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呜嘟的艺术形态及文化传承

2020-09-2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域

赵 峻

(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在乐器分类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以振动体的材质为类的“八音”分类法,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呜嘟是“八音”中最早的土类吹奏乐器之一,历史可追溯自2 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泥哨发展演变而成,它的出现打破了埙独尊土类吹奏乐器的局面。

一、呜嘟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据考究呜嘟的发源地为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嘉鱼县的古名为沙阳堡,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意得名,是湖北省咸宁市下所管辖的县,位于东经113°39′-114°22′,北纬29°48′-30°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边与武汉接壤、南边同赤壁市毗邻、东与咸宁市区相距40公里、西与洪湖市隔江相望。嘉鱼县地境总共有85公里长,有5.7—17.9公里宽,它的总面积达到了1 017平方公里,其中712平方公里为陆地,305平方公里为水域。

嘉鱼县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二千多年的古老文明,留下了无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主战场陆溪古镇,是三国时期周瑜的大本营和陆逊智取荆州的策源地。

嘉鱼县簰洲湾长江西流三十里,构成独特的地貌,与长江西流相畔的是一望无垠的芦苇荡,这里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天然的牧场,牧童亲近土地,用泥土制成鱼形泥哨,自娱自乐,繁衍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土类吹奏乐器——呜嘟。

二、呜嘟的历史渊源

呜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 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它有浑厚、低沉的音色,较强的穿透力,幽远、古朴的意境便是它最擅于表现的意境了。古代用泥土所制的呜嘟,工艺简单很难保存下来,所以,历代的呜嘟便没有流传下来。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呜嘟都是楚天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呜嘟的有关资料后制成的,由泥土烧制而成的现代呜嘟,中间空,外观呈鱼形,腹背有10个音孔,口指并用来吹出优美的乐音。

《嘉鱼县志》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簰洲湾很早以前就有人开垦居住了,当时野洲上芦苇丛生,耕牛隐入其中不方便寻找,牧牛人便用泥土制成了鱼形的泥哨,钻孔吹出“WuDou”的声音,用来唤牛、壮胆和自娱自乐。簰洲湾江边有很大的野洲,在天还未亮时放牛或着天色太晚时牧归,牧童们之间若互相看不见时,便吹响他们自己各自的呜嘟进行打招呼。时间久了,谁的呜嘟吹出来的是什么样的音,一听便知。牧童中的小头领也会用呜嘟给其他伙伴“发号施令”,相约去哪里放牛、去哪里玩。因簰洲湾回流江中盛产鲜鱼,制作者就将鱼形艺术化,将民间的泥塑与音乐结合起来,做成了头小肚大、腹空、尾岔的鱼形乐器,方便手持。

呜嘟的流行范围逐渐扩展。古时男子们留有长头发,他们就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在清朝的时候,男子留的都是辫子,有的头发太少了的话就要安装假发了,有的人则头发太多,便要剪下去卖掉,于是在街头买卖头发的小贩用来招揽生意的叫具,就是簰洲的叫叽儿。有的人为了生活,便对叫叽儿进行了装饰,当作玩具插在麦草把上卖给小孩子。叫叽儿在成年人的手里,逐渐的进行演变,一些会唱民歌的青年,想用它来吹奏一些民歌的曲调,可是叫叽儿的音域完全不够用了,他们把叫叽儿逐渐捏成鱼形,扩大腔体,对音孔进行了增加,这就成了如今许多的簰洲人都会制作吹奏的“三音孔呜嘟”和“六音孔呜嘟”。至于为什么把它叫作呜嘟?因为自从扩大了叫叽儿的腔体,它的音色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吹出来的长音如同“呜”,短音如“嘟”,这样呜嘟就成了它的名字。如同哨声一般的三音孔呜嘟,有六度的音域,能吹奏出四个音。而音色明亮的六孔的呜嘟,则有九度的音域,能够吹奏出七个音。随后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传。

1982年,县文化馆下乡采风,便对这种泥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就辅导簰洲湾民间艺人程名诗去参加全县业余文艺汇演,打印节目单时定名为“呜嘟”;同年,县文化局成立了呜嘟研究小组,并指派毕寅生同志专职负责呜嘟的研制与改进;1986年,经反复研制,解决了民间呜嘟音域不够宽,音准不够规则,表现力不够强等问题,钻孔由2—3个增加到8—10个,音域拓宽到“e—a1”11度;1988年,研制出能发出完整合声的“双音呜嘟”;1989年,呜嘟项目正式通过省级鉴定;1990年,呜嘟在全国文化科技评审鉴定会上,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称该研究成果是对中国民族吹奏乐器的一大贡献;1992年,毕寅生携呜嘟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引起广泛关注,其后,毕寅生携呜嘟先后出访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呜嘟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国内外独领风骚。

