻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共评,学生根据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作品;其次,在第8周,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在报纸采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闻写作和报纸编排等问题进行了一次线下面对面专题辅导讲座,旨在及时纠错,督促进展,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与总结。总结性评价在第13和14周完成,每位学生提交报纸成品,并在课堂上对自己的项目加以介绍总结。指导教师提供《电子英文报刊评价量规》供学生互评打分。该量规由报刊版面、文章、5W1H标准(Who, What, When, Where,Why & How)、配图、语法拼写以及信息量6个大类10个评分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包含1-4分四个等级,总计40分。全班同学和教师评分的均值为每位同学英语新闻采编项目的最终得分。评估完成之后,全班同学在第14周课堂上完成了测试卷和问卷的后测。
5.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尽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笔者(任课教师)当堂监督学生完成所有施测。前测和后测测试卷和问卷各发放27份,回收2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数据收集整理完毕,运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测试卷和问卷的前测和后测总分分别进行正态分布Shapiro-Wilk 检验(样本数小于50),结果显示各项总分P值均大于0.05(P水平前测=0.900,df=27;P水平后测=0.550,df=27;P能力前测=0.928,df=27;P能力后测=0.712,df=27),数据呈正态分布,故对本次实验前后英语新闻阅读水平和采编能力总分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而对等级量表中各单项题目实验前后的差异性检验则采用卡方检验。
三、结果与讨论
1.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对学生英语新闻阅读水平的影响
为检测本次教学实验对学生英语新闻阅读水平的影响,笔者对《英语新闻阅读水平测试卷》前测和后测总分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后测均值77.41,前测均值72.00,均值差5.41,受试学生英语新闻阅读水平前后测成绩达到显著性差异(t=3.726,df=26,p=0.001<0.05)。同时对《英语新闻采编能力调查问卷》后测问卷题项“本次实验教学对你哪些方面的能力提高最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59%的同学选择了“英语阅读水平”,在所有选项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网络利用能力”选项;另外还有48%的同学选择了“英语词汇量”这个和阅读水平密切相关的选项指标。由此可见无论是试卷客观检测还是学生主观自评都显示了本次教学新模式对学生英语新闻阅读水平的促进作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学者对信息时代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进行了重新解构。正如胡壮麟所指出的那样:“多模态识读指具有能阅读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体和模态的信息,并能循此产生相应的材料,如阅读互联网或互动的多媒体。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在多媒体时代已不够用”,识读能力应该包含文化识读和技术识读两个层面[27]。学者王惠萍也呼吁在现代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建议利用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来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8]。而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依托云教学平台的项目式混合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不仅可行,而且切实有效。“社会符号学”理论认为,语言模态和其他模态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传递信息的意义潜势[29],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在线阅读新闻,动手制作电子报刊等活动,将网络资源提供的语言、图片、声音、动画等不同符号模态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动作等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共同参与意义构建,在互动性、趣味性学习中逐渐提高了阅读水平。
2.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对学生英语新闻采编能力的影响
为探究该教学模式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采编能力,笔者对《英语新闻采编能力问卷》前测和后测总分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后测均值40.63,前测均值31.22,均值差9.41,学生英语新闻采编能力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 (t=7.749,df=26,p=0.000<0.05)。
为进一步分析实验学生哪些能力上有显著提高,笔者对《英语新闻采编能力问卷》下设的12个题项进行了卡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新闻知识方面,学生在实验后对英美主流报刊名称(x2=21.060,p<0.05)、新闻机构(x2=11.072,p<0.05)、新闻格式(x2=18.090,p=<0.05)、新闻术语(x2=42.996,p=<0.05)和常用缩略语(x2=28.495,p=<0.05)的掌握都获得了显著性提高;而在报纸编排实践能力方面,学生们在本次实验着重培养的“自编报纸”能力上进步显著(x2=42.996,p=<0.05)。同时,数据结果也显示学生对英语新闻标题、导语、细节内容和标点符号的理解以及新闻写作和新闻栏目查找的能力在实验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这跟本项实验侧重于训练学生新闻采集和报纸编排,而对新闻写作和阅读细节训练不足有关。此外,对后测问卷题项“本次实验教学对你哪些方面的能力提高最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63%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利用能力”,排名所有选项第一位;59%的学生选择了“动手实践能力”,排名第二;“思辨能力”和“创造力”选项排名第三和第四位,分别占比55%和52%。
表1 实验前后学生英语新闻采编能力各题项卡方检验结果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让学生深入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对认知领域的目标分层来看,学生在本次英文报刊制作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已经不仅仅只限于识记、理解这样的低层次水平,而是更多发展到了应用新闻知识、分析新闻内容结构、综合报纸编排要素和评价同伴作品等相关高阶认知层次。正如有些学者所认同的那样:项目学习可以让学习者成为更好的“研究者”“问题解决者”以及“高阶思想家”,也能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职业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30]。同时,本次依托智慧云平台实施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充分利用了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环境的优势,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不仅仅停留在上网查询资料层面,而且利用云平台组织深入的线上讨论、在线编辑、同伴互评、交流反馈等多种交互活动,在激发学生主体认知的同时,跟进教师线上线下的指导督学,从而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力的发挥留足了空间。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基于云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的英语新闻采编项目式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准实验探究,结果显示该教学新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新闻阅读水平和新闻采编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参与学生的英语新闻知识、网络利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要求英语专业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以内容为依托,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融合[31]。在此背景下,又逢云教学时代的到来,建议在未来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上,一方面可以将项目学习与学科知识相融合,将英专学生现实中需要掌握的新闻知识或技能设计成可操作性强、自主性强、创造空间大的项目活动,让学生能够突破师授生接的传统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云技术搭建的混合学习平台,探索“课堂+网络+技能实训”互相融合的项目式混合学习模式,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认知工具,鼓励学生泛在化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加强教师的辅导与支持。
语言学习是一种涉及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师因素、学习者个体因素等多层面的复杂认知过程。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因受样本数量、区域、学生语言水平、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有待扩大样本量、增加对照组,以便更加科学地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