三、呜嘟的制作工艺

嘉鱼县簰洲湾位于长江中游冲积平原,位于江堤与河床之间的野洲有着片片蒲芦苇与青草,是个放牛的好地方,有被当地人称为“下雨一团糟,晴天一把刀”的粘性极强的土质,这样就形成了呜嘟所产生的条件(泥土跟牧场)。制作呜嘟其实特别简单,只要随便在地上抠一撮泥土,揉成像小朋友橡皮擦一样的形状,掏空它的内壁,再戳出一个出气孔跟吹气孔,这样一个“单音呜嘟”就形成了。 最初呜嘟大多只有两三个孔,极少有四五个孔,后经过毕寅生先生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扩大了呜嘟的腔体,也使它的音孔增加了多个,使得呜嘟的音色和音准大为改进。

呜嘟具体制作步骤分为:采泥、制胚、抛光三个部分。

(一)采泥

雨后两天(雨天泥太湿,晴久则泥太干),取长江边含乌沙的整块泥土,颜色呈暗灰,含水适中,无杂质,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粘合性为宜。采回的泥土在室内通风放置 24小时,以达到自然脱水的目的。

(二)制胚

取做呜嘟的料泥(约800克)揉挤5—10分钟后,用预制的内木模压出内空,外观呈鱼形,并逐步封住鱼形尾部(这时要注意内空的保持),除去多余的料泥,在室内常温处通风晾置(15℃最宜),尾部要向上。60%干燥时用锐器削整出大体外形。80%干燥后用自制金属小工具,对外形进行细加工,完全干燥时开始钻吹口;用中号“麻花钻头”先在鱼尾处钻一孔,并逐步扩成周长29厘米的椭圆形,壁厚内斜角度15°,以形成较好的气柱频率状态。

(三)抛光

指孔排列钻完,须作光洁处理,先用木砂纸将呜嘟全部擦一遍,用干刷除去粉沫,再用新毛笔蘸水将其湿润,最后以渡铬金属棒在呜嘟表层均匀地摩擦,即可光洁,此后若薄薄地涂一层清漆则更好。

四、呜嘟的基本特征与乐器法

(一)呜嘟的构造

图1 呜嘟结构图

(二)呜嘟的指法表

图2 呜嘟演奏指法表

(三)呜嘟的音域及音区

(四)呜嘟的演奏技巧

呜嘟的吹奏方法与埙大体相似,演奏技巧大致分为气、舌、指。呜嘟的气息技巧有气震音、长音等,其中最基础的便是长音了,要求平稳,圆润。舌类技巧便是吐音了,而指类技巧有滑音、打音等。

演奏呜嘟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胸和腰都必须伸直,不能弯。左手跟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将指孔按好,两手的大拇指要按住底部的两个指孔,所有的指孔都要按严实,不能漏气,防止发音不准。嘴唇要很自然的靠近吹口,不能把吹口全都含着。另外还要讲究用气,气息与吹奏呜嘟时所发出的音色、音量以及它表现出来的独特韵味有莫大的关系。吹奏呜嘟时,一定要注意“收腹”,这样既可以减少肺部的压力,又可以使吹出的音圆润。

呜嘟常用的演奏技巧有吐音,可在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中使用,声音要干净。吐音有单吐、双吐等多种。另外颤音和滑音也是常用的技巧,滑音多使用在诙谐、幽默或哀怨的乐曲中,有上滑音、下滑音和圆滑音三种。

五、呜嘟传统器乐曲以及创作作品

(一)呜嘟的传统器乐曲

嘉鱼呜嘟因主要用于唤牛和自娱自乐,形成调式曲牌的很少,仅为吹奏民歌小调,如《放牛歌》《山歌离姐唱不成》《四绣歌》《螃蟹歌》《望郎》《远望女裙钗》《铁石人儿也悲哀》《太阳一出满天红》等。

(二)呜嘟的现代创作作品

呜嘟的近现代创作作品主要由毕寅生创作,毕先生先后创作了《野洲情趣》《思念》《耕耘》《桂馨》等十几首乐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野洲情趣》这首作品。

《野洲情趣》这首乐曲是毕寅生先生于1986年根据嘉鱼民歌《放牛歌》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写了洲头风光、鸟鸣、流水以及牧童嬉戏逗闹的场景,其中呜嘟模仿布谷鸟鸣声、流水声、风声等惟妙惟肖,此曲曾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创作奖。

目前呜嘟作品的创作者还仅仅局限于一些民间艺人,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音乐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也开始有一些专业的音乐创作者开始为呜嘟这件乐器进行音乐创作。

六、呜嘟艺人的现状调查与主要传承人

呜嘟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以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力及它的研究保护成果,都离不开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多元化文化的迅速涌入,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及文化娱乐理念的转变,使保护、继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玩泥巴”已不再成为人们劳动之余的娱乐方式,会做呜嘟并会吹奏的人日渐减少;农村一批娴熟掌握呜嘟吹奏技能的民间艺人不断老化和谢世,呜嘟制作及其演奏断层现象日趋严重。

呜嘟演奏家毕寅生作为呜嘟的研究开发者,已经68岁,且身有残疾,体弱多病,目前只有其女儿毕琴为唯一传承人,呜嘟艺术后继乏人的问题迫在眉睫。

截至目前为止,包括毕演生父女在内,会制作并吹奏呜嘟的不足20人,呜嘟这一民间土类吹奏乐器,已呈现出逐渐消亡的势头。

以下是呜嘟主要传承人调查汇总:

1.民间艺人金撰立,男,1900年生于簰洲湾沿江村。

2.程名诗,男,1953年生于簰洲湾下沙村。酷爱泥哨,从小就开始制作泥哨,自制的呜嘟音域可达8度,演奏曲目也是目前嘉鱼民间艺人中最多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82年1月,程名诗用他自己制作的六音孔呜嘟演奏民间小调《放牛歌》参加嘉鱼县业余文艺会演,这也是呜嘟第一次登上县级文艺舞台。1983年12月,程名诗又用他所制作的呜嘟演奏《社会主义好》参加县文艺会演,引起了原咸宁地区群众艺术馆领导的注意,从而呜嘟在文化部门的领导与组织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开发。

3.毕寅生,男,1950年7月出生,武汉人,国家二级演奏员。是嘉鱼县群众文化馆的音乐辅导干部,副研究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咸宁地区音协常务理事。他所创作的乐曲曾多次在全国获奖,主持研究《民乐呜嘟》的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被称为“呜嘟之父”,他多次去国外演出,在1996年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以“东方之子”对他的事迹做出了报道。

毕寅生在3岁的时候,便不幸得了麻疹,那时他的右眼便看不见东西了,从小就处于半盲状态。他13岁开始学习竹笛,16岁时毕寅生去了汉阳县邓南公社建新大队劳动。因为他会吹笛子的缘故,便很快就被宣传队看中。他多次参加文艺演出并且跟随全国著名笛子大师孔建华老师、赵良山老师深造。通过孔建华老师,他又得以认识音乐界许多的大师,其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就是中国古埙演奏第一人赵良山老师。令人最感动的是,原来在湖北省歌舞团里演奏埙的赵良山老师被调到了厦门大学任教,乐队里便缺少了一位吹埙人,赵老师就向乐团郑重推荐了毕寅生。在走之前的一个星期赵良山老师更是把埙的吹奏技艺和心得对毕寅生倾囊相授,这也为他今后演奏呜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0年时招工进了原嘉鱼县棉纺厂,1985年,调入嘉鱼县文化馆。

1986年,毕寅生用他在民间六音孔呜嘟基础上潜心研制的八音孔、音域达十一度、可吹奏十个音的改进型呜嘟,以自己作曲、游伯樵配器的《野洲情趣》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呜嘟这一古老而刚登上大雅之堂的泥制吹管乐器引起国内音乐界的广泛兴趣,比赛结束后到后台询问、参观、试奏者络绎不绝。1989年毕寅生的呜嘟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1991年湖北电视台拍摄了《呜嘟》的专题片,获得当年全国“地方电视台节目一等奖”,经中央电视台向海外播放。1995年6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专题介绍了艺术家毕寅生和他的“呜嘟”,被喻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2000年毕寅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演出,并拜访了张学良。2000年,毕寅生的呜嘟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2297396)。

除了以上三位之外,还有陈泽富、陈泽贵、周承贵、金玉树、夏雨、熊运赐、毕琴等几位传承人。

七、呜嘟的价值研究

(一)呜嘟的历史研究价值

嘉鱼呜嘟起源于三国东吴时期,呜嘟的前身“吴嘟”即“吴都”,寓意为东吴的首都。作为一种民间土类吹奏乐器,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崇拜、喜爱,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楚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国遗址的考证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二)呜嘟的文化交流价值

呜嘟已成为咸宁市乃至湖北省扩大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一个品牌。毕寅生先生携呜嘟先后出访过美国、韩国、秦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在美国访问期间,毕寅生先生为爱国将领张学良先生演奏了呜嘟独奏《太行山上》,成为“最后一位为张学良生前演奏的大陆艺术家”。呜嘟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了对外交流,弘扬了民间文化,增进了中外友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三)呜嘟的经济开发价值

自2001年以来,政府主导对呜嘟进行了商业开发,10余种款式的呜嘟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成为馈赠国际友人及外地客商的佳品,呜嘟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其市场前景广阔,开发价值不可估量。

八、呜嘟的研制与开发

呜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衍变,但到目前为止音域还比较狭窄,调性单一。呜嘟从最早的只能吹几个音到现在能吹11个音(从小字组的e到小字一组的a),已经在逐渐发展了,但作为一个乐器来说,11度的音域还是显得过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呜嘟的音乐表现性。呜嘟目前只能演奏C调,而且无法转调,这也是呜嘟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因此扩展音域、丰富调性是呜嘟目前急需研制和开发的课题。

九、结语

呜嘟作为一种土类吹奏乐器,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崇拜、喜爱,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呜嘟经牧童和民间艺人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然成为我国土类乐器中一件瑰宝。呜嘟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品牌,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呜嘟这种稀有“土类”乐器,从发掘于世到改良,从传承到发展,从鲜为人知到普及,从演奏民歌小调到创作乐曲……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更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音域
女高音声部确定及训练
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技巧分析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午晤念
浅谈交响乐团小号演奏技术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浅谈钢琴视觉调律的发展及应用